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命悬难民脱欧及一体化改革问题金融

来源:国际金融报

6月28日,欧盟峰会第一日,各成员国达成了移民问题协议,将欧盟从危险的境地拉了回来。

不过,欧盟的麻烦绝不止这一项,英国脱欧、财政一体化改革等都是欧盟当前的主要麻烦。

德国总理默克尔多次表示欧洲人“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并明确表达了加强欧洲联合的政治意愿,所以此次峰会对于欧元区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有趣的是,美国人可能帮了欧洲大忙。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在贸易、伊朗核协议等问题上不断向欧盟施加压力,欧美盟友关系出现裂痕,但这也让欧洲国家更意识到抱团取暖增加凝聚力的重要性。

难民问题达成协议

移民问题是此次峰会的头号议题。

近年来,为摆脱战乱和贫困,许多西亚北非地区民众通过海路偷渡至欧洲,给欧洲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尽管联合国难民署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进入欧盟的难民数量已经从年的多万下降到了约1.8万人,但是多个成员国近来越发质疑欧盟现行的难民政策。

欧盟各国曾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协商,但一直难以达成共识。难民问题已上升为政治问题,加深欧洲内部矛盾和分裂。

作为接纳难民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德国执政联盟的姊妹党基民盟和基社盟在该问题上分歧巨大,或将引起德国政局动荡,危及默克尔的政治生涯。

基社盟主席、德国内政部长泽霍费尔已给默克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她必须在7月1日前在欧盟范围内达成一项严格管控难民的解决方案,否则将独自采取措施,马上驱逐一批“非法入境”的难民。但默克尔不同意这一主张。

6月28日上午,默克尔在欧盟峰会召开前向德国议会发表了一场约30分钟的演讲。她对泽霍费尔提出的方案给予批评。“德国若单独行动、遣返难民,会带来比德国政府解散更严重的后果,在难民问题上,欧盟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采取行动。只有欧盟好,德国才会一直好。”她还表示,难民问题是“不成功即失败”的问题,并警告说,“难民政策问题可能决定欧盟的命运”,“如果欧洲无法共同、有价值导向地迎接难民政策中的挑战,就不会再有人相信我们的价值体系”。

分析认为,若默克尔与其他国家在解决难民问题上不能达成协议,她的脆弱执政联盟就要解体。

除了德国内部分歧明显,整个欧洲在应对移民难题上也分为南欧、中东欧和北欧三个阵营。

意大利和希腊等南欧国家作为中东和北非移民进入欧洲的主要登陆点,要求欧洲加强边境管控防止更多移民横渡地中海到达欧洲、并促使其他欧盟国家分担安置移民的任务。《都柏林协定》规定,移民只能在入境欧盟的第一个成员国申请庇护,而这个成员国必须承担接待、资格审核等工作。意大利、希腊认为,公约对其造成过重的负担,希望彻底改革。就在这几天,意大利还拒绝了两艘难民船靠岸。意大利总理朱塞佩?孔特在6月28日峰会上威胁称,如果其他欧盟国家领导人无法帮助意大利处理难民问题,他将否决本次峰会有关难民问题的声明。波兰、匈牙利、捷克、奥地利等中东欧国家,主张打击非法移民,明确反对在欧洲内部按照配额强制分摊移民。德国、法国和一些北欧国家此前主张在欧洲层面分摊责任,共同解决难民危机,但在欧盟峰会前的小型迷你峰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认为,欧盟应对难民问题方案应立足于各国之间的协调,无需等待全体成员国达成共识再行动。默克尔在赞同马克龙的主张之余,承认当前“需要以双边或多边协议紧急应对难民问题”。

此前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办公室起草了一份草案,提出了设立“地区性登陆平台”的构想。这些平台将设立在北非和其他地区,由欧盟、国际移民组织、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合作运营,将“快速辨别哪些人是为改善经济状况而移民,哪些确实需要国际保护”,从而减少盲目冒险踏上赴欧旅程的人。

最终,第一天欧盟峰会结束后,各成员国暂时达成一致意见,即同意加强边境安全,将在自愿的成员国设立非法移民和庇护寻求者的接待中心,并加快审核这些人的进程。各国领导人还承诺,在一个国家不堪重负时,对移民分配规则进行改革。

