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电影摄影师(ID:pmovie_sheyingshi)
张艺谋与黑泽明有很多共同点,特别是他们都用完美的构图来增强叙事性这一点。从李安的《卧虎藏龙》开始,其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可能在武侠电影中出现,并以一种迅速普及的方式被大量的西方观众吸引。在向广大受众推出同样的东西的同时,《英雄》似乎把这一进程向更向远处推进一步。而事实上,在追求原始行动的过程中,它似乎更为真诚,并且没有过多的情感包袱。
但电影里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通过画面构图,它有助于实现武术迷和禁欲的唯美主义者的电影。在下面来自patreon的视频中,通过简单地将画面进行消色处理达到事物的核心。一旦这样做,受黑泽明大师的影响将变得很明显,特定的影响和出发点可以很容易地被孤立。
来练练英语下面讲讲张艺谋的构图理论:
居中构图
在《英雄》中,有十之八九的人物位于画面构图的居中位置,这点与黑泽明的电影一样。当然,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将观众集中在左手边的角色和落在他或她身上的事件,从而建立悬念。但整体的情感效应是要传达一种预感,一种感觉,所有发生在电影中的事件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正在观看的是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冲突的最新表现,它是在善的力量和邪恶的力量之间永恒的冲突。
震撼的视觉
张艺谋的电影在视觉感官上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这点毋庸置疑。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对色彩的选择,但是另一个原因,正如评论家指出,张艺谋会以我们从来没有看过的“震惊”,这样一种方式对其场景进行呈现。一切都从远处看,或者投射到柔焦点,再或者以不冲突或震撼的方式表现出来。黑泽明在《蜘蛛巢城》中以类似地方式呈现。
冲突
张艺谋和黑泽明一样,利用每一个机会处理好人物的取景。在最基本的层面上,这迫使观众更仔细地观察角色的面部表情。然而,在稍微微妙的层面上,这也造成了悬念。而不是目睹两个人之间的冲突,观众被迫间接地接受角色的每一面。这加剧了我们的冲突经验。
加强情绪
在《英雄》中,张艺谋使用摄影机来说明人物的情绪状态。例如,如果一个人物走在走廊上,摄影机一直从一边到另一边倾斜,我们可以假设人物的内在条件?它是困扰,不稳定,高度情绪化的。像这样的技术可以使电影更直接的传达给观众。
画面运动
仿佛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着名的诗句:“二十座覆盖着雪的山岭之间,唯一移动的是乌鸫的眼睛。”张艺谋表示,他对纯粹的运动和它能起作用的方式感兴趣。在张艺谋的取景中,总是有东西移动。它可以是水,可以是一个蜡烛的火焰,或是一群人。它可以是叶子,要么在树上摇动,要么在空洞的土地上。但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力量,是推动故事的力量,是驱动生命本身的力量。
夸张的比例
这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意义,取决于导演本身,但在张艺谋的情况下,这意味着特写镜头会用于戏剧效果。张艺谋的拍摄对象视图有时会放大到他们的存在的屏幕上大小,所以手或剑可能看起来巨大,事实上,它是正常的尺寸。
环境和慢动作
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同样重要的是在某电影中的人物设定,环境的设定是这段故事发生背景的主要因素。但他和黑泽明一样使用了巨大的,华丽的背景,并引入了慢动画面,作为场景潜在永恒的瞬间。在这样的环境背景设置下,以投入戏剧性的慢动作,即使是最小的行动也预示着更深层的含义。
