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票张丨在影中,终于看到张艺谋

本文作者是撰稿人

C

沉迷枸杞配电影的养生局

今年是一场国内大导嘉年华——

姜文的“民国三部曲”《邪不压正》,徐克的“狄仁杰电影宇宙”《狄仁杰之四大天王》,贾樟柯暌违三年的新作《江湖儿女》接连登场。

但最不可忽视的,还有这部张艺谋回归,表达自己内心的新作——《影》。

“第五代导演”、“老谋子”、“国师”,都是公众给张艺谋的江湖名号。

每次他的新作一出,都是学者、影迷的讨论热潮。

他确实是华语电影最重要的导演之一。

年,张艺谋的《红高粱》上映,第一部导演作品,就摘得柏林金熊奖,一举成名。

《红高粱》主创合影,巩俐、莫言、姜文、张艺谋

年,他的《影》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展映,但并未参加竞赛单元。

威尼斯电影节,《影》主创亮相红毯

时光流转30年,张艺谋变了,但也没变——

《影》从画面色彩而言,是张艺谋古装戏最低调的一部。

最终呈现的水墨风格,似黑白,非黑白,胜却黑白,完全区别于以往张艺谋作品中的大红大紫。

乍一看,张艺谋是变了。

因为曾经在张艺谋的古装戏中,明艳的色彩是他可辨识的个人徽章。

像《英雄》的红、白、蓝、绿、黑,《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金,《十面埋伏》的翠绿。

《英雄》

甚至饱受诟病,翻拍自《血迷宫》的《三枪拍案惊奇》,以及乱炖打怪商业片《长城》,也是花花绿绿一片,好不热闹。

《长城》彩色铠甲

张艺谋形式感十足的美学风格,能够给观众最直接的视觉冲击。但冲击之外,色彩对叙事具喻示意义,和内容相合。

用斯皮尔伯格的话来说,就是张艺谋的色彩成为了一种影像语言。

比如同样为红,《红高粱》喷薄出的,是原始而旺盛的生命力;《大红灯笼高高挂》涌动着的,则是情欲和压抑;《英雄》隐藏了的,是如火般的炽烈与热情。

《大红灯笼高高挂》

而在《影》中,张艺谋依然是借助色彩来试图进行表达,只不过色系上改为了黑色、灰色、白色,视觉上呈现更高级的质感。

不过,这不是噱头,是必然。

首先,是张艺谋自身风格的凝练、复归。作为华语导演最重形式感的导演之一,这是他在画面形式的空前尝试和艺术革新。

这次对观众的视觉冲击,相较他任何一部作品,也只强不弱。

其次,色彩是形式,亦是内容。

《影》尽管进行了褪色处理,主动降低饱和度,但其实在细节上更加层次分明,对气氛、情感的渲染反而更强。

内敛的视听语言下,暗流涌动。

色彩,为故事提供力量,让影片呈现舞台剧质感。

最后,配色创造的黑白水墨风格,贴合影片时代背景,亦是对东方美学风格、哲学意识的可视化处理。

“影”,“光”,一阴,一阳。对立,亦相融。

除了色彩美学,在张艺谋电影里,曾经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对女演员的挖掘,也就是“谋女郎”。

“谋女郎”从《红高粱》的巩俐、《我的父亲母亲》的章子怡,到《山楂树之恋》的周冬雨、《金陵十三钗》的倪妮。

《我的父亲母亲》,是她成为“国际章”的开始

张艺谋的大多数作品,女主演都由他亲自甄选,并将之塑造打磨成影片中所需的角色。

相比之下,张艺谋对男主演倒是鲜有启用新人,基本是表演技巧得到一定认可,或具备一定票房号召的演员。

姜文《红高粱》、葛优《活着》、高仓健《千里走单骑》,都是在演技上无可指摘的实力派。

《活着》

主演影响电影最直观的印象,经典作品离不开演员认真阐释。

但张艺谋此次的选择,相比以往多数情况,都有不同。

《影》中的“谋女郎”选取了有丰富电视剧表演经验的孙俪,这样的“明星演员”,更像16年前的《英雄》,或是去年的《长城》。

但张艺谋不是直接选择了孙俪,是选择了孙俪、邓超夫妻档在现实与影片之间,形成的奇妙互文。

同时邓超也并非传统实力派,作品不是他的唯一标签,更多时候他在综艺明星、实力演员间摇摆。

这次张艺谋大胆选择邓超来一人分饰两角,究竟是变了?还是另有考量?

