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世家庭
吕贝克是德国北部著名旅游城市,这是我去了以后才知道的。这座在中国鲜为人知的城市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在中世纪的时候是欧洲闻名遐迩的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可以与地中海地区的威尼斯媲美。
吕贝克背靠西欧大陆,北临波罗的海最西南部的吕贝克湾。得益于其在中世纪北欧海上贸易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吕贝克一度是北欧地区的商业重镇,年成为汉莎同盟的总部所在地,并获得“汉莎女王”的雅号。
吕贝克在9世纪初已经建有城堡,正式建城于12世纪中叶,保存完好的美丽古建筑俯拾即是,吕贝克古城在年与长城同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游轮第二天停靠的码头是附属于吕贝克的港口特拉佛明德。这天的旅游节目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去离港口十几公里的吕贝克,二是去远一点的德国最大港口及知名城市汉堡,汉堡离吕贝克大约60公里。我们隔夜去游轮剧场分别听了关于吕贝克和汉堡的介绍。虽然难以取舍,我们最后还是选择了吕贝克。由于决定仓促,我们事先基本上没有做功课,拿了一张小地图就出发了。
从特拉佛明德到吕贝克有十几分钟一班的往返公交车,十分方便。我们这班车差不多被游轮上下来的旅客坐满了。汽车进入吕贝克后有许多小站,我们对哪一站下来最合适毫无概念。每站都有一些游客下车,凭着直觉,我们选了一站,却正好是吕贝克最著名的景点霍尔斯坦门。
霍尔斯坦门是吕贝克古城的西门。这座红砖结构的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吕贝克古城的重要防御工事。霍尔斯坦门由对称的南北塔楼和中楼组成,从城内方向看城门,三栋楼是连为一体的;从城外方向看,三栋楼则是拼连上去的。
塔楼的屋顶是圆锥型尖顶,中楼的屋顶是三角墙,外加三个小尖顶。拱门内外墙上都有一排字。内门上方中间的字是”SPQR”,这是拉丁文的缩写,意思是“罗马参议院和人民”,字左边的代表城门建造的年代,右边的则代表德意志第二帝国元年。
外门上方的字翻译成中文是“内谐才能御外”的意思。城墙两面的装饰和厚度也大有讲究。内墙有精致漂亮的窗户,外墙就只有枪眼和炮眼了;内墙的厚度是一米,而外墙则厚达3.5米。
吕贝克古城呈椭圆形,四面环水,古城的位置就是水中的沙洲。我们穿过霍尔斯坦门拱门,再跨过特拉佛河的桥,就进入了古城。借助于手中的小地图,我们开始探索古城内的景点。
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尖顶。教堂不在大路边上,我们拐进一条胡同般的小巷,却歪打正着撞上了游客点评颇有名气的木偶剧院博物馆。巷子两边是古色古香的红砖老房。馆内收藏了世界各地的木偶,还有中国的皮影。
胡同进去几十米的左边就是圣彼得大教堂的院子。教堂已经有多年历史,现在已经不再作为教堂,而是用于各种活动的场所。教堂有五个大厅,内有电梯把游客带到塔上观景台。从观景台可以度全方位把古城容貌尽收眼底,天公作美的时候,往北一直可以远眺波罗的海。二战时教堂塔楼被炸毁,一直到80年代才得以修复。
从圣彼得大教堂出来,我们折而往北,没几分钟就到了圣玛丽教堂。这座建于年前后的教堂象征着汉莎同盟古城的权力和辉煌。圣玛丽教堂集中体现了德意志北部地区红砖哥特式建筑风格,成为以后波罗的海地区70余座教堂建筑设计的楷模,彰显了它在教堂建筑史上的巨大影响力。
教堂尖顶的风格来自法国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它在砖结构拱顶中是全世界最高的,从中庭的底部算起高达38.5米。教堂坐落在岛的最高点,那一带是当时汉莎商人的居住区,也是古城的商业行政中心,教堂离市政厅和集市仅一步之遥。年3月,圣玛丽教堂在盟军空袭中几乎彻底烧毁,重建工作始于年,完成于年。