相关阅读
浓墨重彩:解读张艺谋电影色彩学
文丨落山风来源丨时光网
好莱坞顶级大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曾不无羡慕地说,张艺谋是可以用色彩讲故事的导演。的确,张艺谋电影的色彩,已经成为一种辨识度,一种标签,很多年后,可能会像日本人研究黑泽明的叙事结构一样,成为华语电影学者的研究对象。
不知是不是巧合,张艺谋导演《长城》是由马特·达蒙主演,他在出席纽约漫展时说:“能和张艺谋导演一起共事是难以置信的优待。在美国和他身份类似的导演,就只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了——他们甚至比电影本身更有号召力,他们是电影偶像,也是传奇人物。”虽然《长城》是一部魔幻大片,和张艺谋以往的电影在形式上有很多不一样,但从预告片中看到,张艺谋依然用他独特的美学色彩把电影制作的美轮美奂。
张艺谋电影无处不在的色彩语言,源自他从小对美术的敏感,后来对电影摄影的精研,以及最后成为导演的非凡功力。他对色彩的表现力,也就是他对整个电影的掌控力。以下六大关键词,带你解读张艺谋的电影色彩学——
《红高粱》
红,几乎就是张艺谋电影的图腾色。
张艺谋第一部电影《红高粱》,片名第一个字就是“红”,这也几乎在冥冥中,注定了张艺谋整个电影生涯,和红色的不解之缘。
《红高粱》的“红”,那种浸满高粱酒的红色,是弥漫在整部电影之中的——那一碗一碗喝下的如血的高粱酒,都是“九九归一跟我走”的豪迈。“我奶奶”穿着大红袄子,仰天倒在高粱地里,红色和绿色有着强烈的对比。《颠轿曲》一段,红色的轿子在高粱地里穿行,异常亮眼。将红色运用到极致的,是在《红高粱》的片尾,残阳下,“我爷爷”牵着“我爹”,“我奶奶”倒在红色血泊中。这个场景加了红色滤镜,整个高粱地变成了血红色,太阳照耀下来,渲染着悲壮的气氛。
在之后的《菊豆》中,红色更多是让这部略微冷峻的电影,多了些暖色。比如菊豆和天青偷情一段,红布坠入到染池里,象征着两个压抑已久的人的激烈释放。这场戏之后,以前的靛蓝布条,变成了红色,也是两人心境变化的写照。
《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又是一部带“红”的电影。阴冷得让人不寒而栗的深宅大院中,只有红灯笼挂起,才代表着老爷对妻妾的宠幸。这部电影整个色调是偏灰色,但各种红色灯笼点亮的场景,却是电影最大的看点所在。
《秋菊打官司》则是用各种生活场景中的红,提亮了电影的喜剧色彩,比如中国北方农村常见的屋外晾晒的红辣椒、红色的窗花、红色对联等等。最后村长被抓,秋菊穿着红色的棉袄追出来,一抹红色在白色雪地的路上,显得格外热烈。
同样的场景在《我的父亲母亲》中也神还原过,只不过是更年轻的“我母亲”,她穿着鲜红色的棉袄,这种红比秋菊的红更有少女的纯真,奔跑在白茫茫的山野大地上,目送着“我父亲”远去,红与白的对比,象征着父母纯真的情感,此时电影那著名的主旋律音乐起来,极具感染力。
《英雄》里的红色运用也很具有仪式感和暗喻作用。比如无名刺杀秦王时,无名与持矛和盾的军士的服装都是黑色,只有军士头上是红色的羽毛,红与黑代表着两种势力的对弈,对比强烈。而残剑与如月缠绵一段,整个画面色调是红色,有一种诀别的惨烈感。
而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红色,更多的是宫廷装饰的运用,比如雕梁画栋的柱子、地面,以及暗红色的城墙等。在《三枪拍案惊奇》中,红色的丹霞地貌,也在交代这是个荒诞不经的故事。
《山楂树之恋》这一抹红色
《山楂树之恋》中,老三给静秋买山楂花颜色的布料做衣服,那红色在当时白灰的主流服装中,像一股暖流。《十面埋伏》中的红,显得比较特别,小妹一段舞蹈甩出长长的水袖,那水袖的颜色是一种极纯正的桃粉色,伴随着小妹如水般妩媚的舞蹈动作,色彩感让人赏心悦目。《三枪拍案惊奇》中小沈阳也穿的是桃红色,但却如人设一般扎眼。
巩俐《红高粱》
