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为什么退出一战战争事典

杭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8655.html

亚历山大·克伦斯基:“世界认为俄国革命是结束。大错特错,俄国革命仅仅是开始。”

要面包?还是要战争?

年初,俄国国内已经陷入混乱,战争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只能大量地发行货币。由于货币发行量太大,连印刷机都用坏掉了。大雪和低温让多列蒸汽火车车头因冻结而爆炸,这导致食品和燃料没法运进大城市。由于供应缺乏,面粉的价格已经涨了8倍,但有面粉的面包房也没法烤出面包,因为烤炉没燃料,连首都彼得格勒的许多工厂都因为缺少燃料而停工了。工厂一停工工人就没事干了,宿舍里又停了暖气,于是成群的工人开始在街头饿着肚子闲逛,请注意,这可是俄国冬天的街头,零下几十度!逛了没多久,又冷又饿的工人开始骚动,厌倦战争的前线士兵也开始骚动,逃兵达到了万以上,所有人都在期望着改变眼前的这一切。大家都对沙皇和皇后表示出不满,“无论军官﹑商人﹑妇女,每个人都在谈论弄死他们”。甚至有人在杜马会议上公开提议废除沙皇。很多人认为俄国军队的失败都是皇后的错,因为她是个德国人。一个笑话开始四处流传:年幼的皇子在冬宫的走廊里哭泣,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哭时,他回答道:“当俄国人被打败的时候,爸爸哭了;当德国人失败的时候,妈妈哭了。那我应该什么时候哭呢?”

年7月彼得格勒的游行示威

在这种情况下,尼古拉二世已经失去了权威,他整个冬天都住在首都彼得格勒附近的皇村里,和皇后及其子女保持隔离。他周围的人都祈求他任命一个新内阁来挽救局势,但沙皇没有任何行动,皇后亚历山德拉则鼓励她的丈夫采取更加残忍的手段来展现自己的力量,因为“俄国需要皮鞭,斯拉夫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但皇后的铁腕手段也没有被采纳,尼古拉好像已经跳出乾坤外不在五行中了,他对现实漠不关心,不管别人对他说什么,他都耐心地听着,神情茫然地微笑着,什么也不说而且什么也不做,颇有些无为而治的味道,而这正是他无能的充分表现。于是连国家杜马中最保守的人—比如说社会党的克伦斯基(Kerensky)都开始主张用恐怖分子的手段搞一次反沙皇的政变,甚至连俄军总参谋长都策划逮捕皇后迫使沙皇改革。但他们的这一想法并没有机会去实施,因为还没等他们动手,沙皇就自己倒台了。

3月(俄历2月)8日,彼得格勒街头的示威游行逐渐变成了抢劫和骚乱—连杜马议员都参加了进去,派去镇压他们的哥萨克骑兵则有去无回,因为他们也加入了游行队伍。连首都卫戍部队里都冒出了许多逃兵,以至于被谑称为“逃兵营”。一些以前遭到镇压一直在潜伏的左翼组织领导人也纷纷冒出头来,呼吁进行更大的罢工和变革。惊恐万分的俄国内阁一看大势不好立即发电报给沙皇要求辞职,并要求沙皇赶回首都接手这个烂摊子。但沙皇在电报中回复说:“在此与德国和奥地利开战的困难时期,我命令首都发生的骚乱明天结束。”

可惜他的“命令”根本不管用,“明天”很快就到了,骚乱持续升级,这次连士兵也掺和了进来,他们开始向自己的长官开枪,巨大的武器库被占领,武器四散流出。监狱里的犯人趁着这个好机会纷纷越狱逃了出来,更加剧了社会的混乱。

3月13日,沙皇尼古拉乘火车赶回彼得格勒,为了避免影响开往前线的部队和军需品的运送,好心的他特意下令火车走曲线,这样就更慢了。等他接近彼得格勒时,局势已经乱得不可收拾了。最后连驻守在皇村负责保卫沙皇的禁卫军也宣告起义,皇后和王子公主们已经成了囚犯,他们和沙皇失去了联系。许多高级指挥官都给沙皇发来电报,要求他必须交出皇位—因为现在大家都需要一个替罪羊,沙皇夫妇荣幸当选。

续战与止战的犹豫

3月15日,两个新俄国政府出现了,一个是杜马推出的临时政府,一个是由工人代表和士兵组成的苏维埃政府。这两个政府在同一栋大楼里工作,虽然有一山不容二虎的说法,但他们在有些问题上还是一致的,那就是沙皇必须退位。

尼古拉二世宣布自己可以退位,但皇位不能给自己的儿子,因为他的儿子患有血友病,很可能夭折。于是皇位移交给了尼古拉的弟弟迈克尔,但迈克尔立即宣布退位,因为沙皇的宝座太烫屁股了,他怕自己小命难保。于是统治俄国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宣告完蛋。

