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字体是个帅哥,等撩↑↑↑
马拉松是一项有魅力的运动,它包含了一切戏剧成分:竞争,友情,英雄主义。不是每个跑者成为奥运冠军的梦想都可以成真,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梦想去完成一次马拉松比赛。
——FredLebow纽约马拉松创始人
每一段旅程如果能带上跑鞋跑一场马拉松,这段旅程就有可能显得更加别致而深刻。
5月14日受拉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参加了拉脱维亚里加马拉松,因为里加马拉松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了这“波罗的海跳动的心脏”。
作为第一个参加里加马拉松的中国人,在一接到邀请就多了一些期待,提前为自己制定了一份训练计划。训练分三个板块:肌肉力量、耐力训练、综合平衡。每周一、三、五户外跑步;周二健身房肌肉训练;周四、周六游泳锻炼综合能力提高;周日休息。通过两个月的坚持,不管从跑步成绩还是生活习惯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回头想也许这就是跑马的真正意义。
(训练期间打卡记录)
(训练期间食谱)
里加马拉松始办于年,每年5月举办,目前已经成长为著名的马拉松赛事,从年起,获得AIMS赛道认证,现在是国际田联铜标赛事。年有名来自70多个国家的跑友参加,而里加总人口才92万,可见跑步运动在这个国家的普及度极高。
里加马拉松赛道设置在里加市中心,跑友们可以享受到这座古老迷人的城市美景。比赛路线可以让参赛者们一览拉脱维亚最大河流——道加瓦河两岸风光,跑友们还将穿过Vansu桥和Dienvidu桥跨越道加瓦河,之后还能参观到里加最迷人的ArtNouveau、市中心的Pardaugava和里加老城的全景!这是一次饱览这座波罗的海沿岸城市的美景的绝好机会。
(拉脱维亚地理位置)
(里加马拉松42公里赛事地图)
赛前两天可以前往里加Elektrum奥林匹克中心领取赛事包,领取流程非常方便,全程有英文服务,时不时还会有志愿者用中文来打招呼,倍感亲切。在里加很少见到亚洲面孔,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吸引一大波当地人注意。
(Elektrum奥林匹克中心大门)
(里加马拉松赛事包)
(里加马拉松祝福集锦,比赛当天主持人会念出所有祝福)
里加马拉松很大的一个亮点是13日下午举行马拉松的游行,志愿者们是当地大学生,男生着衬衫、长裤、长外衣,扎腰带、戴呢帽;女子着绣花短袖白衬衫、方格或条纹裙子,系绣花围裙,扎头巾。举着参赛选手国家国旗带领跑友们从里加老城走到道加瓦河赛道起点,沿途居民、游客都驻足欢呼。我作为唯一的中国跑友,非常荣幸举起了写有”CHINA”引导牌,加入里加马拉松跑友的狂欢,享受着这个城市给予马拉松运动的荣耀和喝彩。
(跑友代表游行)
里加天气温润适宜,五月份的平均气温在8℃~15℃,非常适合跑马。里加马拉松早上8:30开跑,比一般的马拉松要稍微晚一些,所以出门不必太着急,同时可以拥有一个完整的睡眠。
里加马拉松起点位于道加瓦河岸,视野开阔,景色怡人。7:30主持人开始用拉语、俄语、英语、法语、德语五种语言轮流播报参赛跑友提前写好的对里加马拉松寄语,场景热烈,非常有参与感。
8:30里加马拉松鸣枪起跑,3万多名跑友蜂涌向前,奔跑的身影逐渐晕染开来,布满整个道加瓦河畔。
(里加马拉松起点盛况)
里加马拉松的志愿者非常有意思,很多志愿者都是整个家庭出动,小朋友递补给水、妈妈递能量胶、爸爸递水果,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倍感温暖。沿途的老头、老太太们都驻足观看,用拉语、俄语为跑友加油鼓掌,可见跑步在这个国度深得人心。
赛道沿途没有安装喷雾降温设备,沿途的加油站员工拖出为车辆降温的喷枪,为所有跑友降温,这欢脱的景象可能是里加马拉松独有的。其他志愿者们都穿上民族服饰与每一位跑友击掌加油,一场马拉松串联了里加城,所有居民都加入了一场运动的狂欢。
里加马拉松赛道贯穿里加新城和老城,沿途欣赏着有“北方巴黎”之称的城市风光,跑步过程感受着千变万化的浪漫与摩登。特别跑过老城,运河环绕,房屋低矮,街道狭窄,瓦红墙白,每一处都是历史,每一处都是精彩。
里加马拉松另外一个亮点是赛道横跨Vansu桥和Dienvidu桥,跑过这两座桥时可以一览道加瓦河的风貌,同时这两座桥还是新城老城的分割线,跑过这两座桥感觉完成了一次时尚与古典的穿越,风景各异,大放异彩。
里加马拉松气候温润、赛道设置合理、补给充分,通过4个小时的征战,顺利到达终点,实现了个人PB。
里加这座城市拥有典型的欧洲城市风貌和风土人情。这座城市经历了“汉萨同盟”的繁荣,也经历了战火的洗礼,通过长时间的战后修复,这里的生活变得殷实而平淡。里加马拉松很好地将运动的活力注入到了每个人血液里,让这座城市瞬时点燃,充满能量。
带上跑鞋来里加跑步吧,头顶蓝天白云、脚触青草野花;道加瓦河天鹅作伴、老城黑头宫瞩目;早上来一杯Expresso、晚上来一杯精酿。融入式体验,体验式跑步,收获一次不一样的东欧之旅!
谢谢你能读到最后
如果你长得好看,还有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