曾拍摄崔健张艺谋姜文等大咖,如今记录

VOL.8

「这是一篇关于摄影师的故事,曾经,他记录了中国80年代极具代表性的名人。如今他将镜头对准普通人,为他们拍摄肖像,或许下一次,你也会成为他镜头下的瞬间。在此之前,你可以先了解一下这位摄影师!」?

??

采访摄影师肖全那天,他穿着一件白衬衫,走路徐徐带风。一台相机永远不离手,在你不注意的瞬间,快门已经按下。

就在前一天,在美术馆展厅里,肖全已经给4位普通观众拍摄了肖像,作为《今日-肖全肖像》展览的一部分。尽管展前准备工作已经焦头烂额,但这件事肖全乐在其中,“刚开始他们都很紧张,我看得出来,但他们就控制着。因为我有经验,我把机器架好后,跟他们聊聊天,拿我的作品、明信片给他们看。让他们了解我,让我们迅速成为朋友。”

慢慢熟悉了之后,观众也就开始放松了。拍摄结束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女孩跑过来,对肖全说,“肖老师,你知道么,我早知道你,我就是因为三毛认识你的。”提到三毛,她眼圈一下子就红了,泪水一下就溢了出来。

这样类似的场景,肖全遇到过无数次。他在80年代拍摄的那一批名人肖像,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视觉记忆。

??

镜头下的“我们这一代”

肖全和三毛

年,作家三毛来成都,肖全找到她,要给她拍照。于是两个人就开始在成都乱窜,最后在一个茶馆喝茶时,肖全拍下了一组照片,成为经典。照片里,三毛盘腿斜坐在茶馆的竹椅上,笑成一朵花。他们从茶馆出来,遇到一户关着门的人家,门上背扣着竹椅子,三毛并排坐下,打着赤脚,目光望向镜头之外的远方。

肖全将照片送给三毛时,她说:“肖全,这不是完整,而是完美。你知道吗?我十几二十岁就梳着短发、背着包满世界地漂,十几年过去了,还是我一个人。你瞧,这是一个多么倔强的女人……”

往后的故事,一个又一个地在延续。顾城、崔健、贾平凹、王朔、三毛、杨丽萍、张艺谋、姜文、陈丹青……肖全说,在风起云涌的80年代,正是这一代人开花的时候,而他,正是那个记录花开的人。于是他用十多年的时间,用自己手里的镜头,捕捉、记录下了那一个时代里的人物面貌。

“我拍三毛也好,杨丽萍也好,或者拍朱哲琴、老崔(崔健)、姜文他们等等,有时候就是互相那种感应,其实更灵敏。因为他们都是高手。”肖全说,给不同的人拍照,需要不同的交流密码。后来,这些照片在年时,被中国电影出版社编成摄影集子出版,就是大家看到的《我们这一代》。

书名是肖全的好朋友学者吕澎给起的,副标题叫做“历史的语境和肖像”。当时肖全还在犹豫说,这个标题是不是有点夸张了,他就开始反复看那些照片,不断地自问:这个是不是中国?是,不是越南,也不是柬埔寨,也不是其他的地方,它就是中国;是不是走向开放?的确是。

在这个册子里,你几乎可以看到80年代大部分的文化名人,他们在那个时代里的瞬间表情,以及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会想要去拍名人?其实是一个偶尔升起的念头。“年,诗人钟鸣做了一个地下刊物,就是照片贴在复印纸上装订成册的,叫《象罔》的那本册子,介绍了美国诗人庞德。庞德当时戴个礼帽,穿个黑衫子,拄个拐杖,走在一个威尼斯的一个小桥上。那是一种深度的孤独,特别地打动我。”在那个当下,肖全感到,“我觉得中国的文学艺术家,也得有这样的照片。就这样,我当时生起了那个念头。用十几年完成了《我们这一代》。”

??