4月11日,俄国苏维埃大会投票支持临时政府继续参加大战,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发出呼吁要求停止战争,要求双方心平气和地停下来,进行不涉及领土吞并和战争赔偿的谈判。这个提议得到了敌人的赞同,但却遭到了其他协约国战友的反对。4月15日,数万俄国士兵从战壕中走出来亲亲热热地与他们的敌人进行了一场具有反战色彩的复活节庆祝会。第二天,长期流亡国外的共产党领袖弗拉基米尔·列宁(VladimirLenin)回来了,列宁一回到彼得格勒就喊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对于既厌战又没地还饿肚子的人来说这比什么口号都有吸引力。在瑞士流亡的列宁本来是想借道英国回来的,但他又害怕被英国政府逮捕,因为英国和俄国还是盟国,最后他通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朋友的原则,鲁登道夫亲自批准列宁坐上一列封闭的火车由瑞士经德国回到自己的国家,还赞助了他不少钱让他回国去“捣乱”—总共万金马克(相当于9吨多的黄金)。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评论道:“德国的领袖们终于发现了一件最吓唬人的武器,于是立即把它们像瘟疫杆菌一样密封起来,用装甲列车运回了俄国。”这个“病菌”就是列宁—鲁登道夫认为这个“病菌”将会使俄国更混乱,而这将有利于德国。

5月1日,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宣布俄国将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国家—继续参加大战直到最后胜利,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政策突然改变带来的混乱。但第二天他试图缓解危机的做法反而引发了更大的混乱:克伦斯基颁布命令解除了43岁以上男性的兵役—这些在前线的中年退伍老兵像赶集一样涌入了铁路,厌倦战争的他们急于回家,把本来就接近瘫痪的铁路挤得完全瘫痪了;后来克伦斯基又宽容地废除了逃兵的死刑,这条命令一下,马上有多万士兵把枪扔了,自动解散,他们也加入挤车回家的行列,因为他们怕回去晚了土地就被分完了。返回后方的他们很快也加入了“造反”的行列。

6月,法国发生了兵变,为了不让德国发现这一状况,法方要求俄国再次在东线发起进攻,俄国临时政府再次秉着“舍己为人”的精神拼凑了20万人向加利西亚进军,但很快他们就被德奥联军打垮了。不到一个礼拜,年布鲁西洛夫占领的领土就全部丢掉了。这次失败再次引起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克伦斯基不得不从前线调回部队去镇压游行的人;另外还下令通缉布尔什维克,迫使列宁出走芬兰。

看到俄国冥顽不灵死不改悔,鲁登道夫下令德军直捣黄龙—向彼得格勒进军。9月3日,德军占领里加(Riga),俄国已处于崩溃状态,临时政府的最后一点威信也玩完了,因为俄国所有人都不想再打仗—准确地说是不想再打败仗了。

一战让帝制俄国终结

11月(俄历10月)6日晚上,在秘密潜回国内的列宁的领导下,革命士兵和工人赤卫队在彼得格勒发动了武装起义,克伦斯基要求援军支援的命令根本没人理,连最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哥萨克骑兵都不理他。第二天9点,意识到大势已去的克伦斯基使出了金蝉脱壳之计,他告诉大家自己要前往北方军区总部调兵,然后就坐上美国大使馆的汽车—逃跑了。起义军则包围了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仅有一群女兵和士官生把守的冬宫。

占领冬宫

11月7日晚上9点40分,停泊在涅瓦河(neva)上的“阿芙乐尔”巡洋舰鸣炮发出总攻的信号,革命士兵和工人赤卫队冲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的全体成员。3天后整个莫斯科都被他们控制。“阿芙乐尔”号的一声炮响,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了!

刚听到俄国骚乱、沙皇帝制终结的消息时,英法两国竟然很高兴,他们一直觉得和俄国结盟很别扭,虽然俄国在大战中帮了不少忙,但民主国家怎么能和独裁国家结盟呢,这简直就是个耻辱!现在好了,俄国将变成一个民主国家,协约国内部将更加纯洁。但当后来布尔什维克接管政权后,他们就不那么高兴了,因为这帮人开始预测资本主义终将灭亡并狂热地煽动革命,而且他们竟然开始与德国进行停战谈判!这将使数百万德军从东线解放出来,投入到西线去。

经过了3年多的战争,俄国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残骸,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接管了这个已经处于混乱中的国家。在起义成功的第二天,列宁就颁布了和平法令,决定退出这场战争,因为屡战屡败的俄国满目疮痍濒临崩溃,已经玩不起了。