吕贝克市政厅是德国最美丽的市政厅之一,其建筑风格和内部装潢成为许多城市争相模仿的典范。其实它与圣玛丽教堂毗邻,就在教堂身后。
市政厅最早建于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政厅也不断扩建。最后定型的市政厅包括供开会用的汉莎大厅和供社交活动的舞厅,其中汉莎大厅内的观众厅最为精美绝伦。
沿着南北向主干道国王街继续往北走,一个醒目的大教堂映入眼帘,它就是年专门为海员而建的圣雅可比教堂。教堂的大钟和塔尖底部四个角落的圆球是教堂的标志性特征,从远处亦可一目了然。圣雅可比教堂在二战盟军的轰炸中幸免于难,使不少艺术品完好无损,包括弥足珍贵的两架管风琴。
圣雅可比教堂左侧马路对面是建于年的海员同业公会会所。会所内的楼道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装潢带有小客栈的情趣,垂吊在天花板下的有铜制的吊灯,灯笼和船的模型。会所现在是一家餐厅。
圣雅可比教堂北面有一块空地,叫做库贝克广场。我们绕场一周,从各个角度再品味一下圣雅可比教堂的雄姿。广场是由弹格石子铺成的,周边大多是红砖的建筑,溢出古典和谐的气氛。有一家小有名气的中餐馆“上海饭店”开在广场西侧。
居于广场东侧的“医院”是吕贝克的重要景点。这所建于医院是当时吕贝克的富商巨贾搞的慈善事业,除了用于为穷人看病以外,还兼有其他济贫设施,院内至今还有一个养老院。
“医院”医院之一,建筑风格是哥特式的红砖结构,上面有五个尖顶,整个建筑美观匀称。大厅内有一些壁画和展品。医院的底层通往一个长长的后楼,后楼外面是个环境优美的小花园。随着城市的发展,临街建筑受到空间的限制,在建筑结构上就出现了往后延伸的后楼和后花园,形成古城独特的建筑风格。
继续往北过两条街就到了吕贝克另一个著名景点——博格特城市门。吕贝克古城原先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建于年的博格特城市门是古城的北门,也是吕贝克现在仅存的两座城门防御工事之一,另一座就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霍尔斯坦门。这座晚期哥特式的红砖结构建筑虽不如霍尔斯坦门那么赫赫有名,其宏伟壮观却毫不逊色。城门头盔状的巴洛克风格屋顶是年加盖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北行路上经过的街两边的建筑和几条侧街的景色同样赏心悦目,透出浓浓的中世纪古城气息。建筑以红砖结构的北欧哥特式风格为主,也有受南欧影响的巴洛克风格。到了古城的北尽头,我们沿着河岸往西南方向折回,观赏河两岸的宜人风光。河边碰到一群欢快的姑娘簇拥着新娘在拍婚纱照,我们为新娘送去来自遥远东方古国的祝福。
水上舟楫争流,游客有划小船的,开小游艇的,也有乘坐长长的观光船。形影相随的鸭子在水中卿卿我我,茕茕孑立的天鹅在岸边顾影自怜。
河对岸有游轮码头和餐厅,餐厅的平顶上可供游客从河西眺望辉映在阳光下的古城风貌。
再往南,对岸的绿色渐渐浓了起来,被树木环抱的红瓦别墅在绿色中时隐时现。
河上隔几条街就有一座桥,有人车两用的,也有只供人行的。
屡屡出现在照片背景中的是霍尔斯坦门雄伟的双塔。
我们下一个目的地是位于古城南部的“圣心教堂”(SacredHeart教堂)。我们不再沿河绕行,而是走小路直插过去。沿途经过住宅区,大多是红瓦白墙的欧式楼房,街道都由弹格石子铺成,环境清洁素雅,别有风情。我们穿行的这个地区是古城的西南区,有“画家角”的美称,街区略显局促,却在幽静中带有一抹浪漫。
圣心教堂是罗马天主教堂,建成于年。虽然圣心教堂与古城中世纪五大教堂相比不在一个档次,但仍不失婀娜端庄,吸引了不少参观游客。
继续往南,咫尺之间就到了大名鼎鼎的吕贝克大教堂。教堂年由当时韦尔夫王朝封号为萨克森公爵的“狮子亨利”奠基开工,成为德意志北部地区最古老宏伟的罗马式风格的红砖结构建筑。
以后的扩建中,-年加盖了与北厅相连的门廊,-年间又建了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唱经台。教堂一部分毁于年的战火,重建工作始于年。走走停停,不紧不慢,观景照相,不经意间我们已经步行了四个半小时,却毫无倦意。剩下的景点不多了,我们再接再厉,马不停蹄奔向下一个景点。
