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大片:荷兰版色戒《黑皮书》
俄罗斯,乌克兰与克里米亚的前世今生(上)
前言
主题词:欧美制裁俄罗斯,主要因为三个原因:
第一是乌克兰克里米亚问题。
第二是纳瓦利内问题。
第三前苏联欺负东欧小国新账旧账一起算。
参考消息网4月23日报道捷克官方当地时间年23日命令另外63名俄罗斯外交官离开该国,从而使两国的外交争端进一步升级。报道称,捷克外交部长雅各布·库尔哈内克说,俄罗斯在布拉格的外交官数量不允许超过捷克目前在莫斯科大使馆的外交官数量。他说,所有其他人都必须在5月底前离开。
美国下狠手,小兄弟立马跟上。捷克外交部22日宣布,鉴于俄方对捷方提出的允许捷使馆人员返回俄罗斯的要求未作出回应,捷方决定将俄驻捷使馆人员的数量限制在与捷克驻俄使馆人员相当的水平。
这也意味着,更多在西方的俄外交官要做好准备了,这将是一场大规模的驱逐战。
几个小时后,波兰传召俄罗斯大使,通知后者,三名俄罗斯外交官被列为“不受欢迎的人”。波兰声明还明确,支持美国对俄罗斯采取的行动。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宣布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央视新闻4月23日消息,当地时间4月23日,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和爱沙尼亚国家广播电视台报道称,波罗的海三个国家宣布将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立陶宛将驱逐2名,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各驱逐1名俄罗斯外交官。
立陶宛外交部长加布里埃留斯·兰茨贝吉斯在一次特别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这一决定。拉脱维亚外交部部长埃德加斯·林科维奇斯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将驱逐俄罗斯外交官以声援捷克,并称俄罗斯违反了维也纳公约。
年4月17日,捷克以俄罗斯情报人员涉嫌参与年捷克军火库爆炸事件为由,宣布驱逐18名被捷方认定为情报人员的俄罗斯驻捷克使馆工作人员,要求其48小时内离境。俄罗斯表示捷克的指控虚假、荒谬、毫无依据,并于18日宣布驱逐包括捷克驻俄大使馆副馆长在内的20名捷克外交人员,并要求其最晚19日离境。
另据环球时报,俄罗斯卫星网刚刚消息,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外交部宣布驱逐俄罗斯大使馆工作人员。卫星网称,此举是为“声援捷克”。
此前不久,俄罗斯和捷克曾互相驱逐了外交人员。年4月17日,捷克政府以俄情报人员涉嫌参与年捷克军火库爆炸事件为由,要求18名俄驻捷克使馆人员48小时内离境。一天后,俄外交部宣布驱逐20名捷克驻俄使馆人员,要求他们24小时内离境。捷方称俄方反应“不恰当”,并要求俄方在22日中午前允许被驱逐的捷克驻俄使馆人员返回,否则将采取进一步措施。
捷克外交部年4月22日宣布,鉴于俄方对捷方提出的允许捷使馆人员返回俄罗斯的要求未作出回应,捷方决定将俄驻捷使馆人员的数量限制在与捷克驻俄使馆人员相当的水平。
几个小时后,波兰传召俄罗斯大使,通知后者,三名俄罗斯外交官被列为“不受欢迎的人”。波兰声明还明确,支持美国对俄罗斯采取的行动。
波兰是一个风向标。
这也意味着,更多在西方的俄外交官要做好准备了,这将是一场大规模的驱逐战。
欧洲弹丸小国捷克,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为何敢跟俄罗斯硬碰硬
捷克作为一个人口仅多万的弹丸小国,为何敢跟被誉为“战斗民族”的俄罗斯硬碰硬呢?捷克到底是欧洲一个怎样的国家?
捷克于年加入欧盟,年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目前,捷克GDP总量约多亿美元,人均GDP约2.4万美元,这一数据要高于俄罗斯的人均GDP。捷克经济之所以如何发达,德国起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捷克最大的贸易伙伴正是德国。在所有的外国投资中,德国投资占的比例高达四成,可见德国对于捷克经济发展有多重要。而捷克与俄罗斯的经贸关系却很惨淡,离开了俄罗斯的市场,对捷克的经济影响微乎其微。
在国防安全领域,二战前的捷克军事实力十分强悍,但在二战过后,捷克军费一再削减,目前的军队规模仅有2.3万人。不过,捷克提出了“经济靠欧盟,安全靠美国”的对外战略。年9月,捷克与美国签署了《美国驻军地位协定》,正式确定了驻捷美军的合法地位。此后,捷克采购了许多美式武器,一方面充实军力,另一方面相当于给美国交了“保护费”。所以,有美国在背后撑腰,捷克才有了叫板俄罗斯的底气。
从捷克的发展状况来看,“经济靠欧盟,安全靠美国”的对外战略取得了成功。捷克经济实现了腾飞,国力得到了增强,人民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但这仅仅是短期利益,因为一旦俄罗斯与美国闹掰,欧洲将成为美俄冲突的最前沿阵地。而捷克在反俄一事上跳的最高,将会招致俄罗斯的疯狂报复。所以从长远来看,捷克一次性驱逐18名俄罗斯官员,这件事做的过头了。
不过,捷克并没有意识到事态严重性。在当地时间21日,捷克向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罗斯允许被俄方驱逐的20名驻俄捷克官员返回莫斯科。如果俄罗斯拒绝要求,捷克将继续驱逐俄罗斯官员。按照“战斗民族”的做事风格,可能并不会在此事上妥协。而捷克如果继续驱逐俄罗斯官员,两国将面临断交的风险。
那么欧美为什么要制裁俄罗斯?其目的究竟是什么?,主要因为三个原因:
第一是乌克兰克里米亚原因。
第二是纳瓦利内问题。
第三,前苏联欺负东欧小国新账旧账一起算。
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第一,克里米亚,乌克兰人心中的痛
西方制裁俄罗斯是从何时开始,为何至今仍未解除?
