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闹甄嬛的时候,别人家的皇帝在干什么

读史每日7点,文化早餐

博文

通识

知古

鉴今

有品有趣

文:陈德军(读史专栏作者)《甄嬛传》发生在雍正年间,《如懿传》发生在乾隆年间,如果加上康熙,那么这段时间正是大清帝国最鼎盛的康乾盛世。康熙帝于年5月4日出生,乾隆帝于年2月7日驾崩。这个时间段,世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下的世界格局,大多与那个时期有关。俄罗斯的彼得大帝首先出场的是彼得大帝(年6月9日-年2月8日)。彼得大帝比康熙帝小18岁。俄国人只尊称两位大帝,头一位就是彼得大帝,第二位是女皇叶卡捷林娜。没有彼得大帝,俄罗斯就不会是世界级的强国。对俄国人来说,彼得大帝做了几件大事。一、打开了朝向世界的出海口因为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国家还是在大西洋沿岸,比如英国、法国,这几个国家和俄国斯都不挨着,中间隔着好多个国家,沟通不便。那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从海上走。俄罗斯本是内陆国家,出海口缺乏一直是俄国的硬伤。彼得大帝的解决办法很简单,打到海边去就是。所以在彼得大帝时期,俄国进行了积极的领土扩张。尤其是夺取并建立了“圣彼得堡”,这里被称为“朝向欧洲的窗口”。其实意义不止于欧洲,有出海口,开船去全世界哪都行。出海口有多重要,现在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都在海边。但那是在17世纪,能认识到出海口的重要性就需要智慧了。彼得大帝不仅看到了出海口的意义,还留下了三条有关出海的战略,俄罗斯人后来也的确是按照这三个战略执行的。一是从黑海经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到地中海。俄国人为此付出了几代人的努力。在当时的强国土耳其、还有英、法等国的堵截下,俄罗斯没能完全实现计划。但夺取了高加索,在黑海取得了很长的海岸线,也算是相当不错的进展。办过冬奥会的索契就在这里。二是经伊朗向南,到达印度洋。这个计划在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后暂时搁置。这个目标虽然到目前都没有达成,但强盛时期的俄国人,还是藉此取得中亚地区的大片领土。三是黄俄罗斯计划,使俄国在太平洋拥有一席之地,目前已经取得了海参崴等地。这个计划的南端,是中国的大连。二、取代瑞典成为世界级强国现在的瑞典是个普通的国家,和俄罗斯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但当年的情况可不是这样。如果当时彼得大帝失败了,现在的局面可能截然相反。当时的瑞典不仅国力强盛,还出了个天才的国王卡尔十二世,他是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战神。能有战神之誉,说明卡尔的本事不是吹的,几仗下来,逼得彼得大帝打算自杀。不过彼得大帝还是坚持了下来,并且笑在了最后。卡尔十二世惜败,瑞典时代过去了。那场仗被称为大北方战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附近的一些领土都成了俄罗斯的战利品,其中也包括圣彼得堡所在的土地。苏联学者帕甫连科这样形容大北方战争的重要性:“自此之后,欧洲的任何事物,只要没有俄国的参与,就不能解决。”三、将俄国推至先进的现代国家彼得大帝的功绩还在于改革。和其他欧洲国家比,俄国比是个落后的土老冒。在彼得的推动下,这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化国家,并建立了正规的陆军和海军。在彼得大帝的时代,俄国出现了第一张报纸,开办了第一批军事学校和技术学校,有了第一个博物馆和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有了第一批的公众剧院和第一批公园。彼得还建立现代化的辖省制度,省份如下:莫斯科辖省、圣彼得堡辖省、基辅辖省、斯摩棱斯克辖省、伊尔库茨克辖省、喀山辖省、亚述辖省、西伯利亚辖省。年,又谕令成立米斯巴赫(Landrats),该词从德语演变而来,意指国会,而每个辖省都有设立,各省总督一共有八到十二名不等的专业公务员协助施政。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次改革的直接后果就是让俄国跑在了土耳其的前面。土耳其当时是个庞然大物,是俄罗斯的主要威胁。俄国改变的时候,土耳其依然坚守着从前的传统。从此优势逐渐向着俄罗斯倾斜,到了另一位大帝叶卡捷林娜执政时期,俄罗斯开始了对土耳其的宰割。相信这位女皇,一定非常感谢彼得奠定的基础。四、远东拓土彼得和康熙打过一仗,地点在雅克萨。这里距离清盛京非常远,估计会有从雅克萨到圣彼得堡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路程。路远,后勤保障自然吃力,所以清帝国只能投入两千多兵力,而俄国则只有两三百人。一仗下来,清帝国获胜,遏制了俄国的继续扩张,但也做出了让步。俄国取得了至少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控制权,当然也包括附带的海岸线。英国的乔治一世乔治一世(年5月28日-年6月11日)18岁那年,雍正帝出生。