从吕贝克大教堂出来,往东北方向不过10分钟就到了晚期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圣安妮修道院。这座建于16世纪初的修道院在年以前就改为圣安妮博物馆了。
博物馆以收藏文化历史艺术品而享有盛誉,馆内中世纪雕塑作品和祭坛艺术品收藏的规模为德国之最。这些艺术品的展厅位于博物馆的底楼,二楼的展品则是从中世纪到19世纪当地居民的家具,装饰和室内用品。
修道院以圣安妮命名是采纳了当时吕贝克主教的建议,修建修道院的目的主要是为吕贝克未婚女市民提供安身之地。修道院好景不长,在16世纪基督教宗教改革时期关门大吉。修道院后来又先后被用作济贫所和监狱。
圣安妮博物馆的边上是吕贝克犹太教堂,教堂建于年。这栋红砖建筑是德国北部唯一仍在正常使用的战前犹太教堂。教堂建成以来,一直完好保留着古典式的室内装潢风格,包括天花板上犹太教的六芒星形“大卫之星”,女眷边座的木梁和诵经台上方的木拱装饰。
犹太教堂马路对面就是圣阿吉迪教堂。从教堂规模和知名度来说,圣阿吉迪教堂在吕贝克五大古教堂中处于垫底的位置,从建造年代来说,它则和圣彼得大教堂并列第二,都是起建于年,仅次于吕贝克大教堂。
这座教堂属于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双重建筑风格,服务对象是当时的中产阶级,包括手工业者,账房先生,行政管理人员等等。二战时这座教堂未遭破坏,现保存着不少珍贵的教堂艺术品供游客参观。
特拉佛明德在行政上属于吕贝克的一个区,人口,镶嵌在特拉佛河流入吕贝克海湾的入海口。小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当时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为守卫特拉佛河的入海口在这建了防御工事。特拉佛明德年正式建镇,年划归吕贝克自由城。多年以来特拉佛明德一直是德国北部著名的海滨浴场和度假胜地。从特拉佛明德出发,可以乘坐渡船到瑞典,芬兰,俄罗斯,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波罗的海港口城市。一年一度的传统北欧帆船比赛和沙滩节都是在特拉佛明德举行。
特拉佛明德的标志性建筑是火车站,落成于年,现在是德国国家级建筑遗址和文化遗产。火车站的钟楼除了显示时间以外,对着沙滩的方向还有下一班去吕贝克的列车时刻表。
离海边咫尺之遥的大西洋大酒店过去是特拉佛明德的赌场。酒店的红瓦白墙与海天的蓝色融为一体,素雅中透出高贵。住宿价格不菲,夏天旅游旺季起价就是多欧元。灰白色的细沙摊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供游客租用的沙滩棚。
沙滩棚由柳条,木板和帆布制成,式样别致,美观实用。棚供两人坐,靠背可以前后调节角度,如同飞机和大巴上的座椅。游客可以坐在棚里休息,也可以避风,避雨,避晒。沙滩棚的下部还有抽屉,配有锁,供游客储存衣物。
在海滨浴场有一座伸入海中的木板栈桥,栈桥尽头的观景台上插着两面旗子,估计分别是吕贝克和特拉佛明德的市旗。在栈桥上环顾四周,景色别有一番韵味。
前方有在海上驰骋的游轮,回观岸边,有弄水和休息的游客,有岸上的酒店和点缀在沙滩上的沙滩棚,还有滨海步行道尽头的半岛。
观鸟爱好者自然不会放过观赏水鸟的机会。深一脚浅一脚穿越柔软的细沙滩时,有在沙滩上袅袅婷婷的红嘴鸥,有栖息在沙滩棚顶上气度不凡的银鸥。顺着步行道往特拉佛河那一头走,还可以遇到洁白优雅的疣鼻天鹅在水中游荡。
回游轮之前,我们到镇上的居民区小街上转了一圈。住房多为典型北欧风格的红瓦小楼,街上行人稀少,安详宁静,体现了当地居民悠闲恬淡的生活节奏。
吕贝克一日游是我们这次北欧游轮之旅的意外惊喜,是我们无意中采撷到的璀璨的瑰宝。游览过程中我们没有遇到来自国内的旅游团,散客也寥寥无几,吕贝克面对国内巨大的旅游客源来说还是一片处女地。
E世家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