美国最早对俄制裁始于年12月的《马格尼茨基法案》,其主要是惩罚年在莫斯科水兵之夜拘留所导致马格尼茨基律师意外的俄罗斯官员,禁止他们进入美国和使用美国银行系统。这也是一项人权法案,后来在年被推广到了全球。
西方整体对俄罗斯制裁始于年的克里米亚危机。
克里米亚半岛(CrimeanPeninsulac,又译作克里木半岛)是黑海北部海岸上的一个半岛,也是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北部通过一条仅数公里宽的地峡相连,东部与俄罗斯隔刻赤海峡相望。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的最南部,南临黑海,东扼亚速海。从地图上看,克里米亚半岛犹如一只伸展开的巨型章鱼,将触角从东欧平原南端伸向黑海中央,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谁占领克里米亚,谁就能控制整个黑海”早已成为军事家们的共识。
名字源自塔塔尔语“克里木”,是鞑靼人最早期汗王的名字。克里米亚最早名称是可萨利亚,因为可萨人曾在那里居住过。古希腊人称克里米亚为陶里斯。
根据宪法,乌克兰语是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唯一官方语言。然而,自治共和国的宪法明确承认俄罗斯族作为其人口大多数的语言和保证其使用在公共生活各领域。克里米亚政府的业务工作主要还是使用俄语。另一种广泛使用的语言是克里米亚鞑靼语。人口普查中提到,77%的克里米亚居民表示俄语为他们的母语,11.4%为克里米亚鞑靼语,10.1%为乌克兰语。
克里米亚分为25个地区:14个“区”(raion)和11个城市的市政府,正式称为“市议会管辖的领土”。虽然塞瓦斯托波尔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但在行政上独立于克里米亚的其他地区,是乌克兰两个直辖市之一。
辛菲罗波尔,位于半岛中部。人口,(年)。
今天能够找到的最早的在克里米亚半岛定居的人是凯尔特人。
公元前7世纪,斯基泰人开始排挤凯尔特人,只有在山区还有少数留了下来。与此同时希腊人开始在海岸建立殖民地。
公元前年,博斯普鲁斯王国成立,定都潘吉卡裴(Panticapaeum,今刻赤),领有刻赤两半岛及菲奥多细亚等地。这个国家与雅典的关系非常好,它向雅典提供麦和其它货物。
公元前15年,克里米亚半岛海岸上的国家和城市都沦为罗马帝国的附属国。
公元3世纪,东哥德人(Ostrogoths)在黑海北边建国,领土包括大部克里米亚半岛。
年,匈奴人武力入侵东哥德王国,征服东哥德人后,克里米亚半岛被匈奴人占领。
年,可萨汗国达到鼎盛,疆域向西扩张到克里米亚和黑海北岸。
年,拜占廷军队消灭了突厥部族哈扎尔人(可萨人)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国家。,拜占廷占领克里米亚南部。
13世纪30年代,蒙古人征服了克里木半岛和黑海北岸草原地带的阿兰人(亚速人)、亚美尼亚人、希腊人等当地居民。
13、14世纪之交,金帐汗国在索尔哈特(即旧克里木)设置总督管辖区。
年,成吉思汗之孙秃花帖木儿后人哈吉·格莱(~在位)在当地蒙古封建主的支持下,脱离金帐汗国,建立了独立的克里米亚汗国。东以顿河下游为界,西至第聂伯河下游地区,向北一直延伸到耶列兹城和坦波夫。
年,哈吉·格莱把克里米亚河南岸的巴赫奇萨赖(今克里米亚巴赫奇-萨莱村)定为都城。
年,哈吉·格莱被土耳其人囚禁,但鄂图曼人尊重克里米亚汗国的独立,因此两年后获赦,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封臣,克里米亚汗国也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半岛南部由土耳其人统治,哈吉·格莱可以继续统治其余的半岛和北方草原地区,允发行自己的钱币。他们之间关系特殊,奥斯曼帝国每有战事也找鞑靼人帮忙。
年,金帐汗国彻底崩塌,克里米亚成为金帐汗继承人。竭力保护其他弱小汗国,在土耳其苏丹支持下,力图在伏尔加河沿岸重建穆斯林国家,为此同俄国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年,克里木汗国突然进攻莫斯科,在大肆掠夺后撤军。从此莫斯科大公国和克里木汗国之间正式成为敌对关系。
点击此处睡个好觉
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17世纪,沙俄同土耳其进行了9次争夺克里米亚的战争。
年,俄土两国缔结的《楚库克-凯那尔吉和约》,克里木汗国脱离土耳其而独立。这一和约是打开克里木大门的钥匙,保障了俄罗斯自由出入亚速海的刻赤和叶尼科列塞以及黑海边第聂伯河口附近的金布恩要塞。
年起,克里米亚汗国附属俄罗斯。在被沙俄并吞前,克里米亚维护了伊斯兰边界,定期扫荡南俄,阻止斯拉夫人定居草原。
年,俄罗斯正式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纳入版图,属塔夫里达州管辖。克里米亚汗国灭亡。
年至年间,克里米亚爆发了以俄罗斯为一方、英国、法国、土耳其皮埃蒙特和奥地利为另一方的漫长而艰苦的“克里米亚战争”。这场拉锯战以西方盟国最终艰难取胜而告终。
