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语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提要]芬兰语属于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它是随着芬兰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芬兰语在语音、语法上有着显著的特点。芬兰语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以丰富自己的词汇。
[关键词]民族迁移、形成、发展特点
人们通常把挪威、瑞典、丹麦、冰岛和芬兰称为北欧五国。它们不但在地理位置上相临,在历史上也有密切的联系。不过,在语言上,挪威语、瑞典语、丹麦语和冰岛语均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而芬兰语却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在语音、语法上有着显著的特点。与芬兰语属同一语族的还有匈牙利语、爱沙尼亚语、卡累利阿语等。如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语言一样,芬兰语也是随着芬兰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据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推测,原始乌拉尔人原先分布于伏尔加河与乌拉尔山脉之间的森林地带。公元前年,萨莫耶德人首先移居北冰洋沿岸。接着,约公元前15世纪,奥斯恰克人和沃古尔人从乌拉尔地区迁到鄂毕河流域,与此同时,匈牙利人也开始向西南迁移。约公元前10世纪,乌拉尔地区又出现依次大迁移:科米人移居北方,乌德穆尔特人移居南方。约公元前1世纪中叶,剩下的乌拉尔原始部落又分成东西两支,东支包括莫尔多瓦人和马里人(旧译“切烈米斯人”),他们基本上留居原地。西支就是原始芬兰人,他们辗转迁徙,渐渐移居波罗的海沿岸。约公元1世纪,芬兰民族的祖先自芬兰湾南岸迁入,8世纪定居芬兰南部。随着民族的迁移,发源于乌拉尔地区的原始乌拉尔人在新定居地与当地人民互相交往,他们的语言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不断的相互影响下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芬兰语就是在公元1世纪至8世纪芬兰人移居芬兰南部后逐渐形成而发展起来的。
芬兰人的祖先定居芬兰后逐渐形成三个部落,从事游牧狩猎。部落间的关系松散,经常互相残杀,因此社会发展较迟缓。12世纪后半期,芬兰被瑞典占领。瑞典的统治极不利于芬兰语的发展。在这段时期内,芬兰受教育的人大都用瑞典文写作。16世纪中叶,芬兰作家和宗教改革家图尔库主教弥卡埃尔·阿格里科拉为了推行和扩大新教在下层群众中的影响,开始直接用芬兰语传经布道。大约在年,他编成了一套芬兰语字母,出版《ABC》读物。这是芬兰历史上第一本芬兰语教科书。年,他又用芬兰文翻译出版了《圣经》和赞美诗等。阿格里科拉使用的语言是以芬兰西南部当时芬兰的文化政治中心图尔库一带的方言作为基础的,同时吸取了其他方言的精华,这就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逐渐成为芬兰标准语。因此说阿格里科拉翻译《圣经》对标准芬兰语的形成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这是芬兰语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19世纪初期,芬兰民族运动蓬勃开展。在创造芬兰民族文化、芬兰语文学和维护芬兰民族自尊心的口号推动下,杰出的民歌古诗搜集家和研究家埃利阿斯·兰罗特(-),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于年将民间传说、神话和歌谣编成了一部包括50篇诗章共约二万三千多行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一译《英雄国》)。《卡勒瓦拉》出版以后,芬兰文才正式成为文学创作的工具。兰罗特还和A·瓦莱里乌斯等人编纂了一部规模很大的《芬兰语词典》,收集了20万个以上的单词。芬兰作家阿列克塞斯·基维(—)是第一个用芬兰文写作的剧作家和小说家,他在发展芬兰语文学方面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既然芬兰语与欧洲大多数国家的语言不同,不属印欧语系,而属乌拉尔语系,那么它究竟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芬兰语文字采用拉丁字母,但只有21个字母:a,d,e,g,h,i,j,k,l,m,n,o,p,r,s,t,u,v,y,?,?。此外还有8个只在外来语中出现的字母:b,c,f,q,?,x,z,?。
芬兰语是一种拼音文字,书写与读音基本上一致。
芬兰语的语音共有21个音位,其中8个元音——a,e,i,o,u,y,?,?,13个辅音——d,g,h,j,k,l,m,n,p,r,s,t,v。芬兰语中元音用得特别多,大致的比例是个元音比96个辅音。除了j,v,h以外,元音与辅音均有长短之分,但是长短元音和辅音在音质上是相同的,只在发音长短上有区别。两个双写字母就代表长音,读时要比短音几乎长一倍。例如:tuli(火),tuuli(风),kuka(谁),kukka(花)。在本族词的词首和词尾均无像pr,str,nt这样一类的辅音群,例如koulu(学校)一词是从拉丁语schola派生来的,但在芬兰语中该词就失去原来的词首s。芬兰语单词的重音始终在第一音节的元音上。
芬兰语在语音上的典型特点是元音和谐,即同一个词中只能出现一定的元音,后续音节的元音同第一个音节的元音和谐:或同是前元音(a,o,u),或同是后元音(?,?,y,e,i)。元音和谐也表现在词干和词尾的关系中,例如:talo-ssa(在屋子里),kyl?-ss?(在村子里)。
芬兰语语音上另一个特点是辅音强弱式的交替。一般地说来,强式k,p,t,kk,pp,tt,其弱式为v,d,k,p,t。名词、形容词后面接表示数、格、人称领属,动词后面接表示人称、时态等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时,要求辅音由强式变成弱式或由弱式变成强式。例如vati(脸盆),vadi-ssa(在脸盆里),al-kaa(开始),ala-n(我开始)。
