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经营报
作者
刘媛媛
5月19日,国内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开启全球公演,该剧由三湘印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湘印象”.SZ)参与投资,由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核心创意小组成员、“印象系列”总导演之一的樊跃导演打造。
据悉,《知音号》颠覆了传统实景演出的表演模式,丰富了“印象系列”的表现方式,它的公演对于去年5月完成并购观印象的三湘印象加快推进“文化+地产”双主业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年5月,三湘印象全资收购了以张艺谋等著名导演为主创团队的观印象公司,文化旅游业务正式成为公司经营发展的第二利润增长点。目前张艺谋导演以及IDG资本、云锋基金等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投资机构成为三湘印象的股东。
据了解,观印象一直是国内文旅演艺项目制作的标杆,拥有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为核心的导演团队,相继推出了“最忆”、“印象”、“又见”、“归来”四大品牌系列演出,包括《印象刘三姐》、《又见平遥》、《最忆是杭州》等。数据统计,观印象作品去年观演人数超过万,门票收入约11亿元,成为推动演出地经济社会发展、塑造当地城市品牌的重点载体。
《印象刘三姐》
三湘印象总经理许文智日前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已经形成“文化+地产”的双主业格局,确定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的战略,未来公司在资源配置各方面都将对文化加以倾斜,加快业务转型,加大文化投入。
向文化倾斜绑定张艺谋IP
《中国经营报》:三湘印象是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企业,目前公司涉足文化板块,是因为要踩到“泛娱乐”的风口吗?未来文化娱乐板块在公司的地位是怎样的?
许文智:如果你仔细去看三湘的发展历程,会发现三湘的做事风格是十分稳健的,不会选择“激进冒进”的方式,因此选择文化产业作为新的主业发展也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文化产业很大,如何在其中做选择题,这个是需要勇气,也需要实力。
文化产业对于三湘印象来说刚开始起步,但是我们的发展速度已经十分快了,短短半年内成签约项目3个,实现公演项目2个,将来的增长趋势是不可小觑的。我们很重视这一块,在资源配置各方面都将对文化加以倾斜,也将对其进行更多的投入。
文化产业方面,公司一是要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的作品已经走进了“一带一路”,例如去年在文博会上公演的“又见敦煌”,还有正在制作中的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又见马六甲”;二是要展现文化自信,促成区域发展。目前上海杨浦滨江的项目正在谈判过程中,准备加快推进。
《又见敦煌》
《中国经营报》:观印象系三湘印象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张艺谋以及IDG资本、云锋基金等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机构直接或间接持有三湘印象股权。据称,三湘印象是张艺谋参与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当时是什么机缘绑定张艺谋这样的大IP的?在“卖身”给三湘之前,张艺谋团队与三湘达成业绩对赌协议,目前观印象业绩如何?
许文智:与张艺谋导演有这样的缘分并非刻意而为之,这与三湘的综合实力与发展理念息息相关,我们为了长期的追求和共同的梦想,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把文化产业和地产强行的结合。
文化产业的潜力非常的巨大,观印象年观演人数超万,票房过10亿。整体上观印象的业绩承诺在正轨上,去年有一点缺口,主要因G20期间杭州项目暂停公演,整年没有票房分成所致。但对于实现业绩承诺,公司目前还是非常乐观的,年的1.6亿业绩承诺没什么问题,甚至年业绩超过承诺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中国经营报》:去年,三湘印象携手张艺谋,与韶山市市政府签约打造“最忆韶山冲”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目前“最忆韶山冲”运营现状如何?韶山的区域开发以及旅游资源逊色于乌镇,您对于最忆韶山冲”项目收益是否有信心?
许文智:首先,我认为“最忆韶山冲”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项目,韶山是中国人朝圣的目的地,每年多万人瞻仰毛主席,参观旧居,我们通过艺术的方式让大家接受更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个项目去年12月进行的签约,计划于年进行首次公演。我们观印象的每个项目都具有因地制宜的特色,所以每个项目都不一样,这一点每个项目之间是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其次,“最忆韶山冲”将由张艺谋导演挂帅,他完全从艺术家角度,通过艺术、技术手段把伟人的背景、教育、贡献和对家乡文化的影响,在这方面表现出来。我们对张导的作品是具有十足的信心的。
《又见平遥》
攻克整合难题发挥双主业协同效应
《中国经营报》:经财报披露,年5月,三湘印象完成收购观印象,为公司新增了文化旅游演艺业务。借助子公司的运营平台,三湘印象有效提升了盈利能力。值得北京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中药治白癜风的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