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政策就像过山车:此起彼伏,惊险刺激!
年新中国成立后,重建家园,休养生息。“人多力量大”成为普世观念,在那个城市化水平极低、体力劳动占绝对优势的形势下,人们认为,多生孩子,就是多生劳动力。一时之间,生育成风。由此,短短20年间,人口从5.4亿骤增到8.3亿。
70年代末,因担心土地资源与人口数量的矛盾终不可调和,而随即出台了独生子女政策,并率先在大城市实行。
“宁愿多座坟头,绝不多个人头”“该扎不扎,房屋倒塌”“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生儿生女都一样,女儿也能传后人”……凡此种种威逼利诱的标语,一时遍布乡间小道和尚不繁华的城市里。
年,提出“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年9月,号召所有党员、团员和干部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年以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年,不生二胎者,要交“生育基金”。
在这过山车上,坐着数以亿计的国人,他们的命运,被改变得易如反掌;他们的人生境遇,被历史的车轮轻松地演绎。下面是大时代缩影下的四个家庭与计划生育的故事。
1
坐标中原某省某村某家庭,年秋,长女诞生;年春,长子诞生。儿女双全本是人生幸事,然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给这个勉强温饱的家庭当头一棒。
这个家庭,因超生,被罚元,约相当于现在的-元左右,是这个家庭两年的收入。
年的寒冬腊月,这个家庭的二女儿诞生,再来元罚款,三年的收入,再次化为不复存在的民脂民膏,几经辗转后,不知进了谁的腰包。只是,对这个家庭来说,已经是雪上加霜,难以为继。
年的夏天,这个家庭的三女儿诞生,这次,是如何也交不出一分的罚款了,从此,这家的女主人开始带着襁褓中的小女儿开启“四处躲藏”的游击生活。躲在不见天日的木箱里,躲在一方小小的院落里,躲在村东头的坟地旁,躲在村西头的桥底下……这一躲,就是两年。当这个最小的女婴终于到了学龄阶段,就开始了艰难的边躲计划生育边求学的岁月。
其中的琐碎与艰辛,难以寥寥数笔勾勒。倘若路遥在世,或将再催生一部《平凡的世界》。
2
0年,坐标某大城市双职工三口之家,得知怀孕的消息,张萍悲喜交加,她太爱孩子了,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但还想要一个女儿,然独生子女政策当道,她只好找各种理由护住腹中胎儿。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月份八个月大时,她还是被强制引产了。连产后抑郁的资格都没有,她就被“流产抑郁”的恶魔缠身了。从此,她经常在午夜梦回时骤然惊醒,然后失声痛哭,吓倒一片邻人。
18年过去了,看着走在路上的花儿与少年,她还会时常想起那个八月大的胎儿,想那本应含辛茹苦中幸福圆满的四口之家,然等待她的,终究是幻觉后的一场场失落。
3
7年,坐标西南山区汉族家庭,已经有了一个儿子的洪家,又偷偷生了二胎。这天,刚从山里砍柴回来的男主人刚到家,就被计生委给绑到了派出所,这一拘留就是15天,只留下无助的正在坐月子媳妇强撑着虚弱的身体,照料尚不懂事的儿子和嗷嗷待哺的婴孩。
这天,她刚哄孩子们吃完早饭,听到门外骂骂咧咧的一群壮丁闯进她家,将家里仅有的电视机和自行车以及几个板凳抢了去,然后扬长而去。
孩子哇哇大哭,女主人怅然若失,因伤心过度,在月子里落下了大病。
4
年,坐标江苏,大咖导演张艺谋之家,陈婷、张艺谋非婚生育三个子女,因超生被罚.万元。年,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很多人调侃道“求张大导演的心理阴影面积”;年,不生二胎者,交生育基金,很多人调侃道“张大导演的超生罚款还退吗?”
对身家几十亿的导演来说,几百万不算什么。然而,对普通人来说,一分钱可以难倒英雄汉,几百块能拖垮一个家庭。
5
第一个家庭为什么儿女双全还要生?因为重男轻女的恶风恶俗,欺软怕硬,想多要几个儿子,以当铠甲,然而,最后却造就了举步维艰的软肋。令人欣慰的是,在女主人的顶天立地、支撑一切的强力下,这个家庭的四个孩子全部考上大学,并在大城市立足,终于彻底走出村落,摆脱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但26年后的年,在北京,那个年的女孩在校园招聘中,多年前的场景仿佛在她眼前重现:在一次面试结束后的薪资谈判中,询问同样是教师岗位,给男生的工资为何比自己多了块。
面试官冷冷地抛过来一句“男生能搬桌子、柜子,能爬高上低安电灯泡,能干脏活累活,还不用生孩子、坐月子,还不来大姨妈,你能做到吗?你能不生孩子吗?”
她以为逃离村庄,走入城市,就能远离那些不堪回首的龌龊与是非,然而一次校招,却让她再次感受到:重男轻女是多么根深蒂固、不可撼动的思想观念。
所以,你是女生,你弱,因为你生理上的特点,所以你天然不如男生具有价值性。你为家庭生育是你个人的事儿,又没有为单位创造任何效益,反而给用人造成不便,这就是大城市用人单位的“丛林法则”。
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女生不愿意生孩子吗?在弱肉强食、重男轻女、不体恤女性的残酷法则面前,“生”只会加剧“生存”的艰难!
男权社会对女性向来恶意不少,看看大城市的女生,单个身就要被扣上“剩女”的标签,整天“剩女”“剩女”地喊,像看热闹一样地,翘首以盼着他们口中“剩女”年老色衰的惨状。
6
其实,不生孩子不结婚,对都市丽人来说,反而是一种新的人生活法。这样,即便真的年老色衰,也不会被扣上“黄脸婆”的劣质标签。人家没结婚,你最多骂一句“老处女”呗,肯定有人说“幼儿园找去吧”,送你三声冷笑,呵呵呵。
男权社会,骂女性的话真是难听至巅、恶俗至极,将所谓“男子汉大丈夫”的猥琐之态、不堪之姿展露无遗。
社会发展到今天,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都难以再获得大量的物质财富和资源,相应的,生理上较弱的女性也终于不再靠生娃养娃来依附于男性,以获得糊口之粮和立脚之地。
“你有你的铜枝铁杆,像刀像箭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也像英勇的火炬”。你有你的科研、代码,我有我的文章、花茶,你能挣钱,我也能养家。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但树与树的差异,仅在于树种,所以树种选对了,数量多则优胜。而人与人的差距,不在于人种,而在于个体,所以质优方能取胜。
放眼望去,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幸福指数最高的一类国家,是因为人口多而至此的吗?显然非也。
7
人口质量、国民素质提不上去,生得多反而是灾难。更何况,大城市高知女性生孩子的机会成本实在太大了,导致:不愿生,不想生,也不能生(此“不能”,不为也,非真不能也)。
求职被歧视,在家被说“你吃我的喝我的”,变老了说你不懂保养,男的出轨也要被说女性不够美了不够年轻漂亮了,既然这么多难缠的“婆婆”,还是先伺候好“工作”这个“衣食父母”吧,好歹每月的工资短信,是那么悦耳,那么让女生快慰!
文艺小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