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文慧园路三号(cfa)
年终将至,继《血战钢锯岭》在银幕掀起一股强烈的雄性荷尔蒙之后,备受期待的《长城》也终于迎来公映。如果惨烈的二战战场还没让你过足瘾,那么这部古代背景下的怪兽动作大片或许能够再次为你提供兴奋的银幕体验,也更能满足我们那“贪婪的视觉胃口”。
《长城》应该说是张艺谋职业生涯里最单纯、最直接、最激爽的商业类型片。尽管导演此前曾多次涉猎古装武侠动作,但更多倾向于文艺片样式,《英雄》最为鲜明,其中的个人表达占据了盖过类型特征的重要位置。而在《长城》中我们却可以感受到绝对迥异的气息——叙事节奏强劲、情感表达淡化、人物关系明确,信息点到为止然后一路前冲!
若各用一字来区分,那就是“动”与“静”的差别。《英雄》《十面埋伏》中的动作场面强调的是意境氛围,追求的是对片刻的渲染与放大(慢镜众多),给予观众的是宁静的欣赏;但《长城》在动作方面完全是好莱坞式的,砰砰砰打不停,速度感与冲撞感强烈,观众接收到的是一轮轮的震慑体验。
影片中一如既往地充满了中国风元素,但已不再承担沉重的符号意义与民族历史探讨,所有一切都服务于“好看”。这也正应了张艺谋最初的话,《长城》首先要完成的是工业指标,也是他第一次深入考虑全球观众的观影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