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是享誉世界的导演,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做出了不朽贡献。
但他犯下了一桩“罪”。
他的主业本来是导演电影,没想到他干副业也同样惊天动地。
年,他导演了一部漓江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轰动中国乃至世界,从此,各地政府纷纷请他弄“印象”,只要他出手,那地方的景点便有了“印象”,旅游便火了。
这是积极作用。
然而,中国大地也从此刮起了“实景剧”浪潮,这种以大自然为舞台的实景剧,仿佛成了各地拯救旅游业的灵丹妙药,有的实景剧为了剧情需要,甚至改变或破坏亿万年形成的自然景观,却从来没有引起环保部门的足够重视。
这种一哄而起的实景剧现象,目前并没有停歇的态势,有的城市甚至有几台实景剧,也不管是否有足够的游客量来保证观众量。
依我看,这类实景剧并无太高的传世价值,只能说,是张艺谋很幸运地遇上了这个时代,遇上了崇尚高大上的中国式环境,因为,声光电的效果完全是科技的产物,只是,同样的实景剧,张艺谋导演的要技高一筹。
张艺谋的成功,在北京奥运会时达到了巅峰,那举世皆惊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让国人享受到了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极大地提升了民族自豪感。
可是,张艺谋式的“大手笔”,却让中国盛行起奢华之风,这种奢华之风的副作用,至今没有人愿意承认,或者警醒。
北京奥运会后,英国政府曾有意请张艺谋执导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或闭幕式,张艺谋提出了一个条件:要让我使用你们的军人当演员。对方耸耸肩:NO!
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不是用来当演员的。所以,张艺谋再有才华,也无法在西方世界大显身手。而且,世界上人均GDP比中国高的国家多的是,声光电的科技效果也能达到,但人家为何没有涌现如此之多的实景剧?因为他们的每一分支出都有严格的规定。所以我说是中国的环境成就了张艺谋。
如今,连国际奥委会都在抱怨中国,北京奥运会投入太多,哪个国家还能承担得起?言下之意,你们中国不注意节俭,害得其他国家的人办奥运会显得很寒碜,因为世界上的人们总会拿北京奥运会当参照。
其实,中国还有上千万人为年收入达到多元而努力,中国还远没有达到能够炫富的程度,见网络上随处可见“厉害了我的国”这类的语句,我们有必要清醒下头脑,虽然中国正大踏步前进,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掉。我们仍然要提倡“节约每一个铜板”,以便多做些改善民生的事,或多造航母,去保卫我们的海外利益。
说张艺谋之罪,您当然会觉得有些冤,因为您压根都没想到全国各地会发疯似地弄实景剧,但是,您是始作俑者,我不写您,我能写谁?
警世钟:莫让子孙后代去吃花
周碧华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