年,克里米亚建立塔夫里达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俄罗斯联邦的成员。
年,克里米亚成立隶属俄罗斯联邦的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克里米亚半岛也是一些很血腥的战役的战场。年德国军队在试图占领连接克里米亚半岛和大陆的地峡时损失惨重。最后德军还是冲破了苏军的防线,只有塞瓦斯托波尔从年10月一直坚持到年7月4日。
年,苏军重占塞瓦斯托波尔。斯大林以许多克里米亚半岛鞑靼人与德国合作为由,把全部鞑靼人居民强逼流放到中亚,大约46%被流放的人死于饥饿或疾病,其余的人直到数十年后才获准返回克里米亚半岛。
年2月,雅尔塔会议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
年2月,为庆祝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协议,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
年11月,俄罗斯和乌克兰签订了两国不互提领土要求的条约。
年12月,关于建立独联体的协定中第五条以及欧安会赫尔辛基最后文件都规定,现有边界不可更改。但是年1月俄罗斯议会通过一项决定,委托俄罗斯外交部和议会委员会一起审查年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的做法是否合乎宪法。同年5月俄罗斯议会通过和批准了一项决定,认为年的作法违反了宪法程序和立法程序,要求举行有俄罗斯、乌克兰和克里米亚代表参加的谈判,并鼓励克里米亚俄罗斯人自由表达意愿。乌克兰方面对此发表声明,谴责俄罗斯议会的决定,认为俄罗斯不是苏联的唯一继承国,不能单独改变和取消苏联时期的法律文件和决定,俄罗斯议会的行动违反了两国间的条约和赫尔辛基协定,会给两国关系带来严重的后果。
年2月6日,在克里米亚最高苏维埃会议上,代表们决定将“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改为“克里米亚共和国”,以便拥有更广泛的政治经济独立性,成为一个能够自由从事实业活动和投资、同地中海国家发展联系的共和国。但这一要求没有得到乌克兰议会的批准。
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年4月29日,乌克兰议会通过《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地位法》,用法律形式拒绝了克里米亚的权力要求。这项法令引起了克里米亚议会的极大不满。议员们宣称,这一法令赋予克里米亚的权限不符合克里米亚人的愿望,也没有兑现乌克兰领导人的诺言。
年5月5日,克里米亚议会出人意外地通过了一项关于克里米亚共和国独立的法令。法令宣告成立主权国家——克里米亚共和国。法令中说:“克里米亚共和国将根据国际法,在平等、互利合作的墓础上同其它国家建立关系”。这项法令将在8月2日克里米亚全民公决予以确认之后生效。乌克兰议会宣布中止克里米亚独立法令的法律效力,建议克里米亚议会在5月20日之前废除这项法令。面对乌克兰政府的压力,克里米亚议会只得取消了5月5日通过的克里米亚共和国独立法令,并中止原定于8月2日就独立问题举行的全民公决,同时对宪法进行了修改。
年6月1日,乌克兰议会和克里米亚议会代表团在雅尔塔会晤,讨论克里米亚间题。双方达成共识,克里米亚确认半岛是乌克兰的一部分,它不谋求属于乌克兰的国际政治权力的主体地位,但克里米亚应有权独立与其它国家建立社会经济和文化联系,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独立权。
通过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双方的努力,克里米亚的独立风波暂时平息,岛上恢复了平静。但是诱发克里米亚独立的根本原因并没有消除,俄罗斯人要求独立,回归俄罗斯的呼声也未停止。特别是当年12月乌克兰政府与克里米亚政府签定的、允许克里米亚财政独立的协定实际上没有兑现的情况下,克里米亚俄罗斯人的分离运动再现高潮。
年1月30日,克里米亚半岛违宪进行总统大选。在这次大选中,一直主张脱离乌克兰、回归俄罗斯的共和党获胜,该党领导人梅什科夫当选为克里米亚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新总统梅什科夫奉行亲俄路线,宣称要在谈判的基础上与乌克兰建立平等的关系,恢复同俄罗斯的经济联系。他的最终目标是要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决定于3月27日就克里米亚的地位间题进行全民公决。后在乌克兰压力下,克里米亚将全民公决改为不具法律效力的“民意测验”。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该地区60%的选民参加了这次“民意测验”,其中80%的人赞成克里米亚独立,允许该地区的俄罗斯族人拥有乌克兰和俄罗斯双重国籍。
