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Photo/yiyuanhuanjing/1179.html
年11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家造船场,一群勤奋的年轻人刨木的刨木、拉线的拉线,打桩的打桩,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建成了一艘三桅巡洋舰,取名“彼得——保罗号”。
其中有一位身高2米的木工,一双手长满了厚厚的茧子。这不是他第一次造船,但却是第一次获得造船的证书,在荷兰海军制霸欧洲的时代,这份证书的含量无疑是沉甸甸的。师父在发给他证书的同时,评价他是一个“勤奋而聪明的木工”,不仅学会了造船的各种业务,而且学习了“船舶建筑学和绘图技术”,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这位造船工人不是别人,正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大帝。
年5月30日,克里姆林宫内圣母升天大教堂的钟铛铛响起,打破京城清晨的寂静,随即莫斯科各教堂和修道院的几百口大钟也响了起来。欢快的钟鸣此起彼伏,庄严的祈祷声不绝于耳——宣告着皇室一位太子降生了。
父亲阿克列谢作为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二代沙皇,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基督教国家实行一夫一妻制,即便是作为沙皇,他也没有“三宫六院”来尽情生育子嗣。首任皇后生了不少健壮的公主,却只留下了两个王子——双脚浮肿、举步维艰的费多尔,和反应迟钝、口齿不清的伊万。首任皇后去世后,沙皇续娶了年轻貌美的纳塔利亚,在21岁时为他诞下了彼得。
4岁时,沙皇阿克列谢猝然病逝,双脚浮肿的皇长子被扶上帝位,彼得母亲一族被逐出莫斯科。2年后,多病的费多尔去世,众多大臣受公主索菲亚怂恿,想继续扶持他的二哥伊万登上帝位,但东正教大主教的关键支持,使彼得登上了帝位。
然而姐姐索菲亚并未放弃夺权,年,她利用射击军(相当于配备火枪的禁卫军)逼宫,迫使伊万也成为沙皇——实行双沙皇制度,而她自己则担任摄政。
此后的七年时光,他大多都呆在莫斯科郊外的乡村,尽管为他配备了帝师,但是水平非常一般,连一些十七世纪王子们正常应该学习的课程他也都没有接触到。
彼得并没有困在自己的环境中,而是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地自我学习。因为从小就喜欢摆弄各种匠人工具,尤其是木工活,到成年时已经达到了熟能生巧、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同样很痴迷军事,喜欢摆弄矛、钺、火枪,乃至大炮,但这些都比不上对航海和造船的钟情。
年,索菲亚夺权未果,被监禁到了修道院,沙皇彼得正式执掌大权。但这并未妨碍他继续造船的热情,彼得把宫廷大事交给了两位亲信,自己跑去今乌克兰境内的一个湖泊造船试航,但是因为水道狭窄,船体不能太大,而且也无法远航,彼得期待着自己心中的星辰大海。
之后,他决心前往俄罗斯唯一的海港——阿尔汉格尔斯克——一座位于白海的港口,依托北冰洋,但是每年却有长达9个月的结冰期。在这里,彼得第一次看见了从英国、荷兰、德国来的海船。
对海船的痴迷以及对壮大俄罗斯的信念不允许他表现出软弱的一面。母亲病逝前,他只是去跟她见了一面,之后便没有参加她的葬礼;次子夭折时,他也同样没去送葬。这种不合礼法的行为让莫斯科充满了流言蜚语,但彼得没有做任何辩解,只是在母后入土三天后,独自来到墓前凭吊一番。
在被放逐期间,彼得便建立了自己的少年团,他的亲信被禁止称呼他为“沙皇”,而是称呼他的军衔:炮兵下士、上尉、船长或者团长,乃至到后来的海军少将。(明武宗直呼内行)
彼得总能把那些为他献身有益事业的人,吸引在自己的周围。他说过一句话:“国王造就不了伟大的大臣,但大臣却可以早就伟大的国外。”无论出身寒微,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成为俄罗斯的高官显贵。
