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铜会得白癜风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接上期)
新的服事
自年以后的五年半,章伯斯逐渐成为有能力,为众教会欢迎的讲员。过去,他讲道不太感动人,甚至有人来邀请讲员时,还说不敢请他,因为他的道令人产生恐惧。在讲道方面对他最有影响的,是在爱丁堡的挚友卫理公会杨牧师(DinsdaleT.Young)。年,杨牧师来都伦讲道时,讲到已故的司布真牧师的爱心与天赋,他不但紧紧抓住基要真理,还用柔软与爱心恳求听众。这些话使得章伯斯在讲道中多用例子,少用辩论,带出简明友善的福音,又不把神的道冲淡到世人的经验水准。章伯斯的工作十分繁重,而他并不放弃学习与思考,是个求知欲甚强的人。他阅读当代一些牧师的神学著作。此外,章伯斯也读些小说、诗歌、剧本和故事书。章伯斯与麦校长并不如当时其他比较保守的人那样,他们不反对小说与戏剧,认为小说与戏剧,可以揭露世人的罪恶丑态。章伯斯曾参加在佩思的祷告团(LeagueofPrayerinPerth),他觉得很亲切,并经历圣灵的充满与圣经强调的圣洁。他认为其他宗派的人也该有这样的经历。该祷告团创办人是伦敦有名的利德·哈里斯律师(ReaderHarris),他是英皇的顾问,很看重章伯斯恩赐与志向,启导章伯斯对英国与全世界的负担。哈里斯在贵族与贫民之间出入,是基督爱心的代表。自年起章伯斯经常在祷告团讲道,成为主要的讲员。那时,他也常到他哥哥阿瑟(Arthur)所在的教会讲道或领会,也了解到威尔斯大复兴的情况:圣灵的工作跨越宗派,跨越地区。他想:神的工作会大会扩展到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也可能横过大西洋到达美国?总之,“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的经文,一直环绕在他心中。那时,他在祷告团中认识一位来自日本的传道人,中田(JujiNakada),这位日本人曾在年到美国芝加哥的慕迪圣经学院学习,又经考门先生夫妇(CharlesCowman,-,考门夫人是《荒漠甘泉》的作者)的介绍到辛辛那提,克纳普(MartinWellsKnapp)所办的圣经学校(God’sBibleSchool)学习。年考门夫妇到日本与中田共同开办”东京圣经学院”。这次中田到英国,说是“休息与灵性充实”,而实际上仍不停地作主的工作。章伯斯与中田有相同的信仰与志愿,一见如故。中田发现了这位很有能力的传道人,立即说:你应该到日本来,我们需要像你这样的老师。这样的邀请,实在是难以实现的事,所需费用在哪里?如何去?而最难的是都伦学院很需要章伯斯,几乎是不可能成行的事。不过,麦院长知道如果是神的是神的旨意与带领,是不会阻止的,但具体的工作,哲学一科由谁来教呢?但终于让章伯斯与中田一同到日本。在决定去日本前,章伯斯却得了很重的肺部疾病,估计是肺结核。经过麦院长夫人的照料,章伯斯好转。终于年11月6日章伯斯乘轮船先往美国,后转日本。章伯斯和中田经过十天海上生活,于年11月15日到达纽约港。同船的一大半是挤在三等舱的新移民,来自北欧的挪威,瑞典,拉脱维亚及俄国,这些移民在寻找新的家。章伯斯想到他们“最终的家”应是天家,世界正如这艘轮船装载着头等舱优越的贵族,也挤满穿着破烂的新移民,都在向这自由的国土;而实际上,最后的目的地都不在这里,都在天上永久的家乡,大家都该相信主耶稣。年12月21日,他们二人赶在圣诞前到达辛辛那提,参加设在那里的“神的圣经学校”(God’sBibleSchool)十天的圣诞特会。该圣经学校与宣教士训练所(MissionaryTrainingHome)都是克纳普(MartinWellsKnapp)于年创立的,位于奥本山(Mt.Auburn)顶占地两亩,以便训练教会人员,教师及宣教士。学生每日在校内学习一小时,其余时间到校外分发福音单张,到监狱,医院,教区及教会布道。当时辛辛那提市已有四十万人口,有上层人士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而更多的是大都市共有的黑暗面:犯罪,酗酒,妓女,破碎家庭,以及孤儿,寡妇,贫病,污秽的环境,令章伯斯为这些罪恶所捆绑的人群心急如焚。章伯斯留意到美国信徒聚会时大声喊叫,飞舞双臂的兴奋程度,与英国五旬节祷告团的安静有次序的聚会十分不同,只是他的标准是留心看圣灵工作的证据。他发现整个祭坛充满神的同在,自由并且重视圣经与重要真理的明白与领受。