年3月17日,乌克兰议会颁布法令废除克里米亚共和国宪法和总统制,决定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划归乌克兰中央政府管辖,成为直辖市。
年6月28日,乌克兰议会通过国家独立后第一部宪法,承认克里米亚为自治共和国,拥有自己的宪法,实际上承认了以俄罗斯人为主体的克里米亚自治。
年5月31日,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确认克里米亚半岛归乌克兰所有,克里米亚半岛上主体民族俄罗斯族也逐渐顺应了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的自治制度,并与乌克兰各民族和睦相处。
年,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天然气战争”中,克里米亚表现很叛逆。乌克兰提出要加入北约。然而克里米亚当地民众组成“人盾”阻止美军进驻,亲俄派更是利用在当地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宣布整个半岛为“非北约区”。克里米亚的反对让乌克兰政府陷入窘境。
年2月22日,乌克兰议会解除亚努科维奇的总统职务、并组建亲西方内阁以后,该国局势一直动荡不安。亲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地区更成为西方与俄罗斯矛盾的“导火索”。
年2月26日开始,克里米亚大批民众举行示威,要求扩大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权力,并要求举行全民公决以决定克里米亚继续保留乌克兰自治共和国地位还是成为独立国家,或并入俄罗斯。
年2月28日,俄罗斯外交部证实俄军进入克里米亚,称俄黑海舰队装甲车辆在克里米亚半岛实施调动,目的是保障该舰队在乌克兰驻扎地安全,这符合俄乌两国就黑海舰队问题签署的基础性协议。
年2月28日晚,代行总统职责的乌克兰议长图尔奇诺夫指责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露骨的军事入侵”,要求俄罗斯停止挑衅行为。
年3月6日,克里米亚共和国请求俄罗斯总统普京审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的要求。克里米亚共和国将于3月16日举行公民投票,决定继续留在乌克兰,还是加入俄罗斯。
年3月11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议会通过“独立宣言”。克里米亚议会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说,在参加表决的81名议员中,有78人投了赞成票。宣言包括三点内容:一旦3月16日的全民公决作出包括塞瓦斯托波尔市在内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加入俄罗斯的决定,克里米亚就将宣布成为具有共和国治理形式的主权独立国家;克里米亚共和国将是民主、世俗和多民族的国家,它将保证维护其领土上的和平以及民族间和宗教间的和谐;在全民公决得出相应结果的情况下,克里米亚共和国将以主权独立国家的身份建议俄罗斯联邦根据相应的国家间条约接纳它为新的联邦主体。
年3月17日,克里米亚公投委员会负责人马雷舍夫(MikhailMalyshev)表示,根据对全民公投%选票的统计结果,参与公投的96.77%选民投票支持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加入俄罗斯。因而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克里米亚“独立”。“根据此前通过的关于该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的独立宣言,克里米亚宣布成为独立主权国家——克里米亚共和国。塞瓦斯托波尔市则享有特殊地位”。“克里米亚共和国向俄罗斯提出建议,接受克里米亚共和国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拒绝承认克里米亚公投结果,议会通过了局部动员军队的动议;俄罗斯外交部声明称,莫斯科呼吁承认并尊重克里米亚根据其居民自由意志表达结果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俄方还积极为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做各种准备;美欧正式启动对俄罗斯的制裁。
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克里米亚议会议长康斯坦丁诺夫、克里米亚总理阿克肖诺夫和塞瓦斯托波尔市议会主席恰雷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一部分的条约,签字仪式结束后奏响俄罗斯国歌。克里姆林宫宣布,从签署条约的日期开始,克里米亚被视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为什么俄罗斯宁可得罪西方被制裁,也要收回克里米亚得罪乌克兰?
