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二战期间的波罗的海三国人民,当今的很多人想到的往往是迎接德军入侵、充当杀戮犹太人和其他民族的刽子手乃至加入德国的各种武装部队,当然,这些行径的部分理由是“反抗苏联吞并”。其实在卫国战争期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涌现的英雄人物、建立的功勋并不鲜见。随着苏联的解体,各种“被掩盖的历史真相”层出不穷,而那些真正的反法西斯战士们却被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中,不为人知。
在“小熊猫的大历史”往期专栏中,笔者先后介绍了爱沙尼亚首位“苏联英雄”获得者阿诺德·梅里(详见:阿诺德·梅里:与法西斯分子战斗到最后一息)、拉脱维亚“苏联英雄”王牌狙击手亚尼斯·沃尔德马罗维奇·维尔赫姆斯(详见:阴山碛中射生虏:拉脱维亚王牌狙击手亚尼斯·沃尔德马罗维奇·维尔赫姆斯)。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则是一位“马特洛索夫式”的爱沙尼亚族苏联英雄,“爱沙尼亚的黄继光”—雅克布·马丁诺维奇·昆德尔。
在拉脱维亚布里德内火车站附近,有一大片公墓,这里埋葬着许多在年的战斗中牺牲的苏军爱沙尼亚第7师士兵。每一年都会有一个爱沙尼亚妇女不辞辛劳来到这里,她总是在一座墓碑前放上一束白色的丁香花,低头默立。
这里埋葬着爱沙尼亚族雅克布·马丁诺维奇·昆德尔(ЯкобМартиновичКундер),年8月7日出生在爱沙尼亚共和国派尔努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索勒帕渡过了自己的童年,在六年级毕业之后,他在一家铁匠铺当学徒。年爱沙尼亚并入苏联之后,昆德尔作为一个农家子弟支持新的苏维埃政权,也很快加入了共青团。几个月之后,昆德尔志愿进入派尔努区警察局工作。在不到一年的工作中他曾经多次破获案件,昆德尔是苏维埃政权的忠实拥护者,在警察局工作期间他可以说工作起来没日没夜,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昆德尔也由此引起了资产阶级政权拥护者的痛恨,他曾一次破案过程中被反苏分子的冷枪打伤。
卫国战争爆发之后,昆德尔和许多爱沙尼亚青年一样被疏散到了苏联腹地的车里雅宾斯克地区。年,苏军先后组建了爱沙尼亚民族部队爱沙尼亚第7师和第师,并合编为爱沙尼亚第8军。昆德尔志愿参军,他最初被任命为班长,尔后作为骨干被选送到波多利斯克步兵学校学习,当时为了充实爱沙尼亚部队的基层指挥员,波多利斯克步兵学校专门组建了一个爱沙尼亚学员连。在年春从军校毕业之后,昆德尔回到爱沙尼亚第7师第团担任排长。在接下来的涅韦尔战役、解放塔林、萨马雷岛战斗中,昆德尔都表现的非常出色。年9月19日,昆德尔因为率部在塔林进攻战役中切断了塔尔图—穆斯特韦埃公路而荣获红星勋章,此后他又荣获了“勇敢”奖章,并在战斗中负伤。等到昆德尔伤愈归队之后,爱沙尼亚第8军已经开始了进军拉脱维亚的征途。
解放塔林的爱沙尼亚第8军
在拉脱维亚境内受到欢迎的爱沙尼亚第8军官兵
年10月,昆德尔获得了回到家乡索勒帕休假的批准,虽然假期只有短暂的一天。回到家乡之后,昆德尔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敲开了他曾经当学徒的铁匠铺。老铁匠马丁看到昆德尔喜出望外,但当昆德尔向问老人自己的家人时,老马丁悲伤的摇着头告诉昆德尔,年德军闯进了这个小村庄,昆德尔的兄弟阿尔谢伊因为耕种的是苏维埃政权分配的土地而被处决并抛尸荒野。更有人向德军告密,说昆德尔曾经为内务部工作,他的妹妹以及许多当地作坊里的工人都被掳到了德国充当老工,一家人只剩下昆德尔的父亲还在村里。看着满目疮痍的家乡,再也看不到儿时伙伴的身影,昆德尔的胸中燃起了向法西斯复仇的火焰。在后来留下的日记中,昆德尔写到自己独自去凭吊早逝的母亲,他在墓碑前默默地向妈妈保证,等到战争结束,他就会回到家乡,做个普普通通的渔民。在归队离别之际,昆德尔向父亲保证:“不会太久了,战争会结束的,他们会被消灭。”但父子两人都没有想到,这一别竟然是他们的永别。
