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一小步,中国电影工业的一大步

开门见山,《长城》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得多,至少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来讲相当合格,国师较为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取经之旅。

说是取经,更不如说是一种交流,国师说句不合适的倒有些“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思。

其实有一个概念需要搞清楚——为什么我们一边愉快地嚼着爆米花,看着那些被无数次批判为“只有视觉冲击没有半毛钱内涵”的好莱坞大片时,却始终在担心“文化侵略”的问题?!

这尼玛是个悖论啊有没有人问过自己。

欧洲小众的文艺电影斩获无数奖项,为何始终没有办法在文化软实力上,尤其是上升到国家层面上对文化输出有明显的影响。

问题就在于对于电影产业本身的建设上,而这是张艺谋此次执导《长城》最大的意义所在。

国师始终是国师!

作为第五代导演中的杠把子,张艺谋这个名字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位电影导演的范畴,从奥运会开闭幕式到杭州G20的绚丽场面,他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外国人认识中国人的特定的文化符号和工具。

但若是回到电影,那些深深根植于人民与土地的文艺表现手法,似乎是他不能逾越的被强加的“道德框架”,每当他跨越雷池一步,和商业化沾边儿,便会迎来各种不经思考的评价,即便有很多人根本还没有看。

这次的《长城》是个绝佳的例子,从阵容的确定到预告片的放出,给这部电影下死刑似乎潜移默化的成为了政治正确。但回想起来,张艺谋有多少次站在了国内电影潮流的前沿上。

电影《英雄》

若是说《英雄》以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机缘巧合成为了中国商业大片的敲门砖,那《长城》便是极具深谋远虑的伟大探索。用张艺谋自己的话来说,商业片是电影工业中的重工业,是中流砥柱。

而国内的电影体系完全称不上“工业”二字,除了去年的《寻龙诀》开始有意识的开辟这片天地,大多数电影仍然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境地中,说句直白的,连“好莱坞流水线”都比不上。

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相当之多,市场规模,政治原因,创作环境等,而我们需要的恰恰就是好莱坞经过数十年探索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业体系。

回到电影本身,在特效上《长城》已然达到了好莱坞大片水准,和国内的电影相比,这次绝对是史无前例的高水准。

《寻龙诀》突出的优点是对于场景的打造非常用心,为国内冒险类类型片的发展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地基,而《长城》则是在曾为大家献上过《指环王》系列与《阿凡达》等顶级制作特效的维塔数码公司的帮助下将CGI的应用耍到了极致。

《长城》丝毫不吝惜大场面的应用,毕竟这也是张艺谋最在行的一件事。

开场不久我们就看到了期盼已久的饕餮大军,成千上万的嗜血怪兽涌向长城的画面极具震撼力。长城本身也变成了一件巨型兵器,经过艺术再造的长城极为宏伟。

尽管长期以来观众对于张艺谋在叙事手法上有着不小的争议,但对于色彩的精准且大胆的应用则是一项共识,他总是能让画面充满极具辨识度的个人特色。

无影禁军的盔甲颜色分明,鲜艳的色彩与铁血防线构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五军与色彩分配的灵感来自于传统的五禽戏。

场面调度虽然被调侃为“开幕式”水准,但这不正好也说明了国师对于大场面的掌控能力吗?

云雾缭绕中的长城虽然蔚为壮观,但与好莱坞一贯的文化同化不同,这种水墨画般的风格倒是保留了国师的个人特色,在介绍饕餮历史的时候影片也用上了水墨的古典风格。

虽然作为一颗重要的螺丝钉,张艺谋要去适应整个规范化的体系,但他没有放过任何一次注入中国特色的机会。

电影《长城》

《长城》是绝无仅有的!

