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当地时间4日上午抵达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这也是中国总理首次访问拉脱维亚。而从义乌铁路西站发出的中欧班列(义乌——里加)也于当地时间11月5日抵达里加。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在当地时间11月4日的会见中,拉脱维亚总理库钦斯基斯向李克强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第一辆来自中国的货运班列即将抵达里加。拉方愿意成为中方可靠的合作伙伴,成为中国企业进入中东欧市场的门户。”李克强表示,西邻波罗的海的拉脱维亚,位于俄罗斯与西欧、北欧的“十字中心,中方愿意把拉脱维亚作为中国同欧盟开展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向欧盟出口更多质优价廉的中国产品,给当地人民更多样化商品选择。中方也愿通过这一中转站,进口欧盟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国内消费者更高水平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推动市场平衡。
会见后,李克强与库钦斯基斯共同见证经贸、交通、文化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签署。库钦斯基斯向媒体透露,在两国合作框架内,拉脱维亚可以通过铁路、港口和里加机场提供交通与物流服务,便利中国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间的货物双向流通。而与李克强同期抵达的中欧班列(义乌—里加),正是两国合作协议的直接体现。据了解,10月20日上午,中欧班列(义乌——里加)装载着84个标准集装箱的义乌小商品出口货物从义乌铁路西站出发,由满洲里出境,途经俄罗斯,驶向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全程公里。中欧班列(义乌—里加)的开通,标志着义乌打通了中欧班列的西通道与东通道。
近年来,义乌与包括拉脱维亚在内的中东欧国家经贸往来密切。年,义乌对中东欧出口增长了18.9%,其中义乌对拉脱维亚的出口增长了43.24%。今年5月,拉脱维亚馆第一次出现在了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上,借展会试水中国市场,首次参展就有很多采购商争相代理拉脱维亚的产品。中欧班列(义乌—里加)的开通,推动了“一带一路”在中东欧地区的深化和落实,实现了与波罗的海及东欧地区交通物流的互联互通,将有效地拉动双边经贸合作升级。
对义乌的人来说,“中欧班列”这四个字已经不再陌生。年1月20日,首趟中亚班列开通;同年11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开通;年,又先后开通了义乌到伊朗、俄罗斯和阿富汗的国际班列。义乌已成为目前开通国际铁路集装箱运输线路最多的城市。
两年多来,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不仅将“义乌制造”、“中国制造”送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也为义乌人带回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优质产品,再通过义乌市场,分享至全国各地。中欧班列已经成为义乌飞驰在丝绸之路上的一张亮丽名片,丝路经济文化交融的新使者。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义乌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浙江省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有利契机,先后建成义乌港、铁路口岸、航空口岸、国际邮件互换局和B型保税物流中心等五大开放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对外开放功能,积极构建“海陆空铁”立体化开放大通道,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丝路之歌。
编辑:方一商务合作:
张枝昶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