分管移民事务的欧盟委员季米特里斯?阿夫拉莫普洛斯表示,应对移民危机,欧盟各成员国必须达成“共同政策和共同战略”,“否则整个欧洲事业将面临危险”。

脱欧博弈仍将继续

相比处在风口浪尖的难民问题,英国脱欧问题就平淡了很多。

6月2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退出欧盟法案》,这份法案正式成为法律。尽管英国脱欧进程已经进行了两年,但是在脱欧问题上依然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其中爱尔兰边界问题一直是“脱欧”谈判中一个重要问题。英国迄今没有拿出一份关税提案,相关谈判因而未能展开。

爱尔兰是欧盟国家,接壤英国领土北爱尔兰。目前英国北爱地区与爱尔兰之间人员与货物均可自由流动。一旦英国正式“脱欧”,英国与爱尔兰的边界将变为欧盟与非欧盟国家的边界。

爱尔兰总理瓦拉德卡曾表示,必须保证在英国离开欧盟后,爱尔兰和北爱尔兰边界之间不得设置阻碍人员和货物自由流动的关卡和检查站等硬件设施。

英国曾在年12月承诺离开欧盟后将保证在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不会出现“硬边界”问题,英国国内以及欧盟提出过多种解决方案,包括让北爱尔兰成为缓冲区,但是特雷莎政府随后都予以了否决,并表示不可能考虑将北爱尔兰变相的分裂出去,因此英国迟迟未能在边界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此外,“脱欧”还牵涉一系列待解决的立法问题。在英国加入欧盟40多年的历史中,已有上万条与欧盟有关的法律融入英国法律体系,所有涉及欧盟法的内容都需进行必要的处理,以保证英国法律和欧盟法律的平衡和分离。

距离年3月29日英国正式退出欧盟仅剩9个月时间,如果按照欧盟希望在年10月完成谈判的时间表来衡量,就只剩约4个月时间了。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脱欧”法案已经在议会得以顺利通过,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国内各派就“脱欧”问题的各项分歧完全消失。未来,特雷莎?梅还需继续平衡政府与议会的不同立场。随着正式“脱欧”日期的临近,激烈的博弈仍将继续。

一体化改革阻力大

移民和英国脱欧问题均折射出近年来欧盟一体化过程中所遭遇的阻力。

历史上,“法德引擎”一直是推动欧盟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年欧债危机以来,两国力量对比和心态发生变化,未能形成合力。年5月,打着“亲欧牌”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给熄火多年的“法德引擎”带来新动力。

年,马克龙曾提出一项详尽的欧元区改革计划,德国在年给予了响应。随着欧洲经济自去年以来出现明显复苏势头,外界普遍希望法德组合能够抓住这次机遇,推进欧盟改革。

一直以来欧元区旨在货币政策上达成一致,但是缺乏统一财政政策的模式深受市场诟病。

在欧元诞生之前,欧元区的国家总体经济都处于比较乐观的水平,一旦出现了经济危机,由于主权国家拥有印钞的权利,因此通过量化宽松的方式往往可以顺利度过危机,并实现经济的新一轮上涨。

但是统一货币政策后,为了保证整个欧元区内欧元的统一性,每一个单独的欧元区国家都不得随意的调整利率以及印刷钞票。随着印钞权的丧失,处于严重通胀的国家则束手无策,对于一些债务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更是一种灾难。因此推行统一财政政策成了欧盟的当务之急。

德法此前发布公开声明称,同意为弥合欧盟内部贫富差距在年前设立欧元区统一财政预算。欧元区共同预算旨在促进欧元区具有更好的竞争环境、促进进一步融合以及经济环境稳定,预算资金将来自于成员国每年拨款,并对税务及其他资源进行分配。

