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现代社会,俄罗斯给人三个重要印象,一者贪,基本上值占便宜不吃亏;二者勇,战斗民族,彪悍无比,血战到底,顽强抵抗,最典型是的二战;三者硬,源于普京的一句话,即“俄罗斯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基于这些印象,所以很多人认为,俄罗斯一直都对外强硬。然而,打开历史书就知道,在近代历史上,俄罗斯有三个最落寞的时刻,不仅割地百万,以和敌人妥协,甚至沙皇还曾因此而服毒自杀。
(沙皇尼古拉一世)
第一个,克里米亚战争
年7月开始,英法为了不让沙俄南下,在克里米亚地区和沙俄发生冲突。这场战争历时2年多,年12月结束。
这场战争中,沙俄损失惨重,总兵力万的俄军,损失52.2万余人,土军死伤近40万人、法军9.5万人、英军2.2万人。
为国打仗,俄罗斯从来不介意死伤多少士兵。真正让沙俄落寞的主要有两件事:
(1)年3月2日,克里米亚战争进入最后尾声,沙俄兵败在即,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
(2)战后,俄罗斯割让了多瑙河口、比萨拉比亚、卡尔斯等,大约5万平方公里左右。
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年改革,因没钱就卖掉了阿拉斯加,获得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卖掉了阿拉斯加,但损失的领土却在大清王朝身上补回来了。一出两进,俄罗斯获得万美元,却什么也没有付出。
(年,托洛斯基和德军谈判)
第二个,一战中的布列斯特和约
十月革命之后,苏联准备脱离第一次世界大战,于是就和德国单方面媾和。双方在白俄罗斯的布列斯特城签约。
年3月3日,《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正式生效,预示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德战争结束。
该条约非常苛刻,最让沙俄落寞的是两点:
(1)该条约使苏俄丧失了近万土地和近万居民。割让区的煤炭开采量占全国90%,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可谓让苏俄伤筋动骨。
(2)俄国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从莫斯科大公国崛起,赶走蒙古人之后,何时赔过款?
当然,德国战败之后,苏俄就不再履行这个条约,直接出兵恢复了领土。
(里加,波苏谈判)
第三个,波苏战争的《里加和约》
鲜为人知的是,在一战结束之后,苏俄还吃了一个大亏,这个亏是在波兰身上吃的。
一战结束后,波兰重获独立,列强组织了干涉军,东方日本也出兵从远东进攻,西方的波兰最积极,出兵最多。
在这场波苏战争中,很奇怪的是,双方都声称取得了胜利,最后签订的条约,或许能说明谁胜了。
年3月18日,在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波苏双方签订了《里加和约》。
在条约里,苏俄将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等划归波兰,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一个强大的波兰出现了。
然而,这个强大的波兰并不如历史上的波兰,仅仅风光了18年,就被苏德瓜分了,二战后在苏联扶持下,才重新独立。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在波兰制造了“卡廷惨案”,后嫁祸希特勒。直至上世纪末,才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