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的战略位置相当于函谷关之于秦,历史意义相当于长安洛阳之于中国。
看第一张地图,乌克兰是深绿色,克里木半岛是浅绿色。大家在地图中可以看到,乌克兰东部是嵌入俄罗斯腹地的,从哈尔科夫到莫斯科,也就几百公里的距离。而乌克兰西部的利沃夫,去柏林、布拉格、维也纳,也是不到一千公里的距离。所以说,乌克兰是俄罗斯通往西欧的必经之路。俄罗斯如果要成为一个标准的欧洲国家,版图必须把乌克兰包括在内。如果俄罗斯的雷达部署在利沃夫,那么西欧的一举一动都在俄罗斯的观察之下;如果北约的雷达部署在哈尔科夫,那么莫斯科就毫无秘密可言。
再看看克里米亚,克里米亚在黑海的中心偏上,控制了克里米亚,就控制了大半个黑海。克里米亚对俄罗斯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19世纪中叶第N次俄土战争俄国战败,俄国为了防止在黑海的英国人觊觎克里米亚,不惜把阿拉斯加贱卖给美国。对当时的俄国而言,眼皮底下的黑海舰队,远比在地球另一边的冰天雪地重要。对现在的普京大帝而言,如果不能让乌克兰政府亲俄,那么既便是收回俄罗斯苦心经营几个世纪的克里米亚,也是非常值得的。当年赫鲁晓夫把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是为了纪念乌克兰和俄罗斯结盟年。现在不结盟了,而且克里米亚人高度认同俄罗斯,撤销这个划归协定,让克里米亚回到俄罗斯,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面对西方的长期打压,俄罗斯人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另外,乌克兰对于俄罗斯而言,绝不只是一个战略缓冲,它更是寄托了俄罗斯数百年的光荣与梦想之地。乌克兰是和俄罗斯血脉相连的兄弟民族,乌克兰人是俄国侵略扩张过程中的左臂右膀,基辅是俄罗斯人建立的第一个封建国家的首都,很多乌克兰大城市都是俄罗斯人一手建立起来的。
俄罗斯民族最早起源于乌克兰的原野,大约在北宋时期,古代俄罗斯人建立的第一个封建国家“基辅罗斯(Kievan-Russian)”就定都于横跨第聂伯河的基辅,弗拉基米尔大公(Vladimir)让国民在第聂伯河(Dniper)受洗,从此罗斯人皈依了东正教,而第聂伯河正是今天乌克兰的母亲河。之后基辅一直是俄罗斯人的政治中心,直到南宋末年蒙古人的入侵,基辅罗斯分裂成了多个大公国,包括东北方的莫斯科(Moskva)、诺夫哥罗德(Novgorod)、苏兹达尔(Suzdal),北方的明斯克(Minsk),基辅周边的基辅公国(Kiev)、切尔尼戈夫(Chernigov),西部的沃伦(Volyn)、加利奇(Galich)等等。
在蒙古统治的中后期,北方臣服于金帐汗国(Kipchak)的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兴起,同时古代俄罗斯人慢慢地分化成现代的大俄罗斯、小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民族。在明朝早期,莫斯科大公国(Moskva)把蒙古人赶走之后,大公改称“沙皇(Tzar)”,大公国改名为沙皇俄国,此时的俄国已经是横跨欧亚的多民族国家了。此后的俄国,国力迅速发展,在年时间内扩张成为横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
在莫斯科发展起来的同时,基辅周边却是一片衰败的景象。蒙古人走了之后,乌克兰地区一直没有稳定的政权。基辅罗斯的后裔在乌克兰草原游牧,被称为”哥萨克“。在14-17世纪的几百年间,乌克兰人一直饱受波兰人、立陶宛人、土耳其人和克里米亚鞑靼人的侵扰。在这段时间内,乌克兰民族初步形成。年,伟大的乌克兰民族英雄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BohdanKhmelnytsky)率领乌克兰中东部民众和俄罗斯重新合并,自此乌克兰成为俄国的中心地区之一。
年十月革命后,俄国解体,乌克兰地区成立苏维埃政权,即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UkraineSSR),这也是乌克兰人第一次建立版图稳定的国家,年,乌克兰和俄罗斯联邦(RSFSR)、白俄罗斯(BelorussiaSSR)以及外高加索三国(TranscaucasianSocialistFederativeSovietRepublic)一同成立苏联(USSR)。年,苏德瓜分波兰,原属于波兰的乌克兰人聚居区利沃夫、罗夫诺等地并入,今日乌克兰的国家边界形成。年二战结束,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同苏联一起加入联合国。年,为庆贺俄罗斯和乌克兰重新合并年,赫鲁晓夫将克里米亚从俄罗斯划入乌克兰。年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
我们再梳理一下乌克兰主要城市的历史,也能发现这个国家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基辅,乌克兰首都,始建于5世纪,9~13世纪为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的都城和中心,是俄罗斯的“万城之母”;
2.哈尔科夫,乌克兰东部重镇,年成为俄罗斯西南部抵抗土耳其人的要塞,后逐渐发展为大城市;
3.敖德萨,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年建城,是俄罗斯在黑海地区的重要海港,苏联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中有著名的“敖德萨阶梯”,这是电影史上第一个蒙太奇特效;
4.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乌克兰中部大城市,年,沙皇叶卡捷林娜二世下令修建,是当时俄罗斯西南部的贸易通道的交叉口;
5.顿涅茨克,乌克兰第四大城市,19世纪,英国人在此发现煤炭资源,俄罗斯人随后在这里建立了煤矿和城市,后成为苏联的煤炭工业中心之一。
6.扎波罗热,第聂伯河下游大城市。历史上是俄罗斯哥萨克骑兵抵抗土耳其人的重要据点。现在是乌克兰的航空和汽车工业中心之一。