章伯斯认为教会内不断出现的旁门邪道与所有歇斯底里的现象,大半都与宗教老师灵性的懒惰与知识肤浅有关。许多教会新事工有能力的圣徒一旦离开,也就无声无息了。他对这些未来的圣经教师的警告,是来自HenryAlford(-)的金科玉律:”不是自己下功夫得来的东西,不要教给学生。”(Whatthouhasnotbysufferingbought,presumethounottoteach.)章伯斯不满足于影响人的脑,更要激励学生行动出圣经的原则,将基督的爱显明出来。章伯斯在辛辛那提的最高潮,是每年六月间的帐棚聚会。每日有数百人参加,章伯斯负责每天清早针对牧师的讲道,但许多人都涌进来听。七月初,章伯斯完成他六个月的教学与写作,学校给他五百元车马费,足够去日本宣教的费用,他坐火车到西雅图,在那里与中田会合,候船前往日本。经过十六天的海上航程,章伯斯所坐的轮船,年7月27日到达横滨港。在海上,他阅读带来的书,满足他的求知欲。第二天,他们来到东京东方宣道会(OrientalMissionSociety)办的圣经学校,是考门夫妇与另一位宣教士吉尔本(ErnestKilbourne)所创办的,考门夫妇大部时间外出为该校筹款,学校教务与管理由吉尔本负责,此外,中田也是负责人之一。章伯斯在东京作短短的参观,做一点教导与布道的工作,仍有人乐意接受福音,只是他觉得神的带领是在自己国家的训练工作,同时考门夫妇也邀请他一齐同到英国;所以,在日本逗留不到一个月,于八月二十一日搭船回英国。这次坐的是只有头等舱,仅有十二名乘客的船,他有充分安静的时间,可以读书与灵修。该船的航线是从横滨出发,经上海,香港,新加坡进入印度洋,在哥伦坡短暂停留,直航红海,苏伊士运河,塞特港,本以为可在罗马停留,但为了缩短航程,十月十日直接到达法国马赛,次日就回到伦敦,结束他环球一周的行程。六月间,他想到宣教士的需要,虽然他没有做过宣教士,但从许多回国宣教士听到的亲身一手材料了解到许多人最后颓丧失望归来。章伯斯认为只用三小时来训练宣教士,而叫他们去做三十年的事工,缺乏对各国有关情况的了解,怎能正确分解圣经的真理,属灵生活不充实,怎能不败阵下来?因此他以“无知的宣教士”(MissionaryIgnorance)为题,发表在年6月13日的God’sRevivalist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次环球一周稍微满足他这方面的愿望,对他回国训练学生也有帮助。回国途中,十月一日的日记中,他记载历代志上28:9-10,尤以第十节对他特别强烈有力:“你当谨慎,因耶和华拣选你建造殿宇,作为圣所,你当刚强去行。”
从到年,他成为旅行的先知的职事。没有自己任何的计划,只有神手的引导。他与日本那卡达牧师有美好的交通和同工。他在英国、美国及日本造就了许多宣教士。年,他成为圣经训练学院的专任教师。年至年,他加入青年会在埃及的工作。年11月15日,章伯斯因切除阑尾后的并发症被主接去,就息了自己的工作。他的妻子从家里发回他在英国的家人的电报只是简单的说:“奥斯瓦德·章伯斯,与祂同在了。”人护送载着棺材的炮车,军官们搬运,他们在整个葬礼把枪反转过来,作为对这位深受人爱戴和尊重的人的一份特别致敬。比迪在葬礼中所选的歌是“我要向山举目”。
章伯斯在世上的经历是他的文章的最佳注释,令人明白像他那样的圣徒,不是单单着重知识或言语文章,而是单纯地,毫不计较地跟从主的脚踪,学了耶稣基督的样式。所以章伯斯突然因病离世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驻扎在埃及开罗的英军士兵们,感到一定要给他举行隆重的军队葬礼,他们才过意得去,而不是按他夫人体谅章伯斯的心意:一切从简。章伯斯在世服事主的时间虽然不长,只有四十三年。但后人对他的评语是:“虽然生命短暂,却成就了永远的事奉。”
(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