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自宁波政协
张慧波
在“十四五”开局之际,职业教育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持续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聚焦高质量内涵建设,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奋力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书记张慧波
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千百万能工巧匠,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引擎,先后获批国家级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教育部首个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改革试验区、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年,宁波市教育局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开放示范区。宁波职业教育进入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地区行列,成为宁波的一张亮丽名片。市政协策划推出“职业教育甬校行”主题,通过对宁波一批特色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育人模式以及亮点成绩进行挖掘,展示宁波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果。
今天,让我们走进“双高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几十年来,伴随着宁波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脚步,从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到“双高校”,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敢为人先,永立潮头的姿态,为宁波当好浙江“重要窗口”模范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贡献教育力量和教育担当。宁职院以“融港链天下,荟智育匠才”为发展愿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致力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和而不同”的校风感召下,在“勤信实”校训的引领下,营造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环境,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宁职院坚持“走出去”,以国际化的视野,输出中国特色、宁职标准,在世界职教领域彰显“宁波品牌”,努力建设“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高职学校。
产教融合!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背后的生力军
国家名师孙向东指导学生
宁职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与企业共建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技术革新。年12月,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三场教育“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宁职院校企合作单位——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唯一企业代表,介绍了与宁职院十余年深度合作、为区域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的经验做法。
校企互相依赖、互相成就,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达多人,多位学生成为公司的技术、管理骨干。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制定行业标准,实现了优势互补,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借助宁职院在生产、研发、技术等领域的支持,公司石油树脂产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我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45亿元。
机电专业教师在GF实训室指导学生
宁职院聚焦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和社会服务。针对区域内众多中小企业,宁职院大力开展“生产线上科研”,开展中小微企业“种技术”和“企业技术管理门诊”专项活动,帮助企业改进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如疫情期间,帮助企业攻克生产口罩用的熔喷布模具微孔加工工艺难题;解决新冠药物研发需要的氘代试剂批量生产的纯化问题。宁职院还成立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模具精密加工及智能制造应用研究中心等10家校内研究机构,积极承接企业委托或合作研发的科技项目。
阳明学院的项目化教学现场
以赛促学!5年间斩获余个国际级、国家级奖项
年5月22日,在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宁职院翟志永、孟凯老师指导的王筱枫、裘汪扬同学在全国2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赛项一等奖。
为了这次比赛,翟志永、孟凯老师连续数月“以校为家”,对标竞争对手,悉心指导学生。面对比赛内容多、总体难度比往年更大的压力,王筱枫和裘汪扬同学在备赛阶段每天从早上八点就开始训练,赛前一个月更是训练到了晚上十一点。翟老师和孟老师也陪伴着同学们一起训练,赛前还特地开展全面且高强度的训练,并邀请专家出题进行模拟比赛,增强学生们的比赛信心。
团队获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全国一等奖
“技能成就人生”,宁职院一直以来注重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技能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用大赛引领人才培养模式、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检验人才培养质量。据统计,近5年来,宁职院学生在创新创业竞赛、学科技能竞赛中,共获国际级奖项25个、国家级个、省级个,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2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1个。
至今,宁职院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余人,毕业生留甬就业率年均达60%,留北仑就业率达30%,为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人才动力。
科技领航!打造校地党建共同体、升级区校合作
疫情期间,为企业开展无人机公益消杀工作
“陌生电话要警惕,可疑短信需注意;中奖退税送便宜,哄你汇钱是目的;暴利理财和投资,多是骗局莫搭理……”近日,宁职院“创翼蔚徕”无人机项目团队积极围绕北仑大碶街道学苑社区需求,利用无人机,携带广播设备“兵分几路”盘旋喊话,将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向居民“加速度”传递,提醒居民捂好“钱袋子”。这场走心的反诈宣传获得社区居民们点赞。
这只是宁职院立足区域、服务区域、融入区域的一个缩影。宁职院已与北仑区形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多年,双方共建数字科技园,先后搭建了电子商务配套产业园、工业设计中试产业园等特色“园中园”平台,园区年产值近6亿元。学院与模具园区多家企业建立了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联合街道成立“青创者联盟”;为企业员工开展“技能+学历”相关培训;疫情期间,积极开展无人机公益消杀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宁职院还与北仑区共建北仑图书馆,开展文化讲堂、高雅艺术展演、艺术作品展等文化活动,开展送书下乡等服务工作,带动提升区域文化发展。
为进一步升级区校合作,年6月,宁职院与北仑区打造校地党建共同体,围绕“共铸红色品牌、共建党建学院、共育骨干队伍、共抓产教融合、共助人才引育、共创美丽乡村、共推文化创新、共筑青年北仑”八个方面,以党建共同体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品牌共创,着力提升区校党建工作质量,打造校地党建共建制度创新的“重要窗口”。学校8个分院将与北仑新碶、小港、大碶等8个街道共同完成建设企业营销人才赋能基地、打造浃江风情带、“红苗集市”青春助农计划、“五星3A游春晓”行动、“艺术点亮乡村”等10个共建项目。
多措并举!“新战术”探索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
年2月5日,当乔丽萍老师收到防控“十二条”措施英文版的校对任务后,宁职院国际学院院长董鸿安立即想到,“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他迅速安排组建了8个语种专业师生组成的志愿翻译队伍,团队内有11位老师,其中包括2名外教,还有4名留学生。2月7日,《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疫情防控“十二条”措施的通告》多语种版在《北仑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