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美国人洗脑,张艺谋做到了吗

编辑|张杨王然

去年贺岁档的影片《长城》,遭到了中国影迷无情吐槽,什么情节无脑特效撑,表演僵硬捧明星,怎么也看不出张艺谋的水平?

但wuli张导说了,这是部片子不光是拍给你们看的哦——

张导表示过,这是一位中国导演首次欲用好莱坞大牌加特效,包装一系列中国元素,与西方平等对话的尝试。凭什么你们钢铁侠、蜘蛛侠、XX侠轮番轰炸,也该轮到中国人给你们讲讲中国故事了吧。

而这个中国故事的核心,是我们民族最引以为傲的符号——长城

说白了,跟奥运开幕式异曲同工,《长城》是一次中国文化输出!!张导期待这部影片在北美家影院上映,创造中国影片在美国市场上的一次奇迹!

那么这次输出成功没有,现在检验效果的时间到了——

上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长城》在北美家影院大规模上映,阵仗之大颇有好莱坞大片待遇,但却未能有大片席卷市场的表现。

首映日万美元的票房,落后同期已经上映一周、制作规模还不到它一半的《乐高蝙蝠侠大电影》《五十度黑》。各个媒体评分也不高,这部史上成本最高的中美合拍片的北美首秀有些黯淡。

目前,《长城》的累计票房已达万美元。不过,该片成本达1.5亿美元,与国内首周末票房达到4.7亿元的票房相比,这一成绩很不理想。

张艺谋所谓至少有1亿海外观众的预言,是否也是有些过度自信?

回头看看中国电影市场,《极限特工:终极一战》在北美上映后,无论票房还是口碑都双双扑街,最终票房仅为万美元。

巴特!

该片登陆国内院线却立马登顶票房冠军,两天票房便突破3亿元,目前累计票房已达9.5亿元,成为今年首部破10亿的进口片指日可待。在北美被大量吐槽的烂片,到了中国反而成了香饽饽,

中国影市是好莱坞烂片的回收站吗?!

一部票房口碑双输的美国“烂片”,

中国观众挺爱看。

张艺谋拍的中国“大片”,

输出到美国,美国人却不买账?

输出中国故事任重道远~

当然,《长城》也获得了不少掌声

电影杂志《村之声》评价:“作为纯粹的视效大片,影片很华丽。它虽然是大公司发行的影片,但是却充满了源源不断的创造性,那些孤注一掷、错综复杂的动作场景带来了一种华语奇幻动作片的观感。”

《电影舞台》杂志称赞该片“是由扎克施耐德执导出来的《魔兽》与《最后的武士》的混合版”,而且“比它们都要好”。

不过,几声捧场挡不住更多人对该片的吐槽。

《滚石》杂志的影评人撰文表示,

该片“真是令人失望,中国的电影大师张艺谋和好莱坞一线影星马特·达蒙居然拍出了这么一部徒有华丽外表的二流作品”。

《好莱坞报道者》火力最猛,从情节到表演,基本上无一幸免。

“张艺谋和他的好莱坞编剧们炮制出了一部陈腐的怪兽电影”,“人物像符号,情节很无聊,所谓的视觉奇观,炸了一会儿也就变得麻木了”,“不明白为什么每个人讲话都卷着舌头”(意指宋朝的将领们一个一个操着浓重的美国口音,而当时美国还不存在)。

目前,该片在IMDB的评分只有6.3分。在烂番茄网上,该片好评率只有36%。

虽然口碑一般,但无心插柳

《长城》这个充满中国色彩的片名

在美国却代表了另一层含义

意外搭上一个热点——

该片英文片名——TheGreatWall。特朗普竞选时曾扬言要在美国、墨西哥边境上建一道墙,没想到上台后,就遇到了一部叫做“TheGreatWall”的电影,有人戏称《长城》应该川普最喜欢的电影。

马特·达蒙宣传本片时还说:“我不知道他喜不喜欢这部电影,但我想他肯定喜欢这个片名。”

中国电影走出去,无需自毁“长城”

牛春梅

上周起,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长城》在北美家影院大规模上映,以好莱坞大片待遇上映的《长城》却未能有大片席卷市场的表现。

如何赢得海外市场?我们也许需要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机缘。你不用去绞尽脑汁琢磨海外观众的胃口,然后再按照科学配比,试图制作一份能够满足他们的中国菜。毕竟,我们很多电影连中国观众的胃口都没有琢磨清楚,还谈什么海外观众的胃口呢。

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并不是真的无心,而是一种文化自信。我们看看在海外市场最受欢迎的华语影片是什么?是《卧虎藏龙》、《英雄》。《卧虎藏龙》当初为西方观众呈现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与传统的中国功夫片也截然不同,传递出独特的东方哲学。

《英雄》中张艺谋更是以其独特的个人风格、独特的思想内涵,展现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正是这些文化上的与众不同让它们赢得了市场,想必那个时候的张艺谋也不会说,《英雄》在海外能有10亿观众,也没有铆着劲儿非得琢磨海外观众的胃口。

全球电影市场之所以能够流动起来不正是因为文化差异吗?如果你在一部好莱坞大片中可以看到马特·达蒙,可以看到怪兽,那么为什么要看一部由中国人效仿的有马特·达蒙、有怪兽的电影?

中国人讲究“以柔克刚”,我们却以自己初学的还并不熟练的好莱坞套路,去硬碰硬地跟早就将这一套玩得滚瓜烂熟的好莱坞对峙,即使再努力也无法避免先天不足。

这里还必须提到那句大俗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对外交流的标签就是本民族的精神内核。好莱坞影片里一言不合就激情汹涌,《卧虎藏龙》里李慕白和俞秀莲之间那急死围观者的感情,没有谁对谁错,谁弱谁强,就是两个世界向愿意了解他们的人招手。我们的《长城》有了很多突破,但如果将故事讲得更中国一点,将我们的“长城”守护得更好,也许比现在这种中西通吃的模样更招人疼。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白癜风医院银川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tuoweiyaa.com/lyyl/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