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袁复礼旧藏西北科学考查团摄影·新疆”专题展览,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西北考查团研究会主办,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朱玉麒教授担任学术顾问。
朱玉麒老师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西域文史》主编,并兼任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主任,近年来致力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资料整理与研究。在朱老师的推动下,文研院于年12月举办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进疆90周年纪念展”,今年春季我们接续推出了袁复礼先生旧藏西北科考摄影展。策划之余,朱老师回忆起五段袁复礼先生少为人知的往事,为呈现一个丰富立体的袁先生增添了令人回味的掌故。
在西北考察的路途上,袁复礼发现的不仅是地下的中国,由化石、古物构成的早期世界,也发现了地上的生民所构成的中国。对西北人民生活习俗的注视,意外打开了袁复礼学术的另一扇门。朱玉麒老师在此前文章中介绍,年袁复礼陪同农商部的矿政顾问也是瑞典人的安特生去甘肃考察的时候,采集了当地30多首花儿,在北京大学的《歌谣周刊》发表,被歌谣界称作了“花儿研究第一人”。今天,在另外三则故事开始讲述之前,我们邀请爱好民间音乐的朋友为我们录制了由袁复礼先生采集的两首花儿,以飨读者。或许可以想象一下,当年袁复礼先生正是在这样鲜活有力的唱腔里,走进了西北。感谢宁二,黄志庆,王焰等朋友。
袁复礼采集花儿两首
“花儿”是流传于中国西北高原多民族群体的一种民歌,广泛流行于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高原风格,在中国民间歌谣中别具一格,被研究者称为“西北地区亘古以来的天籁之音”。
(演唱者:黄志庆,王焰)
白牡丹白者耀人哩,
红牡丹红者破哩;
尕妹的半个里有人哩,
没有是我陪者坐哩。
首刊于袁复礼《甘肃歌谣》
(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北大《歌谣周刊》第八十二号)
(演唱者:黄志庆)
焦赞孟良火葫芦,
活化了穆柯寨了;
错是我两个人都错了,
不是再不要怪了。
首刊于袁复礼《甘肃歌谣》
(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北大《歌谣周刊》第八十二号)
编者按:“活化”当为“火化”
走近袁复礼
展览背后的故事(下)
文
朱玉麒
掌故(三)
三台是一个令人沉醉的地方。我不知道袁复礼先生是否解得酒中真趣,是否喝过三台大曲。至少,因为恐龙的发现,他已经醉倒三台!
新疆叫三台的地方有好几处,是清代新疆军府制度时期军台建置留下的地名化石。从伊犁将军府所在的惠远城出发到鄂博勒齐尔,是第三个军台;从莎车出发到迈那特,也是第三个军台。这些地方都叫三台,连鄂博勒齐尔跟前大名鼎鼎的旅游胜地赛里木湖,也被称作了三台海子。出乌鲁木齐往东二百多里地,过去叫惠来堡,又唤作“三台塘”、“三台驿”。据说未必是因为从迪化出发的第三个台,而是本身就有上台、中台、下台三台。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充军伊犁,经过此地,如是说。
我在新疆接触最多的三台,就是吉木萨尔的三台镇。之前不说了,进入21世纪有20年了,我经过那个地方不下20次,虽然从来没有去游览过。我的目的地常常是三台东边的县城,带着内地的学者从乌鲁木齐去看北庭都护府遗址。往返一天的行程非常紧张,在经过三台的时候,我会在车里告诉大家:这个地方是三台,出产有名的“三台老窖”。过去的牌子是“北庭大曲”,吉木萨尔县最有名的酒厂就在三台,虽然北庭在县城那边,“北庭大曲”却是在三台,这个专利还没有谁能争。全真教徒丘处机到过当时叫“别失八里”的北庭,他后来被金庸写到了《射雕英雄传》中,以“牛鼻子老道”名闻天下,酒厂最近还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全蒸窖”的品牌。不过我从来不建议大家在这里停留,因为三台人好客,他们有一句名言是“三台人民欢迎你,三台老窖喝死你”!
北庭都护府遗址
这么直截了当的祝酒词,硬核程度远远超越了古往今来从“醉卧沙场”到“不醉不归”的好汉歌!这个时候,我的解说会成为大家见到北庭之前的一个小高潮,连从来不苟言笑的莫砺锋教授,也被我忽悠得激发了文学的多巴胺,说了一句让我吓个半死的豪言:“那我今天一定要喝个半死!”
如果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