此外,默克尔支持将现有规模为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ESM)升级成“欧洲货币基金”(EMF),向财政紧张的欧元区成员国提供贷款。同时,为了帮助经济欠发达的欧元区成员国发展科技,德国支持建立亿欧元的欧洲投资基金(EIF)。但是,在欧元区共同预算方面,默克尔对设立一位“欧元区财长”的建议十分谨慎,认为还没有到讨论建立新权力机构的时候。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包括一些欧元区核心国家在内,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瑞典、丹麦、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爱尔兰和马耳他12个国家都质疑,是否需要任何欧元区共同的“财政能力”。

荷兰财长此前在致欧元集团主席的一封信中称,各方对于预算需求“分歧很大”,多个国家担心“道德风险”,并对德法所提预算计划的“财政中立性”表示怀疑。

一些欧元区国家担心,该计划会使本国纳税人承担更多来自其他国家的风险。欧元区内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财政状况目前都十分令人担忧。

欧洲一体化研究者、功能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之一,美国政治科学家恩斯特?哈斯(ErnstHaas)曾提出一段著名理论:在一体化的进程中,存在着学习、溢出和效忠转移三个阶段,最终这将促成超国家机构的出现。而最难以克服的,就是效忠转移这一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在近期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欧洲的区域构建还不完整,因而面临着更多的脆弱性。“欧洲尚未完成银行业联盟的有关工作,也未完全协调好各国的金融监管与实践,因而面临着信任被一步侵蚀的风险。”

意大利和希腊等南欧国家作为中东和北非移民进入欧洲的主要登陆点,要求欧洲加强边境管控防止更多移民横渡地中海到达欧洲、并促使其他欧盟国家分担安置移民的任务。《都柏林协定》规定,移民只能在入境欧盟的第一个成员国申请庇护,而这个成员国必须承担接待、资格审核等工作。意大利、希腊认为,公约对其造成过重的负担,希望彻底改革。就在这几天,意大利还拒绝了两艘难民船靠岸。意大利总理朱塞佩·孔特在6月28日峰会上威胁称,如果其他欧盟国家领导人无法帮助意大利处理难民问题,他将否决本次峰会有关难民问题的声明。波兰、匈牙利、捷克、奥地利等中东欧国家,主张打击非法移民,明确反对在欧洲内部按照配额强制分摊移民。德国、法国和一些北欧国家此前主张在欧洲层面分摊责任,共同解决难民危机,但在欧盟峰会前的小型迷你峰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认为,欧盟应对难民问题方案应立足于各国之间的协调,无需等待全体成员国达成共识再行动。默克尔在赞同马克龙的主张之余,承认当前“需要以双边或多边协议紧急应对难民问题”。

此前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的办公室起草了一份草案,提出了设立“地区性登陆平台”的构想。这些平台将设立在北非和其他地区,由欧盟、国际移民组织、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合作运营,将“快速辨别哪些人是为改善经济状况而移民,哪些确实需要国际保护”,从而减少盲目冒险踏上赴欧旅程的人。

最终,第一天欧盟峰会结束后,各成员国暂时达成一致意见,即同意加强边境安全,将在自愿的成员国设立非法移民和庇护寻求者的接待中心,并加快审核这些人的进程。各国领导人还承诺,在一个国家不堪重负时,对移民分配规则进行改革。

分管移民事务的欧盟委员季米特里斯·阿夫拉莫普洛斯表示,应对移民危机,欧盟各成员国必须达成“共同政策和共同战略”,“否则整个欧洲事业将面临危险”。

脱欧博弈仍将继续

相比处在风口浪尖的难民问题,英国脱欧问题就平淡了很多。

6月2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退出欧盟法案》,这份法案正式成为法律。尽管英国脱欧进程已经进行了两年,但是在脱欧问题上依然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其中爱尔兰边界问题一直是“脱欧”谈判中一个重要问题。英国迄今没有拿出一份关税提案,相关谈判因而未能展开。

爱尔兰是欧盟国家,接壤英国领土北爱尔兰。目前英国北爱地区与爱尔兰之间人员与货物均可自由流动。一旦英国正式“脱欧”,英国与爱尔兰的边界将变为欧盟与非欧盟国家的边界。