其次,芬兰语语法具有粘着语的特点,即将具有一定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接在名词、形容词的词根或词干上以表示数、格、人称领属,接在动词的词干后面以表示态、时、式等语法形式。芬兰语没有冠词,也没有性的变化。
芬兰语的名词共有15个格,是世界上格最多的语言之一。芬兰语中,名词可以同时接表示数、格、人称领属的后缀,例如:talo-ni(我的房子),talo-ssa-ni(在我的房子里),talo-i-ssa-ni(在我的房子[复数]里)。形容词的数和格必须与被修饰的名词在数和格上一致。例如:uusikirja-nsa(他的新书),uude-sta,kirja-sta-nsa(来自他的新书),uus-i-ssakirjo-i-ssa-nsa(在他的新书[复数]里)。芬兰语的15格是:主格、属格、宾格、部分格、三个内地点格、三个外地点格、变化格、状态格、陪同格、缺乏格和工具格。因此说,芬兰语语法比较复杂,对初学者来说相当困难,但是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并掌握这些数、格、人称的变化后,还是可以达到“脱口而出”这样娴熟的程度。
芬兰语的动词现在时是在动词词干后面接固定的人称后缀,即:anna-n(我给),anna-t(你给),anta-a(他/她给),anna-mme(我们给),anna-tte(你们给),anta-vat(他们/她们给)。芬兰语有过去时,但没有将来时,现在时也表示将来。芬兰语有四种语气:即陈述、祈使、条件和可能。此外还有主动与被动语态、被动语态可以用来表示泛指的无人称句,像英语中的one,德语中man,法语中的on,如annetan(onegives),annettakoon(mayonegive!)。芬兰语动词的否定式像英语中的don’t一样,必须根据人称、数进行变化。例如:min?enanna(我不给),sin?etanna(你不给),h?neianna(他/她不给)。芬兰语动词有四种不定式和两种分词,例如:antaa(给)的不定式为antaa,antaen,antama,antaminen,分词为antava(主动),annettava(被动),antanut(主动),annettu(被动)。它们大多数都跟名词一样根据格、数、人称领属发生屈折变化。
芬兰语有大量的派生后缀,接在词根后面构成各式各样的派生词,以丰富芬兰语的词汇。就以动词词根anta-为例,后面接不同的派生后缀可以派生出下列单词:
antautu-(埋头于,自首)
ant-elias(慷慨的,丰富的)
antoi-sa(多产的)
ann-os(一份,一部分)
ann-ele-(不断地分发)
ann-iskele-(分发)
ant-ee-ksi(对不起)
ant-ime-(礼物)
anti(收获)
antaja(授予者)
另外,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毗连,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族人民相互交往的频繁,芬兰语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以丰富自己的词汇。芬兰人的祖先在移居芬兰之前与波罗的海沿岸立陶宛人和拉脱维亚人有着广泛的接触,互相交流农业和畜牧业方面的技术,芬兰语从立陶宛语和拉托维亚语吸收了一部分这方面的词汇,如:siemen(种子),herne(豌豆),?es(耙),h?rk?(耕牛),vuohi(山羊),villa(羊毛),paimen(牧童)等。公元1世纪初期日耳曼族哥特人对芬兰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大量的日耳曼语词进入芬兰语,其中社会文化方面词汇有:kuningas(国王),ruhtinas(亲王),sakko(罚款),vuokra(租金),joulu(圣诞节),juhla(节日)等。农业畜牧业方面词汇有:ruis(黑麦),aura(犁),lanta(肥料),lammas(羊羔),nauta(牛)等。生产工具以及日常生活方面词汇有:keih?s(矛),miekka(剑),kello(钟),naula(铁钉),leip?(面包),juusto(奶酪),olut(啤酒),paita(衬衫),sukka(袜子),lattia(地板),tupa(厅,堂)等。这些词汇早已成为芬兰语词汇的组成部分,它们在语音和拼写形式方面已被芬兰语同化,只有研究词源学的人才能看出它们是外来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芬兰语中的日耳曼外来词往往比英语中的日耳曼外来词更接近原形,试比较:芬兰语kuningas(国王),英语king,来自古日耳曼语kuningaz。公元4世纪至8世纪,由于基督教会的影响,斯拉夫语词汇也进入芬兰语,如:risti(十字架),pappi(牧师),pakana(异教徒),raamattu(圣经)等。公元12世纪至18世纪,瑞典占领了芬兰,瑞典语系官方语言,贵族、官吏及其他上层社会人士均使用瑞典语,学校讲课使用的是瑞典语,因此大量的瑞典语词汇涌进芬兰语,来自瑞典语的外来词形成了现代芬兰语外来词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aalto(波浪),ammatti(职业),hattu(帽子),huivi(围巾),kaupunki(城市),laki(法律),merkki(标记),tuoli(椅子)等。在俄国统治时期,芬兰语也受到俄语的影响,来自俄语的外来词有:kasakka(哥萨克),kanava(运河),rosvo(强盗),rotu(种族)等。芬兰语也从其他语言吸收相当数量的外来词如:insin??ri(工程师)(来自法语),halli(大厅)(来自英语),tee(茶)(来自汉语),alkoholi(烈性酒)(来自阿拉伯语)。
芬兰语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语种,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但是了解芬兰语对我们了解芬兰人民的历史和文化有很大的帮助,掌握芬兰语还有助于加深中芬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从而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
摘自《欧洲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文章作者:余志远
编辑:蒲雨薇
排版:王菁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