国内电影在魔幻历史题材中试图打造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并且有着不错的完成度的(你知道之前那些死得有多惨?!),在目前看来,《长城》算得上是绝无仅有的。

与无影禁军以及整个世界观一样,饕餮的设计同样是亮点满满。电影中它们内部纪律严明,不是一群毫无大脑的皮囊之兽,而是在首领的指挥下进行有组织有纪律的猎杀。

有几个特点算得上比较有意思,一个就是饕餮之间的通力合作,在第一次进攻失败后,它们还冒着被杀的风险拯救同伴,即便是尸体也不能留给人类处理。

在捕获作战中,饕餮解救同伴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这绝不是靠着个人英雄主义就能打败的敌人,从某种角度来看,为了惩罚贪婪的人类,上天将“贪婪”本身赋予了人类的能力。

饕餮无论是杂兵,还是皇后,都有着暗绿色的皮肤。如果仔细观察,它们头颅上似乎还有以青铜器上饕餮纹为原型创造的纹路,加上皮肤,这些家伙真的就像是从青铜器上爬出来的一样。

同样也是一次历史与幻想的结合,虚虚实实亦真亦幻是构筑在历史上的魔幻题材最大的魅力。

不过虽然有着中国特色,但骨子里却仍然走了好莱坞近些年来敌人设定的老路,《复仇者联盟》的奇瑞塔星人大军、《独立日2》中无数的外星飞船、《星际迷航:超越星辰》的反派队伍都是相同的模式,再往前的话《变形金刚3》、《冥界警局》、《超能敢死队》、《哈利波特7(下)》、《木乃伊3》、《我,机器人》都有此套路的影子,好就好在既可以尽情的展现大场面,又提供了一个极为便利的收场方式。

再次看出,视效和求稳是张艺谋这次的重中之重,不过这已经比一开始好莱坞编剧设定的单只或是几只的饕餮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不过《长城》的叙事节奏实在太快,分钟对于如此的信息量而言已经是能想到的最小限度了,而大量的战斗场面也严重的压缩了铺垫时间与人物弧光完整形成所需要的时间。

人物的性格塑造和心理转变的流畅度也受到了影响,比如马特·达蒙饰演的威廉虽然在情理上说得通,但仍然缺少足够的说服力。

不过很明显的一点是国师在限制每个角色发挥余地上有着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除了小皇帝之外,这些从实力派到国际一线再到小鲜肉如一锅乱炖般放到一起却很罕见的没有出现违和感。

在塑造无影禁军的时候不仅仅是在外观有着中国风,在内核上也被赋予了传统的中国价值观。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碰撞可以说是全片的一个关键表达。集体主义的代表就是这支守护人类的军队,每个人即便个人能力再突出,也是作为一个庞大整体的一部分。

自我牺牲是《长城》所构建并多次强调的价值观。

无影,无我,所以你看不到一个光芒肆意的大英雄,即便是一军首领,也可能在下一秒命丧黄泉,但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战士,我们才能看到一支足以守护人类的最强军队。

那一曲悲怆的秦腔与孔明灯联结而成的蜿蜒星河恰恰就是《长城》所赞颂的魂。

从“只相信自己”到赌上性命的联手进攻,找到真正的“信任”是威廉这个角色找到集体主义并且接受它的部分,也是构成这支军队的根基。

这一重任,不容分说的落到了景甜身上。

其实追根到底,故事的变化在于爱情没有成为价值观转变的源推动力,而是一种充满尊重的(看起来有些奇怪的)革命友谊,即便是最后的告别,似乎也是如鲠在喉,不知这是否也是一种对于“含蓄内敛”的诠释。

请给中国的电影工业一个未来!

《长城》算得上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要计算国际票房的中国电影,因为迎接它的将是中国电影史上规模最庞大的海外放映。

张艺谋在制作时就已经将受众群体放眼全球,这也使他不得不在个人特色与国际化语言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片中的长城与火药等种都是作为非常显眼的文化符号出现,目的就是在于增强海外受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感性认识。

当然这其中必然有架空的成分,毕竟开头也说明了这是个传说,但除了严肃的历史题材外,哪些文化在大范围的商业化传播中不是经过提炼与艺术加工才进行传播的呢?集体价值观与这些历史元素都是在潜移默化中为今后电影中国元素更大的话语权铺平道路。