爱尔兰总理瓦拉德卡曾表示,必须保证在英国离开欧盟后,爱尔兰和北爱尔兰边界之间不得设置阻碍人员和货物自由流动的关卡和检查站等硬件设施。

英国曾在年12月承诺离开欧盟后将保证在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不会出现“硬边界”问题,英国国内以及欧盟提出过多种解决方案,包括让北爱尔兰成为缓冲区,但是特雷莎·梅政府随后都予以了否决,并表示不可能考虑将北爱尔兰变相地分裂出去,因此英国迟迟未能在边界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此外,“脱欧”还牵涉一系列待解决的立法问题。在英国加入欧盟40多年的历史中,已有上万条与欧盟有关的法律融入英国法律体系,所有涉及欧盟法律的内容都需进行必要的处理,以保证英国法律和欧盟法律的平衡和分离。

距离年3月29日英国正式退出欧盟仅剩9个月时间,如果按照欧盟希望在年10月完成谈判的时间表来衡量,就只剩约4个月时间了。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脱欧”法案已经在议会得以顺利通过,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国内各派就“脱欧”问题的各项分歧完全消失。未来,特雷莎·梅还需继续平衡政府与议会的不同立场。随着正式“脱欧”日期的临近,激烈的博弈仍将继续。

一体化改革阻力大

移民和英国脱欧问题均折射出近年来欧盟一体化过程中所遭遇的阻力。

历史上,“法德引擎”一直是推动欧盟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年欧债危机以来,两国力量对比和心态发生变化,未能形成合力。年5月,打着“亲欧牌”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给熄火多年的“法德引擎”带来新动力。

年,马克龙曾提出一项详尽的欧元区改革计划,德国在年给予了响应。随着欧洲经济自去年以来出现明显复苏势头,外界普遍希望法德组合能够抓住这次机遇,推进欧盟改革。

一直以来欧元区旨在货币政策上达成一致,但是缺乏统一财政政策的模式深受市场诟病。

在欧元诞生之前,欧元区的国家总体经济都处于比较乐观的水平,一旦出现了经济危机,由于主权国家拥有印钞的权利,因此通过量化宽松的方式往往可以顺利度过危机,并实现经济的新一轮上涨。

但是统一货币政策后,为了保证整个欧元区内欧元的统一性,每一个单独的欧元区国家都不得随意地调整利率以及印刷钞票。随着印钞权的丧失,处于严重通胀的国家则束手无策,对于一些债务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更是一种灾难。因此推行统一财政政策成了欧盟的当务之急。

德法此前发布公开声明称,同意为弥合欧盟内部贫富差距在年前设立欧元区统一财政预算。欧元区共同预算旨在促进欧元区具有更好的竞争环境、促进进一步融合以及经济环境稳定,预算资金将来自于成员国每年拨款,并对税务及其他资源进行分配。

此外,默克尔支持将现有规模为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ESM)升级成“欧洲货币基金”(EMF),向财政紧张的欧元区成员国提供贷款。同时,为了帮助经济欠发达的欧元区成员国发展科技,德国支持建立亿欧元的欧洲投资基金(EIF)。但是,在欧元区共同预算方面,默克尔对设立一位“欧元区财长”的建议十分谨慎,认为还没有到讨论建立新权力机构的时候。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包括一些欧元区核心国家在内,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瑞典、丹麦、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爱尔兰和马耳他12个国家都质疑,是否需要任何欧元区共同的“财政能力”。

荷兰财长此前在致欧元集团主席的一封信中称,各方对于预算需求“分歧很大”,多个国家担心“道德风险”,并对德法所提预算计划的“财政中立性”表示怀疑。

一些欧元区国家担心,该计划会使本国纳税人承担更多来自其他国家的风险。欧元区内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财政状况目前都十分令人担忧。

欧洲一体化研究者、功能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之一,美国政治科学家恩斯特·哈斯(ErnstHaas)曾提出一段著名理论:在一体化的进程中,存在着学习、溢出和效忠转移三个阶段,最终这将促成超国家机构的出现。而最难以克服的,就是效忠转移这一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在近期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欧洲的区域构建还不完整,因而面临着更多的脆弱性。“欧洲尚未完成银行业联盟的有关工作,也未完全协调好各国的金融监管与实践,因而面临着信任被一步侵蚀的风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tuoweiyaa.com/lyzz/10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