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位于连接北欧与东欧的要冲路口,
同样在历史上长期被周边大国统治,
也同样历经艰辛而终于重获独立……
你知道锦囊君说的是哪两个国家吗?
没错,是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
这两个欧洲小国有太多的共同点。在上个世纪,两国同属于苏联版图最西端;而在独立并加入欧盟后,又一起成为了文化意义上“欧洲”的最东沿。
但相似的背景并没有同化这两个国家的个性。而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区别,在塔林和里加这两座首都也许可以最清楚地看到——
这两座城市都惊人得美丽,但美的方式却大不相同。
????
塔林Tallinn
1丨一个中世纪的童话
图源:flickr
VilleHyvo?nen嗯,这就是典型的塔林印象。美!不!美!
曲曲折折的鹅卵石巷弄、色彩缤纷的中世纪石屋、高低错落的红色屋顶……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几乎就是一座安徒生童话中的城市。拥有多年历史的塔林是欧洲北部最古老的城市,而她最值得骄傲的,莫过于那几乎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的中世纪老城区。
塔林老城在年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公里长的石灰岩古城墙将老城环抱在内,城墙上的二十多座防御塔,大部分都已经历了多年的岁月洗礼。
图源:wikipedia
Adbar在13和14世纪时,塔林“欧洲十字路口”的位置和优越的港口吸引了俄罗斯人、斯堪的纳维亚人和德国人到此经商,成为了中世纪欧洲北部“汉萨同盟”(HanseaticLeague)的重要商业中心。贸易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大量建筑都在那一时期建造,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市政厅和圣奥拉夫大教堂。
图源:wikipedia
Medvedev塔林市政厅位于老城中心的市政广场,建于13世纪,这是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唯一一座哥特式市政厅,也是最古老的市政厅。如果在老城内迷路,可以抬头找一找市政厅高耸的塔楼——这座高64米的尖顶塔楼也是俯瞰老城全景的好地方。塔楼顶端的老托马斯风向标曾为水手们指路,如今已成为城市的标志。市政厅旁边有一家汉萨餐厅(OldeHansa),食物、装饰、侍应生乃至吃饭方式都是浓浓的中世纪风格,和老城的氛围格外相配。
图源:穷游er
bilibili_joyce圣奥拉夫大教堂是塔林最高的建筑。在到年的76年间,这座高米教堂曾是当时的世界最高建筑。经历了多次雷击和大火,经过数次重修,如今教堂依然屹立。
塔林老城分为上城区和下城区,连接它们的是两条名字非常可爱的小径——“长腿街”(PikkJalg)和“短腿街”(LuhikeJalg)。上城在中世纪时是贵族和上流社会的聚居地,下城则居住着商人、手工业者和平民。从短腿街爬上层层楼梯可以一路到达上城区的托姆比亚山,这是如今爱沙尼亚国会所在地。楼梯的尽头有一道铁门,曾经只有上城的贵族才有钥匙,可以开门通过,而下城的居民是无法进入上城的。
图源:穷游er
i旅行当地人会告诉你,感受塔林最好的方式,一定是它的观景台。在上城区托姆比亚山上有三处绝佳的观景台,由于地势比下城高,从这里可以看到延绵的红色屋瓦在脚下铺展开来,市政厅和圣奥拉夫大教堂的哥特尖顶耸立其间。芬兰湾的蔚蓝海水尽入眼底,甚至似乎可以看到一水之隔、80公里之外的赫尔辛基。
从塔林到赫尔辛基,乘船只需要2小时。爱沙尼亚与芬兰不仅地理位置近,语言和文化也非常相似——这也许是爱沙尼亚一直不愿接受“波罗的海国家”这一概念,而坚持自己属于北欧国家的原因。
2丨逐渐淡去的俄罗斯印记
塔林在历史上曾数易其主,德国、丹麦、瑞典、波兰和俄国人在这里走马灯般来去。而近代以来,爱沙尼亚和另外两个波罗的海国家一样,几乎一直在东边的邻居——俄罗斯的控制下。消失在沙俄和苏联的版图中,爱沙尼亚直到年才终于获得独立;但即使独立已超过20年,而且已加入欧盟、申根区和北约,在世界的眼中,波罗的海东岸的这三个小国的身份似乎仍然暧昧不明,每每提起时仍不免要与俄罗斯挂上关系。
图源:wikipedia
DiegoDelso也许正因为如此,独立后的爱沙尼亚一直在努力撇开俄罗斯的印记。在上城区托姆匹亚山上有一座宏伟的俄罗斯东正教堂——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TheAlexanderNevskyCathedral)。这座教堂建于年,正对着爱沙尼亚国会,华丽的圆顶和壮观的立面似乎在强调当时俄国对波罗的海地区的强力统治。爱沙尼亚独立后,这座教堂差点被毁去;后来虽然得以保留,但直到今天,爱沙尼亚官方的旅行手册对这座华美壮观的大教堂仍往往闭口不提。
图源:爱沙尼亚旅游局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北京专业权威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