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曾被古典音乐“遗忘”的地方
自17世纪起,古典音乐在欧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最初,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是发展的核心地区,到了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与英国也逐渐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曲家。相比之下,诞生于东欧的作曲家则相对少一些,除了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以外,其他知名的东欧作曲家屈指可数。而且,李斯特与肖邦的活跃地区也是在西欧,而非东欧。东欧国家之所以一定程度上被古典音乐“遗忘”,与他们相对匮乏的经济水平与较为缓慢的人文发展有关。从20世纪起,欧洲音乐开始呈现出多极化、全球化的趋势,除了古典音乐的几个“传统强国”之外,东欧的许多作曲家们也开始慢慢具有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甚至成为了欧洲音乐发展的引领者,比如匈牙利的巴托克、利盖蒂,波兰的席曼诺夫斯基、鲁托斯拉夫斯基等人。神圣、简约——东欧音乐的天性使然
与德奥意法等欧洲大国的作曲家相比,东欧的作曲家写出的作品往往与欧洲音乐创作的主流风格有所差异。东欧作曲家们在吸纳欧洲与美国等地创作思维与技法的基础上,更致力于在音乐中融入本国的文化特色。20世纪末叶,一种被称为“神圣简约主义”的创作思维在这些小国中蔓延,影响了许多作曲家的创作。而且,带起这阵潮流的,还是一些东欧“小国中的小国”的几位作曲家,如格鲁吉亚的吉雅·坎切利、拉脱维亚的瓦斯科斯与爱沙尼亚的阿沃·帕特。坎切利瓦斯科斯阿沃帕特光听“神圣简约主义”名字,它似乎与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简约主义”非常相似,但事实上,它们的源起与呈现出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简约主义音乐指的是用简单的音乐材料不断重复,形成在“不变”的大框架中不断“变化”的音响效果,可以视作对20世纪音乐不断数理化、复杂化创作思潮的一种反叛。它的音响效果被有趣的类比为“致幻剂”,听众有可能在这样“洗脑”的音响中感到晕头转向、甚至是迷失自我。泰瑞·莱利的作品“C”,全曲以“C”音的重复为核心,不断进行细微的变化。不同版本的长度在20-60分钟不等有所不同的是,神圣简约主义音乐特指一种简单、亲和并具有浓厚宗教象征的音乐风格,它与东欧的东正教有着紧密的关系。这种风格的音乐作品中,简洁的音乐材料不断重复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规则,但音响效果往往会更加温和,有着宁静、沉思般的气质。如果说简约主义音乐是一针猛烈的“致幻剂”,那神圣简约音乐就更像是一副治愈忧伤的“镇定剂”。阿沃·帕特——可能是最受欢迎的20世纪作曲家
出生于年的阿沃·帕特是爱沙尼亚首位获得国际声誉的作曲家。爱沙尼亚,这个波罗的海旁的小国在历经八个世纪的被占领历史后,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独立,阿沃·帕特就生于此期间。?ActonInstitute年,阿沃·帕特从音乐学院毕业成为了一名作曲家,开始时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之后逐渐扩展到声乐与管弦乐。年,他移居美国,并在那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美国的听众对这位圣徒般的作曲家充满了好奇与敬仰之情,他的到来也意外的将爱沙尼亚音乐传播到了遥远的大陆。?Aleteia阿沃·帕特最受欢迎的两部作品,应该是钢琴曲《致阿丽娜》和为大提琴与钢琴而作的《镜中镜》。作曲家在这两部作品中使用了他最有特点的作曲法——钟鸣作曲法。对于这种作曲法,他曾这样解释:“让音乐回到最简单基本的三音和弦,以调性和声为基石,但抽去了调性体系的功能,使之失去方向,类似中世纪教会音乐那样的平行级进”。因此我们在聆听时,可以感受到像敲钟一样的音响效果,音乐有着浓厚的复古色彩,一尘不染。阿沃·帕特《镜中镜》现在,我们再把阿沃·帕特定义成一位“小众作曲家”似乎不再准确。他的作品音乐会在全球各地都频繁上演,相比先锋派的许多音乐作品只能面向专业人士演奏,阿沃·帕特的音乐无疑更加“讨巧”,受众也更广一些。这也让他成为了最受欢迎的20世纪作曲家之一。阿沃·帕特的《悲歌》