左:子虞右:境州

这要从故事原型说起——

《影》脱胎于《三国·荆州》,将其中关于替身部分强化,和黑泽明的《影武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沛国的都督子虞,老谋深算,壮志难酬,与保守的主公向来不合。

不料在一次战斗中子虞身负重伤,形容枯槁,瘦骨嶙峋,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他身体上的异样,只好让从八岁起就秘密训练的境州在朝堂之上担当替身。

左:子虞右:境州

作为影片主要脉络的境州、子虞两个角色,尽管相貌酷似,但体态、性格、行为模式都有极大反差。

境州身强体壮,器宇轩昂,更像是真正的一国都督。

正反、真假、虚实……境州和子虞的命运自他八岁入府起,就紧紧纠缠在一起。

由于两人共用了一个身份,互为镜像,久而久之难免有所共情。

不过这微妙的情感纽带却在权谋博弈和自我怀疑中间逐渐瓦解。

影由光而生,为光而活。境州一直活在本尊子虞的影子里,如傀儡一般。

两人仿若在一张太极图上,黑白对立,影子和本尊的矛盾一触即发。

邓超为更好地塑造角色形象,先增肌,后减重,为此,他在拍摄期间创造了40斤的体重差距。

视觉上,当真判若两人。

而在表演上,更是邓超的一次明显突破。为诠释两个性格极端的角色,邓超要表演出来的是心理上的细微差别。

这就要从眼神、节奏、动机上下足功夫:

一方面演绎小人物境州深陷风雨飘摇的政坛之中,苦不堪言的内心写照,以及向往自由的精神困境;

一方面还要展现大臣子虞目中无人的高傲态度,和远筹帷幄的老练心机。

好在邓超扛住了,并且通过体验派的方式读懂角色、融入场景,完全沉浸到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里。

而张艺谋选择能张能弛的邓超,无疑是一招险棋,但更是能够一招致胜的好棋。

当然,这盘棋的功臣不能落下孙俪饰演的小艾,她身处男权斗争的混战圈子内,仅仅是一个看客身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但她又被赋予了清醒的一面,比起奸险的丈夫子虞,她更倾心于影子境州。

这对现实中的夫妻档,在这部影片中将变得真假难辨,使得观众萌生一种微妙的体验。

同时,孙俪也成为“谋女郎”中最具故事推动力的一位,是她促使了境州的自我身份怀疑,更营造了情节上的戏剧冲突。

这样敢于冒险和挑战的张艺谋,始终如一,没有改变。

也许接过商业大片《长城》后,种种喧哗之声不绝于耳。

张艺谋确实是在变,而变,才是他自己。

从艺术成就而言,《活着》或许是他艺术片的顶峰,但张艺谋作品序列中,不只《活着》一部杰作。

《活着》

张艺谋涉猎题材范围之广,几乎居现有国内导演之最。

既有揭露旧社会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亦有现代都市黑色喜剧《有话好好说》,还有浪漫主义古典武侠片《十面埋伏》。

《有话好好说》里的姜文、瞿颖,张艺谋自己也在片中客串角色

就目前而言,《活着》《长城》可以看做是他艺术片与商业片的两极。

他的所有作品,都散落在这个坐标轴上,有些商业性多,有些艺术性多。但商业与艺术绝不是正反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互相包含。

这和刚中有柔,阴阳相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类似,亦和《影》中美学风格照应。

在张艺谋作品中最典型的例子,要属开启国内大片时代的《英雄》。

《英雄》

从商业片看,是范本。众多明星,内地票房2.5亿,获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全球票房更是达到1.77亿美元。

从艺术片看,是教材。无论画面、色彩、情节、表演,都彰显张艺谋独特的美学风格,也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英雄》通过角色的叙述角度转换,勾勒出一副完整的乱世景象,人人都为心中正义而战,但没有解答一个问题——谁的正义是正确。

在《影》中,张艺谋和原来一样,抛出问题,真与假、错与对。但不解答,一切留给观众评说。

《影》于张艺谋最大的变化,是在艺术境界上,得到新的升华。

如果说他一直在美学上探索前行,那么这部作品则抵达了融合东方哲学的新高度。

影片不仅成为冻结时间的媒介,更拥有谢赫(中国第一个绘画理论家)在绘画上提出的“气韵生动”的艺术概念——一种可见的灵动、韵味。

对于一部影片,不止一种成功方式。但能够找寻到商业、艺术最佳平衡点的,《影》无愧张艺谋之名。

但这只是他众多履历的又一部,张艺谋的创作仍在继续。

有人问起张艺谋什么时候才会退休,张艺谋如此回答。

什么时候谢幕呢?没人给你投资了,你就谢幕了。还有一个那就是你身体不行,谢幕。

至少现在,他的创作精力依旧旺盛。

如果说刚刚72岁拍出《头号玩家》,筹划下一部尝试超级英雄电影的斯皮尔伯格,是好莱坞的一杆大旗。

国内屹立不倒的,就是68岁的国师,张艺谋。

或许他的下一部会成功,或许会失败。但他于中国电影而言,是不可替代的一个特殊存在。

话不多说了,戳“阅读原文”抽张《影》电影票,见证国师新作。

抢票攻略:

1.







































北京白癜风医治医院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tuoweiyaa.com/lyly/32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