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海外医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已经从单纯的观光游览性旅游向休憩、娱乐、文体运动方向转变,也开始不断地与相关产业进行融合渗透。医疗旅游((MedicalTourism),即医疗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作为一种新的健康旅游形式顺应了这种潮流。世界旅游组织将医疗旅游定义为“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修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其覆盖范围小到美容整形、大到重症手术,人们可以一边求医一边体验异国文化,特点是附加值高且污染低。随着国人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海外就医行业正迎来重大变革,目前,“到国外看病去!”这种说法正成为影响国人外出的一句时尚热语。随着中国富裕阶层的逐渐崛起,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患者越来越倾向于为身体寻找更多的顶级护理条件,其中,不乏包括那医院中看病的癌症患者。

目前,国际医疗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很多国家成为国际医疗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如泰国、印度、新加坡、韩国、中国、约旦、伊朗、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迪拜、黎巴嫩等亚洲国家及瑞士、德国、匈牙利、立陶宛、拉脱维亚等欧洲国家,此外还有拉美的阿根廷、巴西、哥斯达黎加、古巴,以及非洲的南非等国。

中国人赴海外就医增长猛

根据携程旅行网的统计数字,去年中国公民赴海外医疗旅游共计约50万次,比前年增加了5倍。携程目前在其网站上就提供医疗旅游服务。尽管中国人赴海外就医的主力军是整形手术和常规体检,但是很多医疗旅行代理机构都有一个共同感触,那就是赴海外就医的危重中国病人正在不断增长。

据易观智库《年中国海外医疗旅游市场专题研究报告》,迄今为止中国出境医疗旅游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探索阶段在年到年,患者自主求医,主要以疑难病症寻诊为主,供需关系不明确;起步阶段年到年,以旅游机构起家居多,小规模会所形式机构服务出现,满足少数高净值人群出国休养、健康检查的需求;平台化发展阶段始于年,随着市场需求增长,互联网技术成熟,平台化的服务供应商出现,包括了在线OTA、医疗服务商,消费人群扩展到中产人群。

医疗旅游市场火爆

医疗旅游的需求一般有三种。

第一种是以医疗为目的,治疗某种疾病或不适;

第二种是以理疗、美容为目的,达到某种特色效果;

第三种是以养生保健为目的,追求某种生活品质。

资料显示,国际医疗旅游业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当时的拉丁美洲国家以价格相对便宜的牙科、整形等服务吸引欧美患者。经过30年的发展,医疗旅游市场已在全球迅速扩张。

根据全球水疗与健康峰会与国际著名斯坦福研究机构(SRI)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年度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产业规模约为亿美元,约占全球旅游产业经济总体规模的14%。相关机构预计,到年将达到亿美元。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去日本做精密体检、去美国治疗癌症、去英国做肝脏移植、去韩国做美容整形、去瑞士注射羊胎素……已经成为富裕阶层的最新选择。医疗旅游行业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九成医疗旅游游客选择出境旅行购买医疗服务。

国内国外就医体验差异大

1、国内医疗资源过度集中

吸引越来越多中国病人赴海外就医的一个原因是,西方同中国在医疗质量和就医体验上的差异。中国医疗体系的医疗技术资源、服务资源、药物资源、保障资源等等在不同国人之间的分配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均和不公。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导致两个后果:一方面,医院医疗资源过于紧张,医院环境与医疗服务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医生在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上缺乏保障,每天超负荷接待病人,身心俱疲。在我国,医院各地占比为北京23家、上海15家、广州9家、重庆6家、南京5家、武汉4家、成都4家、西安4家、其他30家。其中前8个城市占比70%,前的医院里面,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的地级市只有苏州(1家)、温州(3家)、南通(1家),其余95医院全部被省会及以上级别城市垄断。国内医疗满足不了患者,因此患者才只能通过海外医疗寻找解决办法。

2、国外领先的医疗技术

在患者眼中,之所以愿意克服遥远路途、巨额费用、语言和心理等障碍,看中的无非就是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尤其是一些先进的医疗技术在国内往往滞后数年或数十年。在日本,癌症诊断、治疗方面领先于世界多国,尤其是在早期癌症筛查方面,日本保持发现癌症的世界记录——可以发现10mm以下的毫米、微米及绝大部分可能的早期癌症或超初期癌症,让癌细胞无处可藏。而在中国,通过仪器可以发现的,大概是几厘米以上的中晚期癌细胞。以质子、重离子的癌症治疗技术为例,美国、日本已上市二三十年,并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而我国却才刚刚落地。对于可通过最新治疗技术获得更好治疗效果的患者而言,求助海外医疗则成了最佳选择。

