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拉脱维亚议长穆尔涅采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本月12日至14日对拉脱维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在这次访问中,张德江参观了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并出席了中方向图书馆赠书仪式。
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是"16+1"峰会的主会场。
去年年底,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主会场就在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本次会晤主题为“互联、创新、相融、共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同出席。“16+1合作”机制是中国和中东欧16国在相互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本着平等协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精神,结合自身特点、需求和优先方向,共同探索在相互关切的领域如何深化合作的一种机制。
3亿美元的玻璃山被命名为光之城堡
年9月,拉脱维亚图书馆新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拉脱维亚总统安德里斯·贝尔津什AndrisBerzins(右)与设计师古纳·柏克兹GunnarBirkerts在国家图书馆开幕现场
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LatvianNationalLibrary)项目的投资为3亿美元,由美国建筑师古纳·柏克兹(GunnarBirkerts)与本地建筑师莫里斯·盖尔齐斯(ModrisGelzis)合作设计。古纳·柏克兹生于拉脱维亚,他于年赢得了“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的设计工作。同年,拉脱维亚从苏联获得独立,但由于资金问题,这个重要的项目一直未能建设。
年,在项目设计启动近20年之后,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终于在该国的首都里加开始建设。古纳·柏克兹说:“在拉脱维亚受到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的情况下,这个项目仍然进行建设是令人惊奇的。”同样令人惊奇的是,古纳·柏克兹的设计方案仍然维持原状。他说:“建筑物的内部有巨大的变化,但外观没有改变。”
古纳·柏克兹将这个图书馆构想为一座“不对称的玻璃山”。他的灵感来自一个拉脱维亚的民间传说:三个男子骑马攀登一座玻璃山,去拯救一个被监禁的公主。这个故事和他的设计,涉及到拉脱维亚对独立的追求。
位于里加道加瓦河畔的国家图书馆
这座新馆的位置在道加瓦河岸边,面对里加的历史中心。这种安排是为了回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议,保护里加的旧城区。这座图书馆将同时作为一处政务中心、一座大学大厦和一间音乐厅。这幢建筑物占地超过4万平方米,其大面积的玻璃表面,将与不锈钢墙和屋顶结合。而在内部,这个可容纳万册书籍的13层的图书馆,有一个高大的中庭,最高处可达68米。这所图书馆还拥有一间能容纳人的现代会议中心,以备政务所需。
这座新的图书馆被命名为“光之城堡”(CastleofLight),虽然刚刚对外开放,但它与拉脱维亚民众的“亲密接触”却始于年年初。做为“里加文化年”重要活动之一,年1月18日,里加民众排成长长的人链将拉脱维亚新旧两个国家图书馆连接起来,将旧馆内的藏书一本一本手手相递,然后将书传递至新的博物馆,给馆内的部分图书完成了搬家。据活动组织者介绍,当天有1.5万人参加了这项活动,帮助传递的书本数量正好也是1.5万本。在严冬时节,民众志愿者的热情,已然为这所新馆注入了不一样的温情。
人手传书活动现场
拉脱维亚著名巧克力公司“来爱玛”为国家图书馆幕式专门制作的蛋糕
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内景
曾采用过“人链”法进行图书搬运
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的神秘面纱
这里的很多书籍都来自于世界各国人们的捐赠。如果你有机会来此参观,肯定能看到我们中国的藏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