高昂的停战代价

年12月15日,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Brest-Litovsk)这个小镇上,俄国与德国签订了停战1个月的协议。在谈判期间,俄国代表托洛茨基(Trotsky)和他同事还不忘给德国人散发各种革命的小册子,以此来说服他们也起来革命。但德国人提出的停战条件让托洛茨基感到震惊—俄国必须割让26%的领土,赔款60亿马克!他告诉德国人他们绝不会同意,并要求列宁采取“不战不和”的政策,既不再和德国人作战也不答应他们的要求。

但这种鸵鸟政策根本不管用,恼羞成怒的德军开始继续进攻,他们在5天内向东推进了英里,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乌克兰首都基辅也于3月1日落入德军之手。南方的土耳其人也趁机穿越高加索山占领了阿塞拜疆的巴库。狂怒的托洛茨基声称俄国应该加入协约国重新作战,但列宁不同意,他决定不管什么条件,只要能让俄国退出战争,他都答应。为了避开德军,他还特意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了莫斯科—必要时还准备再迁到乌拉尔。

年3月3日,俄国代表团与德国人签订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俄国被迫放弃了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波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地区,俄国将因此损失1/3的人口﹑1/3的铁路和一半的工业。但它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喘息的时间。在签字的过程中,俄国代表团拒绝阅读签署协议的内容,因为他们认为这份协议毫无意义,根本就是个笑话。同意签约的列宁还被俄国人骂成“叛徒”和“德国间谍”,但这为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赢得了时间。在德国战败后,列宁立即宣布此条约无效!

表面上来看,德国人从俄国夺得了大片的领土,取得了一个巨大的胜利,但实际上他们却加重了自己的负担,因为这些领土是俄国根本无法防守的,现在德国为了占领它们必须派遣大量的军队来管理—需要万人,这些部队本来可以派往西线的。另一方面,德国人的苛刻要求也坚定了英法抵抗到底的决心,因为他们已经看到—德国人太狠了,如果德国赢了,俄国的下场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沙皇的末路

随着革命的胜利,沙皇一家的末日也到了—二月革命革掉了尼古拉二世的皇位,十月革命则把他全家的命都革掉了。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全家福照片。他们在年7月17日晚惨遭灭门,一种说法是叶卡捷琳娜地方政府所为,另一种说法是苏维埃中央的最高指示,是列宁亲自下的命令

革命发生后,沙皇夫妇本来想前往英国避难,但被他的表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拒绝了,因为乔治五世怕他把革命带到英国去。

年7月17日午夜,为了防止敌人劫走沙皇,苏俄秘密警察把在叶卡捷琳堡(Yekaterinburg)一栋别墅里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7口叫醒,通知说要转移到其他地方,然后把他们赶进了地下室里。尼古拉二世怀里还抱着小儿子阿列谢克,小家伙睡眼惺忪,迷迷糊糊,紧紧地搂着爸爸的脖子。

到了阴森的地下室,皇后亚历山德拉看到房间空荡荡的,十分不满地发问:“怎么连把椅子都没有?难道我们连坐下的权力都没有了吗?”最后还是在尼古拉的请求下,才有人给他们搬来了两把椅子,尼古拉抱着儿子坐其中一把椅子上,他妻子坐在他左边,其他人则背靠着墙站着。

凌晨3点50分,用来运载尸体的卡车开到了大门口,警卫队长尤罗夫斯基带着行刑队冲了进来,宣读了一份以乌拉尔区苏维埃名义公布的死刑判决书。还没反应过来的尼古拉吃惊地问:“我们不是要被转移到别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枪就响了,尼古拉二世头部中枪,当场毙命;皇后亚历山德拉身中一枪,死前在胸前画了个十字;他们的5个子女—4位公主1位王子,最大的22岁最小的14岁—全部被机关枪扫死。检查尸体的时候,尤罗夫斯基发现躺在父亲臂弯里的阿列谢克还在呻吟,就对着他的耳朵里又补了两枪。当他们以为工作已经完成准备撤离时,又发现尼古拉最小的女儿阿纳斯塔西娅(Anastasia)仍在动。原来刚才她只是吓昏了,这会儿醒了过凶手们立即涌上前,用枪托把她砸死了。

所有尸体都被床单包裹起来抬上了卡车运走,为了不让人认出尸体的身行刑队还剥下他们的衣服,在尸体上浇上硫酸毁容灭迹,并用汽油焚烧火化残余骸骨被填进了一口废弃的矿井中。

在经历了一系列战败和无尽的痛苦后,俄国终于退场了。但脱离欧洲大的俄国并没有享受多长时间的和平,它很快又陷入了内战。不甘心失败的白将军同红色布尔什维克之间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在今后5年的混乱中,将0万人丧生—比一战中死于前线的人还要多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tuoweiyaa.com/lyzz/11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