巩俐被张艺谋一手发掘,之后两人合作了11部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耀眼的银幕搭档。而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服饰色彩变化,也几乎就是一部张艺谋电影色彩断代史——巩俐如今在时尚界被成为“巩皇”,每次出场必是自带光芒,礼服宛如红毯王者,这其中也有张艺谋多年的色彩审美的辅佐吧。
很多人对巩俐和张艺谋合作的首部电影《红高粱》中,“我奶奶”身穿新嫁娘的大红色袄子,“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的歌声一出,记忆犹新。尤其是我奶奶倒在高粱地里,和“我爷爷”余占鳌“战天斗地”一段,仿佛一簇燃烧在高粱地的烈火。这一身火一样的红色,与“我奶奶”的年龄(巩俐当时20出头)、个性相得益彰。但这部电影大部分时候,“我奶奶”的服装,都是当时中国北方农村妇女惯常的色彩,比如淡蓝色、米色、麻布色和浅粉色,都是很纯正的劳动妇女服装颜色,在电影雄辉的背景下,比如酿造十八红的酒作坊,反而让“我奶奶”的人物凸显了出来。
年,张艺谋和杨凤良合导的《代号美洲豹》,巩俐是其中唯一的主要女性角色,一个被绑架的护士。她全片都是白色服装,包括护士服和白衬衫,不得不说,就是如此简单的白衬衫打全场,巩俐的造型都超越了潮流。紧接着,张艺谋和杨凤良又联合执导了《菊豆》,《菊豆》代表着张艺谋和巩俐合作走向默契。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染房的故事,所以巩俐在其中,多穿着中国传统老染坊最通常的布料颜色——靛蓝。
《菊豆》中受尽苦难的巩俐
不得不说,巩俐在《菊豆》与《红高粱》中的服饰色彩甚至款式很像,甚至也有大红色上衣。不过这些衣服都镶了花纹的边,和《红高粱》质朴的“我奶奶”区别开来。《菊豆》中除了靛蓝色衣服,明黄色衣服也是重点,尤其是女主人公菊豆身着这身衣服惨遭凌辱,领口被撕破,也昭示着菊豆之后的命运。
从《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张艺谋和巩俐进入了合作巅峰期。这部电影的背景是大户人家,女大学生颂莲嫁入陈家成为四姨太,她的服饰变化,也代表着她从女学生到少奶奶的转变。这部电影中有一个巩俐的经典造型:白色的盘扣改良旗袍,显出颂莲的淡雅清丽。不过,随着姨太太们争风吃醋的登峰造极,颂莲的服装开始变得“奢华”,金色与红色混合的绣花绸缎面料成为主角,金色的镶边尤为惹眼,也代表着颂莲以往美好理想的破灭,坠入陈家万劫不复的争斗深渊。
《秋菊打官司》让巩俐成为威尼斯影后
年让巩俐成为威尼斯影后的《秋菊打官司》,则是巩俐最“土得掉渣”的角色,秋菊有着当时最为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造型:红色花格子棉袄、黑底红花棉袄,还有秋菊进城的灰色竖条外套,墨绿色头巾,让巩俐完全变身为农村大嫂,“沉入”角色中,也是她最成功的角色塑造之一。不过村长最后被抓走,秋菊追出去在雪地里的那段,她穿的是农村人过年办喜事才穿的大红绸缎绣花棉袄,也很贴切。
年的《活着》,小富之家少奶奶家珍的服装,多以彩条花纹为主,也和人物个性与命运走向很贴合。电影海报上的紫红色旗袍,也是巩俐最为经典的造型之一。第二年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是张艺谋和巩俐第一阶段合作的最后一部作品,巩俐饰演上海滩当红歌女小金宝,服饰招摇外放,艳丽浮夸,但小金宝的大红唇,却力压了那些华丽的服饰,成为巩俐造型的“主角”。
时隔11年之后,巩俐和张艺谋再度合作《满城尽带黄金甲》,巩俐的皇后造型“母仪天下”,带着宏大的“巩皇”气场。从金色的刺绣,到凤凰牡丹的红袍,到镶满珠宝的凤袍,主色调就是极尽华贵的金色。当然,华服只是外力,巩俐多年来历练的强悍演技,才是让皇后这个角色立住的关键。
《归来》中的巩俐演绎中年妇女的沧桑
年,巩俐和张艺谋合作《归来》,饰演失去记忆,一心等待丈夫陆焉识归来的冯婉瑜。这部电影非常平实,张艺谋讲故事的能力也炉火纯青。巩俐的服装也是洗尽铅华,都是普通中老年妇女的日常着装,不过,她等待丈夫归来,脖子上的普通的绛红色呢子围巾,却象征着冯婉瑜炽热的心,很是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