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片不多,但几乎每部都很牛逼

“悲剧的边缘,就是喜剧。”

新年刚过去不久,转眼就到了春寒料峭的二月。

第67届柏林电影节也终于拉开序幕,希望大家准备好,迎接新一轮的刷屏狂潮。

其实这届柏林电影节,可谓是压力山大。

不仅时间放在乍暖还寒的时节,还正好撞上戛纳七十周年,很多好片都要赶着为戛纳祝寿。

但今年柏林从阵容上,并不输往届。光是评审团,就请来了保罗·范霍文担任主席。而其执导电影《她》,也是今年颁奖季的大热门。

不过,真正让小十君惊叹的是,评审团的名单中,还出现了一位久违的华人导演。

一个令很多影迷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王全安

放眼第六代导演,王全安的位置着实有些奇妙。

他作品寥寥,但品质出众。殊荣不少,也风波不断。就连著名学者戴锦华都曾感叹,“真不知道该把他放在电影史研究里的哪一个章节”

对资深影迷来说,记住王全安的方式,是通过他的电影。而对更多观众来说,记住王全安的方式,则是3年前的那场话题事件。

的确,用道德争议来摧毁个体,乃至作品,都是无比容易的选择。

无论哪个时代的看客,都不由自主,希望公众人物拥有完美私德与坚定意志。一旦发现玉有微瑕,便怒不可遏中又生出些喜不自禁。

这一方面来自美好幻觉被打破的愤怒,一方面又源自不可告人的阴暗心理。

就像黑人影星内特·派帕克,花费七年时间自编自导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品质上佳的电影,却因为导演的丑闻而一败涂地。

也如罗曼·波兰斯基,包揽各大电影节金奖的大师级导演,也曾深陷性骚扰案多年。

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如今这个愈发扁平的世界里,观众与导演的距离看似很近,但实则很远。对绯闻,我们了然于胸,对作品,我们所知寥寥。

但若你想做一位理性客观的观众,就必须避免这种懒惰的偏见。即使人心向简,我们也要意识到:作品与作者,虽然互有关联,却依然是独立的存在。

所以,今天小十君不谈王全安的花边,只想聊聊他是如何与电影结缘,以及其作品,对于华语电影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先看看王全安的履历表,除了早年参演的几部作品外,所执导电影不过六部。

除了饱受争议的《白鹿原》外,其他评分也都大差不离。

出现在他镜头中的故事,多围绕着一个个普通个体展开:渴望回家的人;向往城市的人;期盼爱情的人……

且所有作品,都是他自编自导,有时也参与剪辑和制片。

这种对电影上下游的全盘操控,的确很符合第六代导演的做派。但作品本身的独树一帜,又让你很难确定他是何姿态。

就如毕加索的绘画风格,经历了写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的阶段一样。王全安的电影,也从强调个性化的自我表达,逐渐升为对现实现状的关怀

他聚焦当代中国的现状,但不剥削边缘人物。他乐于描写小故事,却也寻求与大背景的连接。他电影语言纯熟细腻,但也拥有一眼就能发现的个性。

他就像是另类的第六代导演中的另类一样,偶尔静若处子,偶尔动若脱兔。

“桀骜不驯的开端”

王全安走上电影道路,全仰仗叛逆二字。

父亲曾任延安党校校长,母亲也是党校教员。可想而知,幼年的生活环境,时刻围绕着纪律二字。

但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王全安不仅没有按照家人意思行事,反而乖张叛逆。

在16岁时他搞到一张毛片,直接交给父亲——“你一定很惊讶,不要太紧张。我想你需要了解一下,现在我出去,你一个人看。”

到年,他为了避免上山下乡的选择,毅然放弃了手中的画笔,转而考取了延安歌舞团,当了一名古典舞演员。

但造物弄人,王全安刚进团没多久,上山下乡的政策就取消了。但他依然得继续每天与红色歌曲为伴的生活。

不过,一次团里出国巡演,却让王全安的眼界大开。十七八岁的他,趁着演出机会踏遍了半个欧洲。

在法国,他认识了一位当地女孩,两人陷入了热恋。

一天,那位姑娘带他来到了电影《老枪》的发生地。这也是王全安钟爱的一部佳片。就如村上春树因一场棒球比赛萌发写作冲动一样,王全安的电影梦也在那时间生根发芽。

他曾想在法国里昂学习电影,但很快就发现,电影创作难以脱离自身的经验与视角。所以,王全安决定回到祖国,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出于自身条件的考虑,王全安最终选择报考表演系。

但向来不循规蹈矩的他,不仅私造介绍信,连公章都是假冒的。甚至,还趁着四下无人,从原单位偷出了自己的档案。

所幸,有惊无险。在87年,王全安成为了表演系的一员。与他同班的,还有张嘉译、张子健、姚鲁等著名演员。

身在曹营心在汉,王全安一直跑去导演系旁听。他曾编写小品《通风的小屋》,感动了在场许多同学。

由此一役,王全安更是燃起了创作剧本的热情,也对演员这个职业有了更深认识。

在年出演《北京你早》时,他就和导演张暖忻就演员性格争议不断。最后导演虽然做出妥协,但成片仍然不能符合王全安的想法。这也让他认识到导演才是电影的掌控者,他得亲自上马。

年,王全安从北影毕业。这一年可谓中国电影的转折点,大量第六代导演,如王小帅,贾樟柯,娄烨等,皆于地下横空出世。

但王全安,他却一个人缩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埋头写本。而只过半年,西影改制,王全安没了工资。

四顾茫然的他突然想起以前酒局上认识的朋友,一番通话下来,那人居然大大方方给了王全安万元,作为他第一部电影《月蚀》的投资。

这部海报看起来像鬼片的《月蚀》,讲述了一个在当时很是先锋的故事:

时空交错间,两位长相一模一样的女子,同时与一个穷小子产生了交集。

看似烂俗的桥段之下,却没有通常意义上的爱情存在。

据王全安后来回忆,自己还是有些着急,“知道一辈子都要拍电影时就不那么着急了。我得准备好整个行程上的能量,以至于能走得更远。”

电影中的主要场景,多半都在夜间。这个原本应归于平静的时间,却在王全安的镜头下显得躁动不安。

片中大量画面,都充满了梦幻般的气质。王全安试图通过繁复冗叠的结构,来颠覆中国电影对于个人情感的传统表达。

比如男女主角在车内聊天的这场戏。霓虹如火焰一般,慢慢从挡风玻璃下沿升起,将二人遮蔽。

这一边象征了两人心中逐渐升腾起的感情,一边又暗示了缭绕在真相之上的谜团。

这一点让姜文甚是喜欢,同样充满艺术气息的他,曾多次表达对《月蚀》的喜爱。

王全安自己则坦言:这部《月蚀》更注重自我表达,而不考虑一般受众。这是每个年轻导演都可能经历的过程。但若做到极致,如侯孝贤一般,也能在世俗意义上取得很大荣誉。

而从《月蚀》开始,王全安对女性情感世界的







































白癜风中医疗法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tuoweiyaa.com/lyyl/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