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语:LatvijasRepublika)。国名源自民族语,意为"铠甲"、"金属制的服装",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北部的议会共和制国家。西邻波罗的海,与在其北方的爱沙尼亚及在其南方的立陶宛共同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二国相邻,全国总面积平方公里。
拉脱维亚人属于波罗的人,文化上接近立陶宛人。拉脱维亚语属于印欧语系。拉脱维亚是单一制国家,由个自治市和9个直辖市组成。
拉脱维亚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拉脱维亚的经济改革彻底改变了前苏联僵化的经济旧模式,最终建立起西欧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年,拉脱维亚脱离苏联独立。年5月1日,拉脱维亚正式加入欧盟。年3月29日成为北约成员国,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成员国。年1月1日,拉脱维亚正式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
历史沿革公元前年左右,拉脱维亚拉脱维亚人的祖先定居在波罗的海的东岸。公元前年,克罗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罗尼亚人以及说芬兰语的利沃尼亚人,几个不同的波罗的海部落定居在拉脱维亚。波罗的海人建立了到古罗马的商路,以当地产琥珀交换贵金属。
12世纪晚期,第一个传教士由罗马教皇派遣,来到了道加瓦河下游进行传教。并且逐渐建立了由德国商人和传教士为主的定居点但当地居民却没有接受基督教。于是日耳曼十字军被派往拉脱维亚,用武力强迫当地居民改信基督教。这时,克罗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罗尼亚人都已建立自己的王国并与入侵者对抗。但在13世纪早期,德国人控制了今日拉托维亚的大部以及爱沙尼亚的南部地区。并且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十字军国家即后来所知的玛利亚地或利沃尼亚。里加成为了主要的贸易中心,并于年的加入了汉萨同盟。
18世纪时,俄国从瑞典和波兰拉脱维亚获取了现拉脱维亚的所有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脱维亚于年11月18日获得独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再次兼并拉脱维亚,并将其纳为一个加盟共和国。
年,苏联开始进行政治改革,这也促进了拉脱维亚独立运动的发展。
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宣布拉脱维亚共和国恢复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拉独立。9月17日,拉脱维亚加入联合国。
折叠位置境域拉脱维亚位于东欧平原西部,临波罗的海东岸,里加湾深入内陆;同爱沙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接壤。面积为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平方千米,内水面积平方千米。
折叠地形地貌拉脱维亚地形以平原、低地和拉脱维亚低矮丘陵相间,四分之三地区在海拔米以下,最高点海拔米。
拉脱维亚海岸线长千米,里加湾深入内陆。全境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为丘陵。边境线总长千米,其中海岸线长度千米。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约一半多为可耕地。
折叠国旗拉脱维亚国旗呈横长方形,拉脱维亚长与宽之比约为2:1。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的横宽条组成。早在13世纪时,居住在拉脱维亚的拉特加人就使用过红、白、红图案的旗帜。年这面民族旗帜得到了事实上的合法化,年确定国旗的颜色和比例。年拉脱维亚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当时的国旗为在苏联国旗旗面的下部加白、蓝色的水波纹图案。年拉脱维亚宣布独立,象征拉脱维亚民族统一的红、白、红旗又被用来作为国旗。这种红色其实是一种独特的暗红色,国际间习惯称之为“拉脱维亚红”。暗红色讴歌了拉脱维亚人为了祖国勇于披肝沥胆、抛洒热血的爱国情怀,白色抒发了拉脱维亚人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和渴望。
折叠国徽拉脱维亚国徽分为大、中、小三拉脱维亚个样式。其中小国徽为盾徽:上方为太阳,十七道光芒代表十七个操拉脱维亚语的地区;左下角为狮子,表示西拉脱维亚;右下角为狮鹫,表示东部地区。盾上方有三颗五角星,象征了历史上的三个区。中国徽加上了橡树枝条。大国徽的树枝以国旗捆绑,左右以狮子和狮鹫守护着。
折叠语言拉脱维亚的官方语言为拉脱维亚语,分中部、东部和北部三种方言,属于印欧语系波罗的海语族,还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95%以上居民懂俄语,约10%居民懂德语、英语。通用俄语、英语。北欧语言在拉脱维亚有一定基础,如瑞典语。
折叠宗教拉脱维亚居民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基督教路德宗、俄罗斯东正教、旧教、浸礼教,根据年统计,拉脱维亚多数人信奉宗教,但是只有7%经常性参加教会活动。天主教50万人,路德宗新教45万人,东正教35万人。
折叠节日节日名称日期二战死难者纪念日5月8日民族英雄和国家保卫者纪念日11月11日国庆日11月18日折叠波罗的海年,波海的海三国继续保持密切合拉脱维亚作关系,在重大外交活动中采取统一行动。1月,波海三国财长在里加举行年度会晤。拉议长对立陶宛、爱沙尼亚进行正式访问,分别与立、爱总统、议长、总理会见会谈,强调加强三国合作的重要性。2月,拉总统对立陶宛进行国事访问,与立总统会谈,强调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双边合作的优先领域。爱沙尼亚总统对拉进行工作访问。4月,波海三国举行波罗的海军事演习。爱沙尼亚总理访拉并与拉总理会谈。7月,拉总统贝尔津什就职后首访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就能源、基建项目合作等交换意见。8月,波海三国与北欧五国外长在赫尔辛基举行年度会晤,拉外长强调八国未来应朝着政治团结、资源共享及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9月,爱沙尼亚总统伊尔韦斯连任后首访拉并与拉总统、总理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