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作战的爱沙尼亚第8军士兵
在接下来的库尔兰战役中,爱沙尼亚第7师在拉脱维亚的萨尔杜斯附近投入战斗。年3月17日夜间,在夺取拉脱维亚叶尔加瓦—利耶帕亚铁路沿线的布里德内(Blidene)火车站的战斗中,昆德尔率领自己的排攻克了被敌人改造成支撑点的旅馆,并且利用工事顶住了敌人的反扑。
3月18一早,昆德尔所在的营向敌军核心阵地发起进攻。昆德尔排在营战斗队形的左翼,在进攻过程中,他们遭到了来自地堡的侧射火力阻击。昆德尔发现敌军的火力切断了全营发展进攻的路线,连长命令他率领突击队拔掉敌人的地堡。昆德尔的好朋友、波多利斯克步兵学校同学A·G·雷恩松上尉也参加了这场战斗,他远远地看到昆德尔率领突击队利用起伏地形隐蔽的跨过铁道向地堡逼近。昆德尔敏捷地向地堡靠近,先投了一枚手榴弹,这枚手榴弹在地堡附近爆炸。接着他又将第二枚手榴弹扔进了地堡,随着一声爆炸,地堡里冒出了黑烟,敌人的机枪哑火了。
官兵们纷纷站起来继续冲锋,但被炸坏的地堡里突然又重新开始喷吐火舌,进攻部队再次被压制住。此时雷恩松发现敌人也扔了一枚手榴弹,昆德尔似乎受伤了,而且他的手榴弹也已经用光。昆德尔拔出手枪向地堡的射孔开枪,但德国人的机枪仍然压制着苏军的进攻队形。雷恩松抬起头,他看到昆德尔拖着受伤的身躯缓慢而坚定地前进,慢慢靠向正在疯狂射击的射口,突然,昆德尔艰难的撑起身子,向前一扑,用身体挡住了地堡的射击口…..这一次,没有等谁下达命令,战士们纷纷高呼“冲啊”,向前扑了过去。最终,昆德尔用自己的生命帮助全营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纪念碑
昆德尔牺牲的地堡
年5月1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批准追授雅克布·马丁诺维奇·昆德尔中尉苏联英雄称号,他签发了给昆德尔父亲的颁奖证书:
“敬爱的马丁·安德烈耶维奇,您的儿子雅克布·马丁诺维奇·昆德尔在保卫苏维埃祖国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我特此代表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发您的儿子所获苏联英雄称号的证书,以缅怀您的儿子所建立的殊勋。”昆德尔被埋葬在他牺牲的布里德内车站附近,人们在他牺牲的地方重建了地堡,在爱沙尼亚苏维埃共和国境内,包括昆德尔曾经就读的小学在内,有10座所学校以他的名字命名,另外海军还有一艘舰船以他的名字命名。
凭吊昆德尔的爱沙尼亚老战士
回到本文最开始的场景,那位每年都来到布里德内的女子,是当年只有16岁的爱沙尼亚女孩阿斯塔·斯努贝克。她当时也在战场上目睹了红军排长雅克布·昆德尔的英勇举动。在整理昆德尔遗物的时候,阿斯塔在他的皮夹里发现了珍藏的白丁香花瓣。从此之后,阿斯塔每年都要来到昆德尔英勇献身的战场,为他,同时也为所有牺牲的烈士献上一束白色的丁香花……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如需约稿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