除了这两部流传最广的作品之外,阿沃·帕特的作品中还体现了许多基于神圣简约主义的风格延伸。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悲歌》写于年,这是为当时在英国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展出的印度裔英国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的艺术作品《马西亚斯》而创作,年2月在该艺术馆首演。《马西亚斯》是一个高约10层楼、长约米的庞大、弯曲的血红色艺术作品,灵感源于希腊神话中阿夫洛斯管演奏能手马西亚斯自负音乐才能而向阿波罗发起挑战,结果落得一个十分悲惨的下场。《马西亚斯》实景图这件艺术品给阿沃·帕特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说:“《马西亚斯》的形状犹如号角,具有‘音乐性’。我想为活在这个世界上却无法轻易克服痛苦和绝望的我们创作这首《悲歌》。”乐曲的十个段落依次名为:1.“威胁”;2.“无情”;3.“脆弱”;4.“祈祷”;5.“孤独·心境”;6.“安慰”;7.“尖叫”;8.“悲诉”;9.“决心”;10.“脆弱与和解”。在今晚8点的《爱乐厅·欧洲现场》中,您将欣赏到由美国指挥家丹尼斯·罗素·戴维斯执棒布尔诺爱爱乐乐团共同呈现阿沃·帕特的《悲歌》。《爱乐厅·欧洲现场》收听方式:打开收音机,调到FM94.7经典,或是用手机打开阿基米德APP搜索“爱乐厅欧洲现场”,即可收听。《爱乐厅·欧洲现场》首播时间:每天20:00-22:00重播时间:次日0:00-2:00,12:00-14:00上海新闻广播(FM93.4AM)播出时间:每天00:00-2:00女钢琴家系列(二)
6月7日(周一)20:00放送
指挥:丹尼斯·罗素·戴维斯
钢琴:行川茉树
布尔诺爱爱乐乐团
贝多芬《莱昂诺拉第一序曲》
德沃夏克《交响变奏曲》
贝多芬《莱昂诺拉第二序曲》
阿沃·帕特《悲歌——致敬安尼施·卡普尔和他的艺术作品〈马西亚斯〉》
贝多芬《莱昂诺拉第三序曲》
女钢琴家系列(二)
6月8日(周二)20:00放送
指挥:陈美安
钢琴:丽斯·德·拉·萨勒
北德广播爱乐乐团
安娜·托瓦尔斯多蒂尔《霜》
克拉拉·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
罗伯特·舒曼《C大调第二交响曲》
女钢琴家系列(二)
6月9日(周三)20:00放送
钢琴:伊戈尔·阿德谢夫
钢琴:蕾娜塔·里奇诺夫斯卡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Op.46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Op.72
女钢琴家系列(二)
6月10日(周四)20:00放送
钢琴:安妮卡·瓦维奇
贝多芬《最后的乐思》
施捷《最后的圆舞曲》
贝多芬《f小调前奏曲》
贝多芬《七首钢琴小品》
贝多芬《降E大调英雄变奏曲》
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
女钢琴家系列(二)
6月11日(周五)20:00放送
钢琴:拉格娜·舒尔墨
大提琴:伊桑·恩德斯
贝多芬为大提琴与钢琴而作的
《“如果有一个妻子”主题变奏曲》
莫扎特《C大调柔板》
莫扎特《a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为大提琴与钢琴而作的
《“感受到爱情的男子”主题变奏曲》
贝多芬《g小调幻想曲》
贝多芬《A大调第三大提琴奏鸣曲》
女钢琴家系列(二)
6月12日(周六)20:00放送
第一场
钢琴:马雷克·科扎克
德沃夏克《玛祖卡》
德沃夏克《A大调中板》
德沃夏克《问题》
德沃夏克《d小调即兴曲》
德沃夏克《杜姆卡与富利安特》
德沃夏克《两颗小珍珠》
德沃夏克《树叶集》
德沃夏克《钢琴小品》
第二场
钢琴:娜塔莉·施瓦莫娃
德沃夏克《两首钢琴小品》
德沃夏克《升F大调幽默曲》
德沃夏克《幽默曲》
德沃夏克《降G大调第七幽默曲》
女钢琴家系列(二)
6月13日(周日)20:00放送
钢琴:帕沃·泽门
钢琴:克里斯蒂娜·茨娜梅娜什科娃
德沃夏克《传奇》
德沃夏克《波西米亚的森林》
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