听普通人的故事

年开始,肖全开始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

那年,联合国的一个公益拍摄项目——《我们期望的未来-》找到了他。《》是一部记录式短片,由32位来自中国各地的普通民众走到摄像机前,谈谈自己对20年后的期待。当时的导演杜家毅找到了肖全,邀请他给参与短片的普通人拍摄人像。

这件事一开始挺难的,最让大家发愁的是,怎么去找到愿意来拍照的人。“当时短片的副导演干脆拿着联合国开的证明当道具,去街头找人。但是完全没有人相信,都觉得我们是骗子。后来慢慢地有胆子大的人,说好啊,这事儿才被传开了。当时我也在微博上告诉大家,我在北京开了个照相馆,邀请大家来拍照。”给普通人拍照这事儿,就这么戏剧性地开始了。

拍摄在北京七棵树创意园的一个老厂房里进行。临时搭的一个简陋的棚,用大块黑布隔着,一边在录视频,一边拍人像。“5天拍了多个普通老百姓,从早拍到晚上11点。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大学生、藏族、彝族、回族,还有残疾歌舞团的一帮人。”拍完了之后,肖全非常感慨,“我觉得那几天,就像非洲的妇女把食物顶在头上一样,去顶礼你将遇到的那些人。素未平生,但是他们跟你有缘,来到镜头面前。去认识、了解他们,并且在那个空间里,给他们留下了那一刹那的影像,那里面有很多的人我可能终生都难忘。他们的经历、故事甚至他们的眼神,都一直留在我们脑海里面。”

在那之后,不断地有人找到他。年,肖全又把镜头对准昆明灵光街的普通百姓,创作了《时代的肖像》;年10月底,肖全去了南昌给洪都中航城的伙伴们拍照,12月又拍摄了四川阿坝州金川的当地人;年的4月底,他的镜头开始关照重庆女性。不管在哪里,来到镜头前的,都是时代里的普通人。

在他看来,所谓最好的人像照片,就是拍出人本身的样子。“老百姓没有包袱,反而那种劲儿更有意思。我当时在昆明,拍着拍着,工作人员给我拉来一个流浪汉。正儿八经的,衣着褴褛、拄个拐杖、背个大行囊,他根本不知道照相是咋回事。来到我们跟前,看到我们不是坏人。他面对镜头的那种表情,特别地打动人。”

??

每个人有不同的交流密码

“其实我拍这些普通人,是很上了心的。”肖全还记得,当年他去新疆去帮朱哲琴拍照片,朱哲琴看到拍的这些普通人,她掉眼泪了。她说,“老肖,你的这批照片比你过去的那一批照片,更加自由和辽阔了。”肖全依然清晰地记得,“自由”和“辽阔”这两个词特别触动他,“所以我才觉得,应该有责任,继续把拍普通人这个专题继续下去。”

“时代肖像”这个概念,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去拍很多不同的人群。肖全崇敬一位人类肖像摄影宗师——奥古斯特·桑德,他在上个世纪初为日耳曼民族拍摄了史诗般的肖像作品。“那些人物的光芒至今照耀着世界,也永远照亮着我,成为桑德一样的摄影师,这个秘密一直藏在我心里,让我早早地悟到了什么才是最好的肖像摄影。“桑德图片的精髓,”就是理解和最大程度地给予拍摄对象足够的尊严。”

拍名人和拍普通人,在肖全看来,“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在拍照片,只是跟不同的类型的人打交道的话,我觉得有不同的密码。拍照,其实不是你的拍摄对象,而是你自己,是摄影师本身。在于你内心里调试地如何。”

拍照讲究一个瞬间感应,传递到指尖,用一种直觉而当下的力量,按下快门。“有一种决定性的情绪,我特别注重我照片里的人物情绪。情绪的表达就是那一刹那。我有两次,一次在长城拍杨丽萍,一次在成都街头拍三毛。觉得自己完全是空的,完全下意识。我在特别high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不见了,很玄妙。”

对于肖全来说,拍照片好像是他修行的一个法门一样,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观察这个世界。用相机,去记录生命的瞬间。而他,也会将拍摄普通人这件事,一直持续下去。

??

今日话题

你的相册里,有哪张充满故事的相片?

Picby肖全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松果生活APP

▽▽▽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症状图片
白癜风早期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tuoweiyaa.com/lyly/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