3、可以买到大量临床新药

对中国严格审核的药品上市制度来说,在国外治疗,可以与国外同步使用最先进的治疗药物,这对和死神赛跑的重疾病人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如治疗肿瘤的药物,美国可能是几年前就已经上市,而在国内可能刚刚上市或还未上市。曾有国内医生透露:“国外上市的肿瘤药物中,国内只有29%,另外71%是没有的。”尤其是针对癌症患者的靶向药物,截至年6月,FDA共批准了72个抗肿瘤靶向药,然而,在这些癌症靶向药物中,仅有25.4%在中国上市。对于癌症患者而言,靶向药是其与癌症抗衡的利器。

4、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国外,病人来看医生一方面是寻求对疾病的医治,另一方面也是得到一种服务。每月有专业的调查机构会向病人发出调查表格统计对医生乃至整个诊所的评价。病人满意度已经与医生的收入联系。不达标的医生会下岗;病人满意度差的诊所,也会在医疗行业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例如:美国的医生一天看完病人并不是一天工作的结束。医生结束门诊还要回复很多病人的来电和处理各个病人的检查结果。有的诊所要求病人的来电要在1小时内回复。病人的病情变化都会通过护士转到医生的电脑上。医生要及时地给病人打电话或告知护士如何处理。并且各个医疗诊所都在积极促进医生和整个诊所的病人满意度。

境外医疗旅游有亮点,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作为健康与旅游的跨界产品,医疗旅游的范畴非常广泛。但是,作为医疗旅游重量级板块的重症治疗,似乎已脱离“旅游”的本意。

重症转诊治疗更准确的称谓应该是海外就医,只不过连带提供相关旅游服务而已。海外转诊的流程非常复杂,包括前期的医师会诊、症状诊断、病例翻译;转诊过程中的专业陪同翻译,以及愈后康复服务等,需要大量拥有医学背景和高端境外旅游背景的工作人员。

在接手客人后,医疗机构会让客人获悉所有可能发生的治疗风险和细节,并签署详细的合同。尽管如此,因重症转诊治疗引发的医疗纠纷每年都在不断攀升,因此,大部分海外医疗机构都选择给患者上保险,但目前做的层面都比较浅,所以风险性一直存在,安全问题没有得以解决。

专家指出,海外医疗旅游的风险性主要来自于监管,这是海外医疗中介服务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海外医疗中介主要提供咨询、行程安排等服务,但服务对象是病患、健康服务消费者,还要和医疗机构打交道,具有医疗服务属性。但目前,没有专属的部门、协会进行监管,产生了行业价格不透明、消费者权益受损维权难等问题。尽早建立行业准入标准、明确监管职责,是让消费者踏踏实实出国就医,让行业有序发展的当务之急。

对于健康的重视,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旅行者将其作为出境游行程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整个旅行计划的缘起,由此带动医疗旅游的稳步增长。根据携程旅游近日发布的《年在线医疗旅游报告》,年是海外医疗旅游爆发增长的一年,健康医疗成为人气最高的主题旅游项目之一,通过携程报名参加海外体检、身心疗愈等旅游产品的订单量是年的5倍,人均订单费用超过5万元,大约是中国出境旅游人均订单费用的10倍。不过,高昂的价格有时并不一定等同于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前不久,日本爆出了部分医疗机构未向日本政府申报、便使用他人脐带血为患者进行再生治疗的医疗丑闻。据日媒《读卖新闻》报道,已有6名涉事医生及医疗机构负责人被日本警方逮捕,大约有人自年以来接受了违规的脐带血治疗,其中也包括中国患者。

中国是旅游资源大国,在医疗旅游方面同样拥有丰厚且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文件中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医疗健康旅游。”国内的医疗旅游环境如今也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海南省、广东省、四川省等气候温和宜人的旅游目的地,均已迈出探索医疗旅游发展的步伐,例如正在海南琼海市建设中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截止今年3月底,已有27个项目顺利开工,涵盖了肿瘤防治、干细胞应用、再生医学与抗衰老医学等多个国际先进的医疗领域。(邱庆生)

来源:世研旅游智库

世研旅游是国内领先的旅游大数据与新媒体营销传播综合服务平台。业务包括智慧旅游、旅游舆情大数据、旅游新媒体传播、旅游产品创意设计、旅游投资运营、咨询培训等。是中国舆情与调查联盟、中国旅游舆情传播智库、中国旅游大数据与新媒体联盟、文旅投资联合会的创始机构之一,目前拥有新媒体、大数据、金融、旅游等领域专家50余人,合作媒体与机构达家。

联系人:王宏

邮箱:

.







































北京有什么好的医院是治白癜风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tuoweiyaa.com/lysd/13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