那么,你也应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即便开过了奥运会,经济发展起来了,还是有很多外国人对于中国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懵懵懂懂的东方神秘幻想上了。

就像张艺谋所说的,“在全世界公演以后,基本上在半年之内最低最低的观众人数也是一个亿,每一年来看长城的外国人也就两三百万,两百多万。他这一个亿的人数,相当于五十年来看长城的人,但他在半年之内就完成了。观众,年轻观众,虽然是打怪兽,但是看到中国长城雄伟,壮阔。看到长城的守军浴血奋战,看到他们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长城是一个精神的象征,他通过这个电影感受到了。”

在冯小刚继续创新表现手法玩儿起圆形画幅的时候,在李安尝试帧进行视觉革命的时候,张艺谋再次代表中国,也是为了中国发起挑战。

讲真!拍一部1.5亿美元投资的巨制是华人导演未曾做过的。

这比他职业生涯中的每一次电影拍摄都有着更大的压力,甚至只有奥运会开闭幕式可以匹敌。然而为什么要再次做那个吃螃蟹的人?因为他所看到的已经不是一部电影的得失,而是中国商业电影的未来,中国电影工业的一个未来。

尽管是在这么一个大家都热衷于杀死“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时代。

总而言之,以何种眼光去审视《长城》是非常重要的。用首次探索中所出现的问题去否定整个探索的意义本身就是愚蠢至极。

只有我们有了自己的怪兽电影,才会有人去接着思考如何改正错误做到更好,类型片不就是这样一个发展规律吗!所以,在亲眼看到之前请给这位导演一些基本的尊重,不要因为那些跟风黑的话语而动摇。

至少,请试着去看一下,再做出结论也不迟。

请给国师的努力一个未来,请给中国的电影工业一个未来。

毕竟,除了国师之外,我们在工业条件上也有非常良好的条件。比如年9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的青岛东方影都,就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影视产业园,电影《长城》中的绝大部分场景都取景于此。

《长城》年3月30日在青岛东方影都正式开机,拍摄时采用大面积绿幕区拍摄,为了配合剧情需要,特别搭建了实景的“长城”,由多个集装箱造景组成,规模宏大。

拍摄期间,青岛外景地剧组人员总数最高时达到人,包括群众演员余人。

张艺谋导演评价在青岛时的拍摄经历说道:“青岛占据优越的景观资源,特别适宜建立大型影视拍摄基地。”

松林电影中国区总裁安德鲁·史密斯则表示,五年前万达就拟定与英国松林制片厂合作建设最先进的影视产业园,如今能够产出《长城》这样的好莱坞大片是在预料之中。美国电影协会主席克里斯·道得、传奇影业总裁托马斯·图尔均对中国电影市场及东方影都的未来表示极大信心。

此外,青岛东方影都还重磅推出高达40%的影视补贴和10%的税收返还,万达也希望通过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全世界影视从业者来此拍摄。

年青岛东方影都项目启动,时隔三年,首部在东方影都取景拍摄的作品《长城》上映半天突破票房1亿,一天不到突破2亿。

而好莱坞大片《环太平洋2》也将入园拍摄,将是在东方影都拍摄的又一部好莱坞大片。

10月份万达电影峰会上,青岛万达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与狮门影业、传奇影业、影盛影业等9家著名电影公司签约,未来三年将有11部好莱坞大片在此拍摄!这意味着中国电影制作的格局将就此改变。

《长城》是张艺谋第一部3D电影,第一部全英文电影,也是张艺谋第一次与好莱坞最优秀的精英合作。

虽然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但大多数中国电影,都是“在自己市场非常活跃,真正走出去的几乎没有”。这是一部战略性的电影,是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的关键。而如此重要的电影,选择了与东方影都有如此深度的合作,也表明了东方影都的在中国影视的地位。

——————同步剧场福利分界线————

《长城》到底有多好看?

饕餮究竟有多凶猛?

群星荟里面究竟谁最出彩?









































得了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tuoweiyaa.com/lyly/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