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老头罗维孝单骑万里西游记

四川新闻网消息在雅安市区青衣江边,有中国首个骑行博物馆——“罗维孝骑行游历博物馆”,馆内陈列最多的是从中国到法国沿线的亚欧风情照片。

博物馆是个人办的,“CHINA骑士罗”说:“我之所以能完成跨越亚欧大陆的骑行壮举,是因为在我西游的路上,有一个个远方的家在帮助着我。”

“CHINA骑士罗”是谁,他为什么要办这样一个博物馆?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十年骑行路

这样的“疯老头”,全天下有几个?

罗维孝是我的朋友。

虽然他是一个退休工人,但他的世界很大。

从年首次骑行青藏高原到年骑行法兰西止,在10年的时间,罗维孝骑行8个国家。他四上青藏高原,硬是把进藏的川藏、青藏、滇藏、新藏四条国道走了个遍。

罗维孝不仅“轮迹天涯”,还出了书,他的第一本长篇游记《问道天路——骑游青藏高原六十二天》,一版再版。

退役军人、病退工人、花甲老人、康藏骑侠、“锣丝”、小学肄业生、大熊猫文化使者、摄影家、旅行家、作家……这些字眼,看上去一个个毫不关联,但罗维孝却把它们“混搭”在了自己身上,似乎都挺贴身。

这样的“疯老头”,全天下有几个?

我与罗维孝相识,是在年,虽然近20年时间过去了,但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情景。罗维孝的精神看上去并不好,他说自己身体上出了毛病,基本上不上班,等待到点退休。

罗维孝的身体有病,我是知道的,他的毛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是白血球低,以至于免疫力低下,经常伤风感冒。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跟自己糟糕的身体“较劲”,骑单车、做俯卧撑、游泳等,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而且下河游泳,不论寒暑,从未间断。

年5月,罗维孝约了几个老友,要骑自行车到西藏。他说不能坐吃等死。出门不到10天,有人打道回府了。7个人的队伍,陆陆续续返回了5人,但里面没有罗维孝和梁辉两人的身影。

这个“疯老头”到哪里“疯”去了?

原来他和梁辉不但骑到了西藏拉萨,还翻越了唐古拉山,从川藏公路进,走青藏公路出,绕川西北高原,车辘轳在青藏高原上画了一个大圈后,他又回到了62天前出发的地点——雅安。

退休后,一次又一次的远行,让罗维孝既锻炼了身体,又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拾,先是在大江南北骑行,北至北极村,南至海南,西至喀什,东至抚远,祖国大陆的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了他车印,实现了他骑行全国——“东西南北中,中国在心中”的梦想。

“我要骑行到法国”

听到久违的普通话,罗维孝一下热泪盈眶,泣不成声。

随着骑行越来越远,他的心也越来越大,自然而然就萌发出骑出国门的念头。

他说:“我要骑行到法国。”

罗维孝的理由很充分,“年法国传教士、生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雅安发现了大熊猫并把它介绍给了世界,今天我要骑行到法国,实现跨越多年的回访,把大熊猫文化传播给世界。”

看来,罗维孝早有准备。

骑行法国,除了回访大熊猫发现者阿尔芒·戴维故里外,骑行途经的一些国家,其实也与大熊猫有着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外赠送“国礼”大熊猫,就有苏联、西德和法国,而且这些“国礼”大熊猫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雅安;以雅安夹金山为主要标志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也是在立陶宛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的……

“西游骑行”,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大熊猫文化之旅。

罗维孝在亚欧大陆的骑行,就是扛着大熊猫文化旗帜闯世界。为此,他特意制作了一幅大熊猫图案和一件大熊猫卡通背心,图案挂在自行车龙头上,背心穿在身上,他要在亚欧大陆上留下一道流动的“大熊猫风景线”。

年3月18日,64岁的罗维孝开始了一个人的“万里长征”。

一个多月后的年4月30日,这天下午四时许,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是罗维孝打过来的。

他的电话向来用得“金贵”,有事开机,打完电话又关机,因为在骑行路上接听电话,容易出事。

“老弟,我已走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口岸门口,对面就是哈萨克斯坦。”

虽然是从遥远的地方打过来的电话,罗维孝的声音中气很足,一如往常,振荡着我的耳膜:“我轻轻一抬腿,就冲出了国门。再见!”

罗维孝的骑行路线是从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雅安出发,进入北方丝绸之路后,再沿丝绸古道一路西行,走出国门后,再沿欧亚丝绸之路,穿越中亚哈萨克斯坦,经东欧俄罗斯,进入拉脱维亚、立陶宛后,再经中欧的波兰、德国,最后进入西欧法国的东北部,最终抵达艾斯佩莱特市——穿越亚欧大陆,回访大熊猫的发现者阿尔芒·戴维故里,实现跨越年的握手。

年7月10日,是罗维孝的高光时刻——

他骑着自行车高喊着:“艾斯佩莱特市,我来啦!”艾斯佩莱特市的市民围了上来,为他唱起了祝福的民歌。

次日,艾斯佩莱特所属地区首府巴约纳市政府官员沙堡女士与当地教育、体育界人士在市政厅为罗维孝举行欢迎仪式,授予罗维孝艾斯佩莱特市荣誉市民。

在成功的背后,更是一路的艰辛——

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对他来说,只能算是小儿科,劫匪来了,坐骑丢了,只要一个应对不当,就是灭顶之灾……

每每在危急关头,总有“贵人相助”,总能化险为夷,一次又一次地让他“绝地反击”。

从四川雅安骑行至法国艾斯佩莱特市,罗维孝骑行天,行程多公里,平均每天骑行里程在公里以上,横跨亚欧大陆的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法国8个国家,刮起了一股“大熊猫旋风”,他被法国人尊称为“CHINA骑士罗”“PANDA骑士罗”。

更让他难忘的是海外华人华侨给予他的帮助——

在哈萨克斯坦,自行车坏了。当地人出门不是开车就是骑马,没有人骑自行车。没有自行车,自然就没有自行车零配件。

当地华人古道热肠,他们“杀鸡用牛刀”,把汽车、摩托车零配件“铁棒磨成针”,想方设法修好了自行车。跨上自行车,罗维孝有一种开大货车的感觉。

当他在雨夜中艰难地骑行到法国斯特拉斯堡时,正值欧洲议会召开,大大小小的宾馆酒店“一床难求”。

就在他走投无路之际,蓦然间看到街头路标上有中国驻斯特拉斯堡总领事馆的电话号码,那一瞬间,他就像找到组织那样,热血沸腾。

此时已是深夜,罗维孝担心没人接电话,谁知电话一拨就通。听到久违的普通话,罗维孝一下热泪盈眶,泣不成声。

不一会儿,总领事馆工作人员在街头找到了他,将他安顿下来。总领事馆不仅为他解难,还邀请他到总领事馆休整,总领事张国斌召集当地华人华侨为他举行欢迎宴会,接风洗尘。

阿尔萨斯华人联谊会副会长边杉树邀请他到家中作客,担心他在路上风餐露宿,没有吃好,边杉树的妻子为他做了一大桌子的中国菜;担心他迷路,边杉树的女儿连夜赶制一张详细的路线图。新华社记者闻讯后,在路口等待采访。

《光明日报》驻巴黎记者梁晓华从国外的媒体看到罗维孝的骑行壮举后,一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tuoweiyaa.com/lysd/11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