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是其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是它的“根”。无数的俄罗斯文豪、艺术家、军事家以及国家领导人,都有着深厚的乌克兰渊源。普希金年轻时被流放在克里米亚,讽刺大师果戈里是乌克兰人,柴可夫斯基在乌克兰度过了他的青年时光,列夫·托尔斯泰在塞瓦斯托波尔服了多年的兵役,绘画大师列宾是乌克兰人,剧作家布尔加科夫是乌克兰人,当代俄罗斯著名导演邦达尔丘克是乌克兰人,航空大师格列维奇(米格创始人之一)是乌克兰人,人类宇航先驱科罗廖夫是乌克兰人,苏联的两任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在乌克兰长大成人……俄罗斯这个国家,有着深刻的乌克兰烙印。失去了乌克兰的俄罗斯,在民族心理上,更像是一个蜷缩在基辅东北角的野孩子,而不是继承了基辅罗斯和东罗马帝国衣钵的大国俄罗斯。
克里米亚半岛(Crimeanpeninsula),又称“克里木半岛”,位于欧洲东部、黑海北岸的半岛。半岛西、南临黑海,东北濒亚速海,北以彼列科普地峡与欧亚大陆相连。半岛大体呈菱形。克里米亚半岛北、中部为平原;东南部刻赤半岛为低丘陵,富铁矿藏。南部克里木山地,长千米,宽50千米。北坡平缓,南坡陡峻。山区多处已辟为自然保护区。克里米亚山脉南麓滨海地带长约千米,宽2-8千米,属亚热带气候。半岛上河流短小少水。分布地中海型植被。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是黑海著名的疗养、旅游胜地。
15-18世纪属克里木汗国。年并入沙俄。-年初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即苏俄)的一个州。年10月这里曾建立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命令,撤销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设置为克里米亚州。年2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下令将克里米亚州划归当时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乌克兰皆声称对该半岛拥有主权。该半岛由俄方实际控制。年克里米亚独立公投后成立克里米亚共和国,加入俄罗斯后成为克里米亚联邦区。年7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将南部联邦管区和克里米亚联邦管区合并改组为新的南部联邦区。
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策划“入俄公投”,其本质就是在“民族统一主义”口号下,对他国领土主权的侵犯,这有违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非法行为。西方的制裁实际上就是为了迫使俄罗斯停止侵占行为,恢复乌克兰主权。俄罗斯、美国、英国、乌克兰四国曾经在签署过一个名为《布达佩斯备忘录》的文件(非正式),其主要关于乌克兰通过“放弃核武器”来换取自身领土主权的安全保障。然而现在俄罗斯违反了这个文件,。
西方正式对俄制裁第一轮制裁其实是在3月6日就实施了,主导者是美国,根据《紧急经济权力法案》和《国家紧急行动法》,签署行政命令作为铺垫,针对不指定对象国个人实施旅行禁令和财产冻结。在3月17日,美国联合欧盟、加拿大等国正式对俄罗斯个人和企业进行制裁,已经进行了多轮,至今没有结束。
这其中人物主要包括俄罗斯的主要经济寡头、相关政府官员、国有企业高管、议会议员等,还有参与侵占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官员、军官以及克里米亚当地的亲俄派官员。制裁内容主要是签证限制和财产冻结。
企业包括大型国有企业,还有一些寡头拥有的商业企业、军事工业企业。禁止这些企业从国际金融市场进行各种融投资业务;禁止他们从西方获取相关技术和装备;对俄罗斯的武器出口进行必要打压,尤其是美国出台的“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通过二次制裁迫使他国企业和个人无法购买俄罗斯装备。
西方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使得俄罗斯经济陷入长期的低迷,在年甚至出现负增长。俄罗斯的卢布大幅贬值,股市也经常波动不断。俄罗斯民众的生活水平照比制裁之前也有着明显的下滑。现在受新冠状病毒的影响,俄罗斯不仅放全国性“长假”,社会生产基本陷入停滞,而国际油价也因为疫情再次暴跌。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希望西方能够接触制裁,然而遭到拒绝。毕竟防疫本身是地政治层面问题,而主权事关外交与安全这种高政治层面问题。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自年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事件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现了多轮严厉的经济制裁,包括禁止美国金融机构向俄方实体提供贷款、全面禁止美国对俄出口等。
美国联合11国围攻,俄罗斯或被踢出SWIFT?数字人民币成破局关键
4月15日,美国正式对俄罗斯发起了新一轮的“制裁”,制裁重点落在了对后者金融领域的打击,如禁止美国的银行和其他的金融机构购买由俄罗斯银行、国家财富基金发行的以卢布和其他货币计价的一级市场债券。
从手段来看,美国此次对俄的制裁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响应的伙伴却有了新变化——捷克、波兰、乌克兰和保加利亚等“曾经的苏联成员国”已站在了围攻俄罗斯的战线,制约“盟友”共计达到11个。
