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托起“花季”的梦想
——圆融·花季青少年艺术团赴土耳其驻华大使馆参加儿童节演出
4月的首都,花团锦簇、生机盎然。
4月的北京,热情奔放,激情满怀。
4月的北京犹如慈祥的母亲,张开温柔的臂膀,迎接着这群来自苏州的花季少年。
4月23日下午1点,大巴车稳稳地停靠在位于三里屯东五街9号的土耳其大使馆前,红漆的大门缓缓打开,热情的大使馆工作人员迎了上来,用流利的中文说着:欢迎!欢迎!孩子们挥舞着小手,并报以甜甜的微笑!
熟悉的花园,熟悉的大厅,熟悉的舞台。
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轻车熟路,来到了化妆间,进行演出前的准备。
再过一个小时,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圆融·花季青少年艺术团孩子们将与多国小朋友一起欢庆土耳其的国际儿童节。
作为当天重头戏的演出,艺术团带来了两个传统节目——舞蹈与器乐《江南春色》和昆曲《游园》选段。
《游园》是昆曲名段《牡丹亭》的一折。“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孩子们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都将昆曲的优美展现在大家面前,看得人如痴如醉。
当孩子们用二胡和舞蹈演绎江南的美好景色,《江南春色》正如同一幅画卷,向大家徐徐展开江南姑苏的历史人文美景,让人对天堂苏州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节目时间不长,但孩子们的精彩演出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节目演罢,台下掌声雷动。表演结束,孩子们就被大家团团围住,纷纷合影留念。
演出间隙,土耳其驻华大使阿里·穆拉特·埃尔索伊携夫人与孩子们亲切交流。大使在与艺术团总监高菊珍老师的交谈中,表达了对艺术团孩子的喜爱,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邀请艺术团孩子来北京或者土耳其参加更多形式的交流,让艺术团孩子们成为丝路两端的文明古国的文化交流使者,成为中土两国和平友谊的天使。
在一旁的大使馆翻译鞠丹娜老师说,看到艺术团的孩子就像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兴奋。她希望,明年艺术团能带更多的节目过来,太精彩了,怎么看也看不够。
这是艺术团第六次参加土耳其国际儿童节。与以往不同的是,前四次是直接赴土耳其参加活动,并与当地青少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这两次是在北京,用另一种方式和各国青少年一起欢度享有很高声誉的土耳其国际儿童节。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为了准备好这次演出,艺术团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选择节目,挑选孩子,尽量做到好中选优,力求给大家展现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将艺术团八年的成果展示出来。
所以,艺术团孩子们白天上学,晚上过来排练成为家常便饭。
4月22日清晨6点多,孩子们就赶到中心,坐上大巴去赶高铁。火车上,孩子们第一时间不是休息,而是拿出了作业本,开始完成作业,阅读课外书籍。到了宾馆,孩子们放下书包就赶紧到走廊里压腿,练习动作。民乐团的孩子为了不影响大家,就躲到卫生间里抓紧练几把。
用孩子们的话说,演出虽然占用了许多课余时间,但也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时间,更加懂得充分利用时间。其实,他们比其他的孩子更加珍惜这样来自不易的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更加珍惜这样来自不易的机会。
土耳其国际少儿艺术节,16+1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演出,罗马尼亚小金鱼少儿艺术节,波兰新松奇市少年宫艺术团结对……
八年来,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孩子们争取了一个又一个走向世界舞台的机会。
“走国际化路线是艺术团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艺术团总监高菊珍介绍说,受苏州市委宣传部和园区宣传部委派,年7月,艺术团还将奔赴新加坡参加为期5天的艺术交流,并将在新加坡的中国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举行专场演出。7月下旬,艺术团还将奔赴拉脱维亚参加世界合唱大奖赛暨第三届欧洲合唱比赛。
这既是对园区艺术教育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脚踏实地、探索创新的一种肯定。
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馆八年来,围绕“园区人、中国心、世界眼”的育人理念,以打造“中国最具特色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为目标,通过组建特色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来探索、发现、体验,让中心真正成为青少年放飞梦想、花季圆梦的殿堂。
编辑:景迅华
校对:吴燕
往期精彩阅读苏州首家基因科学夏令营开班啦!
诺贝尔奖得主沃森博士鼎力支持的地方,不想去瞧瞧?
园区有一朵“花”竟然受到国家保护了!
中心首个党员进社区义教活动基地落户东沙湖
年春季学员卡办理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