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湿疹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俄乌紧张的局势真是跌宕起伏。
2月11日,美国:俄要在2月16日入侵乌克兰。
2月16日,俄罗斯:撤军。
2月17日,乌克兰开火,政府军炮击乌东部地区武装力量。
2月18日,乌克兰政府军与乌东部力量相互炮击。
2月19日,有1名乌克兰士兵阵亡,乌难民涌入俄罗斯。
2月19日,乌克兰陆军确认,一名乌克兰士兵在该国东部邻近俄罗斯的冲突地区,因被炮弹弹片击中要害部位而阵亡。乌军同时指控分离武装分子使用了停火协议明文禁止的82毫米和毫米迫击炮,且将住宅区作为炮击阵地。乌军还指责俄罗斯是乌东分离势力近期动作的幕后黑手。
俄罗斯否认与乌东冲突有关,称此事是“乌克兰国内事务”。
乌东起战事一起,当地民众担惊受怕,不少民众纷纷外逃。2月19日,与乌克兰接壤的俄罗斯罗斯托夫州州长戈卢别夫宣布,该州因乌克兰东部难民数量大增而进入紧急状态。
戈卢别夫已与俄罗斯紧急事务部代理部长邱普里扬会面,后者同意这是正确的措施,称“我们支持这项决定”。
另外,乌克兰东部分离运动领导人普希林和帕斯特尔奈克皆宣布,由于当地情势愈来愈紧张,已下达全面动员令,召集后备军人,准备应对潜在的战事。
2月17日,在乌克兰政府军与乌东部亲俄分离分子交火后,美国总统拜登认为,俄罗斯并没有放弃侵乌克兰的计划,其可能制造假事端为入侵乌克兰找借口。这样的说辞似乎不能让人信服,因为美国在俄乌紧张局势下发布的消息多数没有发生。
不过,有交火有伤亡是确实存在的了。
乌东部顿内茨克民兵称,乌克兰政府军在当地时间2月18日5时30分朝比德里夫斯克村发动炮击;同样地,卢甘斯克亲俄势力也宣称,乌克兰政府军于18日早晨发动两起炮击。
俄媒称,自2月17日起的24小时内,乌克兰武装部队已发动29波炮击。甚至,乌克兰军队还使用《明斯克协议》所禁止的毫米迫击炮,向普里什布与若洛博克开火。
从社群媒体上分享的影片可看到,顿内茨克因炮击而火光阵阵。当地居民则表示,震耳欲聋的炮声持续响起,就算关上窗户仍清晰可闻。
乌东分离主义分子先指控政府军,过去24小时4度朝他们的据点开火,基辅当局予以否认。政府军则指控亲俄分离主义分子炮击卢甘斯克地区的一个村庄,击中一所幼儿园。
另一方面,美国国务院发言人2月18日表示,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副馆长高曼被俄罗斯驱逐出境,在2月中旬已离开俄罗斯,“我们认为这个动作使局势升级,正在考量如何回应”。俄方称此举是在回应“美国驱逐一名俄驻美国使馆的高官”,但未说明是在何时驱逐。
局势不明朗之际,也不知道是不是德国总理到俄罗斯后,知晓了俄罗斯的意图,德国马上显现支持乌克兰的劲头,于2月18日增兵立陶宛,加强北约东翼力量,此次增援名官兵和60部车辆,兵力已达北约计划增援至立陶宛的一半。
而在本周,德国还预计增派多名官兵和辆车来强化在立陶宛的北约部队。
德国总理2月18日在布鲁塞尔向立陶宛总统瑙塞达保证,已授权德国军队为保卫立陶宛而战。瑙塞达说:“德国军队在我们的领土上保卫我们,如果情势对立陶宛构成威胁,他们绝对准备好履行职责。”
立陶宛认为,“盟国在立陶宛的军事存在,对俄罗斯是个非常重要的吓阻因素。”
而未来3个月内,挪威也会在以德国为首的北约作战单位增派50至60名自家官兵,当地北约部队总数料达人。
而向乌克兰周边国增兵的,不止美国和德国。英国表示,将把邻近爱沙尼亚的部队规模扩大一倍,当地的北约作战部队是以英国为首。
俄罗斯收归克里米亚后,北约于年在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和波兰组建4个多国战斗部队。这支前哨军力拥有多辆坦克和多名士兵,目的是争取时间,在增援部队抵达前挡下任何攻击。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2月19日在访问立陶宛时表示,部署于乌克兰边境的俄军正靠近乌边境,并进入攻击位置,准备发动攻势,但强调冲突“并非无法避免”,称美国已与盟友及合作伙伴共同协力,为普京提供以外交手段解决现有危机的机会,希望他愿意接受并收手。
立陶宛外交部长蓝斯柏吉斯则担心,若俄罗斯决定占领乌克兰,下一个目标可能会是波兰与波罗的海国家;对此,奥斯汀强调,他希望所有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民众和普就都明白,美国将与盟友站在一起,但未正面回答是否进一步往该区域增兵。
不过,北约秘书长斯滕尔贝格2月19日稍早才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中表示,北约不能同意俄罗斯提出的条件,如承诺绝不接纳乌克兰成为成员国等,而俄罗斯自己也很清楚这点,却仍以武力做出实际威胁,认为此类直接挑战欧洲安全核心价值的举动将在未来持续发生。
各方都很强势,这让局势更不明朗!(井上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