乌克兰喊话欧盟:考虑将俄罗斯“踢出”SWIFT!可行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月22日消息称,当日,乌克兰重要人士喊话欧盟27国,在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制裁措施时,考虑将其“踢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可能性;对此,俄罗斯回应称,若该国被动脱离SWIFT,将动用其他可能,但目前暂时不会主动脱离。
据悉,SWIFT是国际银行间电文交换和完成支付的体系,虽然该体系的目标是为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服务,但鉴于美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强大影响力,长期以来,SWIFT董事长基本都由美国会员单位代表担任,这也导致SWIFT在某些重大决策上或多或少体现“美国意志”。
数据显示,目前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占据60%-65%市场份额,在全球贸易投资支付的份额占比超过40%,换句话说,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跨境贸易投资资金结算都被美元“垄断”。
这导致美国若想将某个国家或地区“踢出”SWIFT,只需要将其剔除在CHIPS(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并切断其美元业务资金往来通道即可。
事实上,早在年,美国便已开始对俄罗斯“下手”,包括限制俄罗斯某些特殊贸易和金融交易、限制其他金融机构与俄罗斯进行金融交易等。分析指出,长此以往,俄罗斯便将与美元全面脱钩,SWIFT在当地也会变得无足轻重。
俄罗斯开启反击之路!数字人民币有望成为“破局”关键,当然,面对美国的“曲线行为”,俄罗斯也没有坐以待毙。年,俄罗斯就开始建设自己的金融信息交换系统;到了年,俄罗斯开始全面启动“去美元化”,例如大举抛售美元资产、转而增持黄金,提高本币结算比例等。数据显示,截至年11月,俄罗斯累计持有美债已降至49.68亿美元,其中包括短期美债34亿美元,长期美债15.68亿美元;另外,中俄本币结算比例也提升至了25%。
行业分析师表示,俄罗斯近年来的举措最大的好处就是,该国不再害怕美国加码金融制裁导致美元资产大举外流,拖累外汇储备大幅下跌,给投机资本破坏国内金融市场稳定的机会。而这也值得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媒体近日还表示,随着中国数字人民币的推广,若其成为国际货币,并在国际贸易中得以推广,俄罗斯的危机便可“迎刃而解”。
那么,欧美为什么视俄罗斯为强大竞争对手,并且不择手段的欲将俄罗斯整垮而后快,其战略考量有其二。
第一,对俄罗斯历来的侵略野心心存介蒂,久有防患。16世纪末以前,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逐渐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这是俄罗斯的雏形。其领土面积仅为平方公里。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从此开始了长达近年的对外侵略扩张,苏联鼎盛时期,领土面积达到约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美国+日本之和还大。到现在为止,俄罗斯面积仍然达到.82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一。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东西最长公里,南北最宽公里。人口1.46亿人,军事实力位居世界第二,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各类资源,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谁想靠政治、军事围堵和经济制裁,是难以击垮俄罗斯的。对于这样一个历史上侵略成性、幅元辽阔且资源丰富的赫赫大国,如不尽早置于死地而后快,作为邻居的西欧各国哪有不心有余悸,如喉在哽之理?正因为如此,即使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后,西欧“北约军事组织”非但没有解散,反其有所加强。这就是欧美严厉制裁俄罗斯战略目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出于地缘政治的原因。年随着苏联解体,继承了苏联强大军事力量的俄罗斯也改走了资本主义,甚至一度想融入西方集团,但是美国和西欧各国非但不接纳,而是根本没有打算放过俄罗斯,一直想要再度肢解俄罗斯,从而完全解除俄罗斯的武装。只有这样,美国在全世界才能减少一个继续冲霸的劲敌,他可以避免在欧亚与俄罗斯和中国同时两面作战的不利态势,而是采取集中精力和优势军力分别击破中俄,继续维持美国在世界的霸权和超级大国的地位!
目前俄罗斯无论是经济实力、政治实力,还是常规军事实力,根本很难再对美国形成多么大的威胁,但是美国为什么还是想要置俄罗斯于死地呢?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国和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俄罗斯这头“北极熊”还没有倒下,美国和西欧就不可能掉以轻心!从地缘上来看,美国离欧洲是最近的,而俄罗斯的主体也在欧洲,美国和俄罗斯都有控制欧洲的欲望和目的!所以,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是不可调和的,只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由此可见,如果美国控制了欧洲,那么美国和欧洲则可以形成一个内循环系统,即西欧的中高端制造、东欧的中低端制造、美国的高端制造、军事防务和金融服务、中东的石油形成一个内部循环,这就是所谓的TTIP。从以上所述不难看出,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严厉制裁和打压将是长期的、持续不断的,也就是说,如果不彻底击倒“北极熊”,欧美是不会收手的。美俄冲突再升级,美国拉拢欧盟全面制裁俄罗斯!实质又是什么?
