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月16日,捷克总统安德烈?基斯卡(右1)、德国总统约阿希姆?高克(右2)、斯洛伐克总统安德烈?基斯卡(右3)、波兰总统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右4)、匈牙利总统阿戴尔?亚诺甚(右5)、乌克兰总统彼得?波罗申科(右6)齐聚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纪念天鹅绒革命成功25周年。
据《布拉格邮报》(PraguePost)11月16日报导,斯洛伐克总统安德烈?基斯卡,跟前来参加仪式的捷克总统米洛甚?泽曼、匈牙利总统阿戴尔?亚诺甚、波兰总统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德国总统约阿希姆?高克和乌克兰总统彼得?波罗申科,一起纪念天鹅绒革命成功25周年。
在纪念仪式上,斯洛伐克总统安德烈?基斯卡表示,年天鹅绒革命25周年纪念,提醒着人们自由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1月17日在提醒着我们,人民追求的价值多么有力量,这些价值就是自由、真理、希望、尊严、公正和正义。”他接着说,“这提醒我们,当人民坚信自己的(信仰),这些价值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这提醒我们,即使人们不知历史将如何安排,也会站起来维护这些价值观。”
基斯卡还表示:“我们在11月17日获得自由了,但是获得自由不能成为我们后来所犯错误的藉口。”他认为,自由不是一个奖励或礼物,而是一个长远计划。
结束讲话之后,基斯卡晃动起钥匙,这是当年天鹅绒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25年前,人们在寒风中,掏出口袋里的钥匙摇晃,用这样的嘲弄方式告诉执政者:你们该下台了。
纪念仪式上还播放了两个记录片,即“天鹅绒革命”和年的“蜡烛示威”。
六个国家的总统还点燃了蜡烛,把它们摆放到纪念碑前,进行烛光悼念。
事件释义
和平示威:警察与鲜花
“天鹅绒革命”,狭义上是指捷克斯洛伐克于年11月发生的反共产统治的民主化革命,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就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转移更迭,如天鹅绒般平和柔滑,故得此名。
从广义上讲,“天鹅绒革命”是与暴力革命相对比而来的,这一名词特指在21世纪初期一系列发生在中欧、东欧独联体国家的政权和平转移更迭,西方人形容这是一次“天鹅绒般的革命”。因为这场革命从头至尾没有打碎一块玻璃窗;没有点燃一部小汽车;没有任何冲击政府机关部门的激烈行为;没有以往社会变革的激烈对抗以及暴风骤雨般的群众运动,在不发生流血冲突的情况下实现了政治更替。
事件经过
年11月17日,布拉格超过十万人游行活动场面。
年,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了布拉格之春改革,有脱离苏联控制倾向。
8月20日,华沙条约组织的军队入侵捷克,布拉格之春运动被迫结束。布拉格之春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国际政治事件,标志着华约内部的裂痕已经渐渐显现,可视为东欧聚变的前奏与导火索。
“布拉格之春”后,成千上万的捷克斯洛伐克人被迫改变了他们正常的生活,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甚至找不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养家糊口。这一切给捷克人造成了道德困境,人们对自己的作为感到羞耻,对与共产主义有关的幻想和理想开始被严酷现实所粉碎。
国内对捷克共产党统治不满的知识份子以地下方式活动,并于年提出要求政府遵守赫尔辛基宣言中人权条款的七七宪章,多次策动群众游行示威,要求捷克共产党政府在签署了赫尔辛基协议后兑现人权承诺。哈维尔因此几度被抓进监狱又被放出。
捷克斯洛伐克在年之前就有不少要求民主的游行活动。年1月16日至19日,在大学生帕拉赫为抗议苏军入侵自焚20周年之际,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发生20多年来规模最大的游行示威,数以万计的人高呼“要自由”、“要人权”、“雅克什滚蛋”等口号。捷克共产党第一书记雅克什态度强硬,拘留数百人,哈维尔被判刑。
年11月17日,首都布拉格出现超过十万人的游行活动,而且之后每天都有游行活动向政府要求结束捷克共产党统治。当局出动防爆警察和伞兵抓捕了游行活动的带头人杜布切克。1月20日,刚从共产党监狱出来的哈维尔对50万游行示威群众演讲,逼迫共产党政府下台。在民众的持续游行抗议下,11月24日,雅克什被迫辞去捷克共产党第一书记一职,捷克政府并且举行了第一次的多党选举。
年12月29日,多党选举的结果,哈维尔所领导的“公民论坛”获得胜利,哈维尔被选举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首届总统。在布拉格之春中失势的亚历山大·杜布切克担任联邦国会议长,完成了政权的和平转移。
11月17日这一天被定为捷克的国家节日,被命名为“为自由和民主而奋斗之日”。
重要人物
“天鹅绒革命”中的哈维尔与杜布切克
瓦茨拉夫·哈维尔
瓦茨拉夫·哈维尔,出生于年10月6日,著名的剧作家和散文作家、社会批评家,在“布拉格之春”发生时,他公开抨击文字控制,支持改革。年1月,《七七宪章》发布后,哈维尔被捕,之后数次被捕又被释放。
他是《七七宪章》运动的推动者之一,他的著名论文《无权者的力量》、《对沉默的分析》等在国外公开发表,并在国内秘密流传。虽哈维尔在年被正式选为捷克的总统。年12月18日逝世。
亚历山大·杜布切克
杜布切克(~)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议会主席(~,~)。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政局发生变化后,于12月28日当选为捷克和斯洛伐克共和国联邦议会主席。年6月27日再次当选为捷克和斯洛伐克共和国联邦议会主席。并出任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党主席一职。年9月1日,不幸遭遇车祸,身负重伤,并于11月7日去世。车祸原因无定论。
历史影响
使捷克斯洛伐克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就完成了政权的和平转移,促进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化,但是随着民主化的影响,斯洛伐克也出现了日益强烈的独立建国主张,最后导致斯洛伐克于年宣布独立,捷克斯洛伐克的联邦体制也告瓦解。而这次斯洛伐克的和平独立与联邦体制的和平瓦解,也被称为“天鹅绒离婚”或者“天鹅绒分手”。
“天鹅绒革命”后来又造成格鲁吉亚及其他东欧国家分裂。此后的一些年,在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南非、智利、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格鲁吉亚、乌克兰、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缅甸在内的戏剧性事件都被贴上“形容词+革命”的标签。如唱歌革命(波罗的海国家)、和平协商革命(南非、智利)、玫瑰革命(格鲁吉亚)、橙色革命(乌克兰)、颜色革命(橙色革命后被普遍使用)、雪松革命(黎巴嫩)、郁金香革命(吉尔吉斯斯坦)、选举革命(通用的)、藏红花革命(缅甸),以及年的绿色革命(伊朗)。
(摘自百科)
----------------------------------------------
觉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