在活动中,彼得主动去充当船长、木匠、炮手和帆缆管理员,一经和那些木匠、炮手、军官和造船家打上交道,他就能学一行会一行,向他们请教之后,又去教会别人。
在《克里米亚,一把火烧了莫斯科》一文中,我们提到,17世纪,幅员辽阔的俄罗斯却只有北冰洋一个出海口。大航海时代却没有海权,宛若鸿鹄只有燕雀之翅。
他把目光看向了西方的波罗的海和南方的黑海。年,他决定远征亚速——与黑海紧邻的亚速海的港口——被土耳其人所占据,当然,第一次试手便失手了。
之前尽管靠摆弄木制模型和堡垒进行了多次战争演习,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的战争一开始,便暴漏出很多问题,包括装备质量太差,进攻信号不统一,军队训练水平不高等,但最重要的是,俄罗斯没有海军,无法封锁土耳其人从海上进行支援。
次年,他的哥哥伊万去世。彼得在安葬完哥哥后,前往罗涅什造船厂,开始了一项伟大的计划——在大陆国家创建海军(蒙古海军司令发来祝贺)。他手执利斧,亲自参加劳动,建造了艘平底木船。最终,在5月的再次进攻时,木船封锁了土耳其人的支援,迫使亚速开城投降。
为此,他办了一场盛大的凯旋仪式,修建了一个“凯旋门”,带着几公里长的军队跨过莫斯科的大街。令人惊奇的事,懒洋洋的“教皇大公”歪坐在马车里开道,而沙皇彼得却穿着黑色的德国服装,头戴插着白羽毛的帽子,肩上扛着菱形长矛走在海军上将后面。
这一次胜利也为彼得增添了一些打败土耳其的信心,他决定组建一支庞大的外交使团,前往欧洲各国,说服他们成立反奥斯曼联盟。使团有35名留学生,彼得不是身居高位,而是混在了留学生之中。
路过里加(今拉脱维亚首都),路过库尔兰公国(隶属于立陶宛大公国),路过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一路来到荷兰阿姆斯特丹,于是便发生了开头的一幕。甚至在造船的间隙,一部分留学生因为忍受不了巨大的劳动、寡淡的饮食,而想要回国,差点被彼得斩首。
之后他又前往伦敦想学习理论知识,把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弗哈森给忽悠移居去了俄罗斯,后来弗哈森深厚的数学知识被广泛应用于航海学校和海洋学院。
年的外交使团出行本是要组建反奥斯曼联盟,夺取黑海出海口,但却阴差阳错,结成了反瑞典联盟。此后西班牙发生了王位争夺,西欧各国参与其中,东北欧冲突退居次要地位,形成了对俄罗斯非常有利的对波罗的海的争夺。
年,新纪元开始,俄罗斯与瑞典开始了长达21年的大北方战争,最终以俄国胜利,夺取波罗的海沿岸结束,并在此修建了一座新的首都——圣彼得堡。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俄罗斯人从未达到如此的高度,彼得一世的改革赋予了这个国家强大的动力和崭新的面貌:他要求人们剃掉大胡子(可以每年花钱保留)、换掉不合身的锦衣华服(似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建设强大海军,进行城市自治,改元公元纪年,建立了俄国第一座图书馆、医院、剧院、博物馆、印刷所,还出版了第一份报纸,亲自担任主编;此外,废除领主杜马和大教长,设立枢密院,改革官僚制度、平民百姓亦可出将入相;经济上鼓励发展手工业,振兴国内外贸易,凿运河,开商埠,扩大出口,为俄国近代工业奠定了基础。
他跟同一时期的康熙大帝有着近乎类似的经历:同样少时登基,经历了扳倒摄政的艰险,刻苦学习、勤政爱民,拓展国家疆域,实现帝国兴盛;但同样也经历了太子谋逆、含泪诛杀的痛楚。只是他的改革更成功一些,跳脱出了封建王朝的封闭与自大,开眼看世界,促成了国家的现代化。
年秋,彼得在芬兰湾看见一只在沙洲上搁浅的船,他跳进冰水中去救营救处在危险中的士兵,因此受了风寒,渐而严重,并最终于次年不治身亡,享年52岁。
20年,他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俄罗斯;而年后的今天,喊出这句话的人却将俄罗斯带向了深渊。
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