美俄冲突再升级,美国拉拢欧盟全面制裁俄罗斯!其实质就是美国坚持的全球战略中有一劲敌就是俄罗斯,尽管前苏联这第二个世界超级大国虽然已经解体,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继承了前苏联衣钵的俄罗斯仍然有着比美国还多威慑力强大的数千枚核弹头和实力雄厚的世界第二的军事力量,如果不能再一次分解俄罗斯,从根基上彻底清除俄罗斯,俄罗斯则还存在再次东山再起的可能性,这不仅对欧盟是一个极大的安全威胁,更重要的是美国继续称当世界霸权的最大拦路虎和绊脚石,所以美国是决不允许的。
而现在的俄罗斯想再重现沙俄帝国的昔日辉煌,而经济一直萎靡不振发展缓慢则是俄罗斯的一个致命弱点。所以,美国政府深谙其中奥妙,于是长时间以来拉拢欧盟全面制裁俄罗斯,企图慢慢的消耗其实力,无不置之死地而后快。这就是美国的如意算盘,战略目标之实质!
西方把俄罗斯踢出八国集团,俄罗斯嘟囔一句“没有什么大不了”。权衡利弊,面对西方的制裁,普京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姿态。
在克里米亚公投和俄罗斯接纳克里米亚之际,美欧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制裁。将俄罗斯暂时踢出八国集团,是西方国家对俄进行孤立和施压的最新步骤。
早在3月初美国等七国酝酿抵制索契八国集团峰会的时候,普京就表示,“如果他们不想来就不必来”。此次,俄外长拉夫罗夫也说,“没什么大不了”。
八国集团的前身是七国集团。在上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接连爆发经济金融危机,为协调政策、应对危机,美、英、法、德、意、加、日组成的七国集团应运而生,被国际舆论称为“富国俱乐部”。
在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苏联希望与七国首脑会议建立联系,得到七国集团领导人的同意,戈尔巴乔夫得以在七国集团峰会之后同七国领导人进行“7+1”会谈。苏联解体后,七国集团和叶利钦延续了“7+1”会谈的模式,年“7+1”模式最终变成八国集团,俄罗斯成了八国集团完全成员。
但原七国集团依然是八国集团的核心成员,俄罗斯在八国集团中与这个核心的关系若即若离。七国集团讨论经济、金融、财政问题时,基本没有俄罗斯的参与。过去的“7+1”模式也相当于在七国集团领导人会场外给俄罗斯摆了一个凳子。成为八国集团正式成员后,俄罗斯依然不能享有平等地位,只是被当成“二流成员”。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八国集团在国际经济中所占比重和地位相对下降。特别是在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面临巨大挑战的情况下,单靠西方国家已经不能完全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状况。当年底,二十国集团峰会召开,并在两年中演变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实际上在国际经济、金融领域取代了八国集团,八国集团的重要性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组成的“金砖国家”越来越活跃。俄罗斯在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等机制中更能找到自己的影响。拉夫罗夫明确表示,“如果我们的西方伙伴认为G8模式已经走向尽头,就让它走到尽头好了,俄罗斯并不会死守不放”。
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拥有战略利益,普京利用乌克兰危机将克里米亚纳入俄罗斯版图,成就了自己建立强大俄罗斯的部分梦想。权衡利弊,面对西方的制裁,普京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姿态。
西方把俄罗斯踢出八国集团,用了“暂停”的字眼。俄罗斯嘟囔一句“没有什么大不了”,但尚未宣布退出。看来,美欧和俄罗斯围绕乌克兰危机继续进行着激烈的博弈,但都还没有把事情做绝,都留有余地。八国集团-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免费编辑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国际组织
八国集团(GroupofEight),是指八大工业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及俄罗斯的联盟。第八个成员国俄罗斯于年起参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G7)峰会的部分会议。年,俄罗斯被接纳为成员国,正式成立了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它并非一个严密的国际组织,以往被称为"富国俱乐部"。随着20国集团架构的日趋成熟,并为了反映新兴工业国家的重要性,G20集团成员国的领导人于年宣布该组织已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年3月25日,白宫宣布,奥巴马和G7集团其他国家领导人已决定,将暂停俄罗斯G8成员国地位。
点击此处睡个好觉
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1张维迎精彩视频:道德首先是以自由为前提的,无自由就没道德
2胡锡进为美女作家蒋方舟辩护,被后浪打成“公知”、“精日。蒋方舟《东京一年》、政治和舆论战
3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中国式审美"遭群嘲:美盲,比文盲更可怕。
4“躺平”与“内卷”,一种无声的悲哀
5罗翔青铜时代的视频:一个青年才俊被现实击倒的瞬间
●视频看天下:三孩政策一出北大李玲教授的这段视频火了!●因忠言获罪,摧毁了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诚信与担当●“躺平”与“内卷”,一种无声的悲哀●《一九八四》是如何在中国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