乔治一世是一位很有趣的国王。作为英国的君主,他并不懂英文,似乎也不打算去学,因为他是德国人。西欧国家间的王室成员,历史上都有通婚的传统,根据王室成员的继嗣法,欧洲国家有很多的国王,都并不出身于自己的国家。就是这样一位国王,开启了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乔治一世执政时期,是英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让英国获得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更重要的是对日后英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他的功绩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什么也没做。因为不懂英文,并且对国事毫无兴趣。所以给英国形成“内阁首相制”创造了机会,内阁制度更趋于成熟,英国首相、大臣能放开手脚去干一番事业。第一财政大臣罗伯特·沃波尔,利用乔治一世对自己的信任,牢牢掌控了英国的政坛。由此形成了事实上的国家政务由首相负责,而国王则只是名义上的国家领导人的模式。据说,乔治一世有两个情妇,都是德国人,而且非常丑陋。看来欧洲的故事,也足可以拍出几部剧来了。法国的路易十四路易十四(年9月5日-年9月1日)拥有1/4的法国血统,在位长达72年3月18天,是在位时间最长的法国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欧洲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路易十四制下,法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的国家。实现了在弗朗什-孔泰和洛林-阿尔萨斯的扩张,正式奠定了法国今日疆域的基础。军事上,路易国王整顿军队,扩张领土。他将国家财政一部分用于军事上,建立了很多造船厂,而这些为海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期间有名的战争包括遗产战争、法荷战争等,都以法国的胜利结束。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路易十四镇压了国内的叛乱,而且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皇权,使得权力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经济上,注重商业发展。当法国扶摇直上的时候,开始进行海外殖民地的掠夺,而这些都建立在国家正常有序的财政、经济政策之上,路易十四很好的注重了这一点,将海外和国内两个市场结合起来,协同发展。法国实行重商主义,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大力发展工商业。这些措施促进了法国经济的发展。在整顿了财政之后开始加强工商业建设。利用国家资金建厂,花重金邀请外国先进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路易十四下决心要海外事业方面不甘于人下。他自掏腰包用于重组法国东印度公司,并派出探险队远赴美洲、加勒比海和东方进行早期殖民活动。大量的法国人开始远赴北美的圣路易斯安娜等地。在这片陌生而充满希望土地上建立“新法兰西”。其余人则选择远赴加勒比海与南美大陆,在可以大量种植经济作物的热带寻求机会。年,路易十四派出的代表团在广州港上岸。从此开始了与清帝国的官方交流。当时在位的康熙皇帝,很快就感受到了西洋人所带来的全方位便利。张诚传教士参与了年的《尼布楚条约》签订。和他一起来到东方的传教士白晋,则用随身携带的西药金鸡纳霜,医治了康熙。进入外交蜜月期的路易十四与康熙两人,更是通过海上管道互相交换了画像。白晋从法国为康熙带来了50多本专门著作,而回国的法国传教士也将数千册书籍带回巴黎。通过这些书籍,法国人编写了欧洲历史上是第一本中国词典,进而引发中国学与中国热潮,一直在贵族的艺术沙龙里持续到波旁王朝灭亡前夕。法国波旁王朝与清帝国的外交蜜月,一直持续到雍正帝继位。路易十四是高路鞋的发明者。因为身材矮小,仅有一米五多一点,于是路易十四命令宫里的将人为他制作了鞋底比较厚的鞋子,这是现代高跟鞋的雏形。英国的乔治三世同为英国的国王,乔治三世(年6月4日-年1月29日)的领土比乔治一世的大得多。他对英国国内政治经济影响和贡献良多。在他统治下,爱尔兰和不列颠合并,英国真正成为联合王国,英国才有了今天的国旗。通过其文治武功和放眼全球的眼光,拓展贸易,成就大英帝国崛起,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乔治三世对内鼓励科技发展,对外大力资助英国人对世界各地探索,促成跨越传统疆界贸易。在他在位时期,英国工农业大为发展,科技腾飞,影响世界进程的英国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全面展开。特别是在他统治前半期,







































北京中科白殿疯
北京中科白殿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tuoweiyaa.com/lyly/3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