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这虽然是冯小刚携手严歌苓的第一部作品,两人却有着共同的文工团经历。严歌苓12岁入伍,在文工团跳了八年舞,文工团生活被她“反复咀嚼”揉进创作中。冯小刚20岁进入文工团,在那里度过了七年的时间,他曾说“我在部队文工团的这段生活,日后很多年都记忆深刻。当脑子里一片黑白的时候,唯独这段生活,在我的脑子里是有彩色的”。正如预告中所言,“青春不是年华,是你我的芳华”,《芳华》对他们而言是作品,更是青春。
冯小刚的《芳华》不是青春无悔的故事,而是覆巢之下青春成为时代祭品的悲歌;不是英雄的赞美诗,而是对战争后遗症的反思。
《芳华》大背景是文革前后,当文工团里的活雷锋刘峰因为一场“青春触摸”事件,即将被下放到条件艰苦的伐木连时,只有被边缘化的何小萍来看他,问能为他做些什么。刘峰指着一堆奖状奖品说,帮我把它们扔了吧。刘峰走出文工团大门,回头看了看盛满整个青春岁月的大楼,昔日的荣耀苍白如纸,最终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质朴善良的刘峰被打上耻辱的烙印。后来他去了对越战场前线,在纷飞的战火中为自己的生命寻找新的价值注脚——英雄。最终牺牲了一条胳膊,落到生活的尘埃之中。
《芳华》与其他主流青春片最大的区别是,它刻画了一种时代造就的荒唐。刘峰的善良可以一夕之间变成“丑陋”;朋友昨天温暖的笑脸今天可以化成刻薄的利刃;做过的沙发、修理过的大件小件、帮过的大忙小忙,换不来一次真心的送行。浴血奋战的退伍英雄最终落得被联防办城管欺凌讹诈……
随着青春的逝去,那些如歌芳华,理想主义在时代变迁时瞬间消亡。新时代需要新的偶像,不论是“老好人”刘峰,还是“英雄”刘峰,都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最糟糕的一场戏是“送战友”。
文工团因为时代原因被解散,团员和老师们一起吃散伙饭,大家除了一起热泪盈眶地大唱了一场卡拉OK“送战友”外,没有一个镜头跟为他们真正付出过的战友刘峰和何小萍有关,也没有一个镜头让观众联想起他俩,没有一个人物哪怕片刻想起过他俩,包括那位制造了这一切的林丁丁女士。
在那么可怕的厄运降临到战友刘峰和何小萍身上之后,这个操蛋的文工团就云淡风轻地解散了,所有人都还能优雅地告别和转身。或许这就是真实历史中屡见不鲜的事实,但是,高调文艺的冯小刚也能保持在镜头里不带一丝批判,像没事人一样开一场“送战友”的卡拉OK大会。这很荒谬。而这样的荒谬,又是一个能够深入这位中国导演内心的正常,它又是带着“敏感”的标签回来的。这种荒谬就不只是历史,也是现实了。
为什么这样的荒谬能够深入现实?原因有二:其一,就是因为这些“战友”们总是能够在事件发生时找到跟“我”无关的“历史原因”;其二,在事件发生后,又能毫无内疚地转身而过,因为“时代变了”。
这也是那些在文革中殴打老师校长至今从不认错的人能够身心健康地活到现在从不感到脸红的人的心理基因。
有人问,没有这样的心理基因,在这样的时代中怎么活下去?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样的心理基因会让我们一直这么活着,并且,恐怕这样的恐惧只会让恐惧延续及子孙。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当成历史的受害者,当成弱势群体,等待那永远不会出现的转机。
等待转机的心态,是另一个全民性的心理基因。“送战友”时集体合唱的那首《驼铃》,“待到春风传佳信,我们再相逢”,是年出品的反思文革的电影《戴手铐的旅客》插曲《驼铃》里的一句歌词。这句歌词就是等待转机心理基因的写照,它跟把一切归于历史的心理基因一致,只不过与加害者以历史为名的脱罪相反,是历史的受害者期待残酷历史早日过去的精神支柱。
这句歌词就像“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流传很久的心灵鸡汤一样,传唱至今,包括《芳华》被迫改档时,改档宣传语也是这一句。
何小萍是所有人中唯一认识到刘峰善良的人。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的人,也最能珍惜善良。所以在刘峰落难的时候,一向卑微退缩的何小萍站了出来,在男生宿舍楼下大喊,要为刘峰送行。这个一直不被集体所接纳的何小萍,一直活在童年阴影中的何小萍,在逆光中绽放出了最大的人性光辉。因为刘峰曾经给过她别人没有给过她的善意。
很多年后,住进精神病院的何小萍不知道的是,刘峰曾经来看过她,他们又一次错过。直到人过中年之后,他们才在一起,何小萍悉心照料病重的刘峰。战友聚会上,他们面容平和,彼此找到了最淳朴的幸福。
《芳华》在热闹中开场,用一个空荡荡的镜头结束。最难以忘怀的是文工团宣布解散之后,所有人畅饮大醉,痛快淋漓地喊出“再见了,亲爱的战友们”。这是和战友的告别,也是和青春的告别。现在的年轻人也会慨叹自己的青春喂狗了,但那个时代包括何小萍的父亲付出的却是生命的代价。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正式上映的《芳华》删掉了何小萍在英雄宣讲时精神错乱发疯的过程,从而减少了影片的冲击力。但相对于从来没有在大荧幕上映过的张艺谋的《活着》来说,冯小刚已经足够幸运了。借用一句普京式的语录:如果你看了《芳华》,对美好青春的消殒无动于衷,说明你没有良知;如果你就此怀念那个荒唐的年代,说明你没有头脑。
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转发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实原作者,在此特表示深深的谢意!若涉及版权问题,请通过QQ或白癜风医生白癜风症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