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牌艺术飞翔的翅膀一枚章牌背后的故事

《音乐指挥家福特万格勒》正面

飞翔的翅膀

一枚章牌背后的故事

于福辉

《音乐指挥家福特万格勒》背面

我此生获得的第一枚外国铜章,是从报国寺地摊上觅到的,当时被它不同于以往钱币的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设计而打动,它完全是一种艺术家挥洒自如的个人化表达,这种特征只有在雕塑作品中才能看到,在这么小的东西上体现,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我猜到章主可能与音乐有关,毕竟背后的四位音乐大师的肖像和铭文我是认得的,回到桌前查到章主是德国指挥大师福特万格勒,我并没有意外。我于是猜测此章是德国出产的,于是开始查证章的来源和底部侧面的椭圆形戳记。高倍放大镜里清晰显示戳记里面的文字缩写是“MDP”,我从网上搜了一个遍,也没有任何资料。这枚章上有作者的签名,但是签名实在过于艺术化,完全像中国的草书,我无法辨认。

由于这枚章的缘故,我开始   福特万格勒,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纳粹统治德国期间,有传言称他和纳粹党勾结,以致多项指挥职务被取消。但事实上,他却是解救过多名犹太裔音乐家,并因抗议纳粹党的恶行而辞去柏林爱乐指挥一职的正义之士。对现实心灰意冷的他因名声受损不得不适当退隐,将无法发泄的艺术精力和个人情怀投入到交响曲的创作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福特万格勒得以恢复清白,他的人生境遇也自然地融入到创作的每一个音符当中。   几十年后的一天,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摊上,一枚直径74mm的铜章,无意中被当时还并不清楚“章牌”为何物的于福辉发现,生动的人物形象在金属的光泽下显得越发迷人。“铜章像是德国产的,金黄色铜质,正面是指挥大师福特万格勒的高浮雕像,背面是施特劳斯、舒伯特、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浮雕像,显然它是为纪念福特万格勒而设计的。我以前对古代的铜墨盒、铜钱颇感兴趣,至于铜章,我并不了解,但那次与福特万格勒铜章的邂逅,却让我着实对这项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艺术着了迷。”在大多数钱币收藏者的眼中,铜章既没有面值,又没有固定和法定的发行机构。因此,在收藏方面,其价值和意义远不及钱币。于福辉可不赞同这样的看法:“即便从事章牌收藏这么多年,我依然认为,章牌的收藏价值集中体现于两方面。一是它的文献价值,也就是其背后的历史,二是它的艺术价值,比如创意风格、制作工艺等等。至于能否保值、增值,如果你真心热爱章牌艺术,愿意潜心研究它的文化,那些附加上来的商业价值是不必考虑的。”   作为目前国内章牌收藏界的资深收藏家,于福辉的章牌宝库可算规模不小,“从最小的直径不到1厘米、可以放在手指头上的仿古典"小人头"章,到最大几十厘米直径的大铜章,总共有好几百枚。”对于令自己着迷的艺术章牌,于福辉不仅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收集,还将章牌艺术的研究作为自己本职工作之外的另一项事业。“应该说,国内最早将国外这种叫medal的艺术翻译为"章牌艺术"的人是我。我查阅了很多的文献资料,又结合铜章的具体规格和艺术特点,发现用"匾""牌"等一些单一字眼都无法准确概括它的功用,只有"章牌"这个词,既能体现其载体、特性,也能概括它纪念性、艺术性的特点。后来我的这一概念也的确在日本的相关著作中得以印证,毕竟日本也是章牌艺术很发达的国家。”   年,于福辉像往常一样在网上“寻宝”,无意间发现一个卖章牌的卖家。“卖家是位女士,她出售的章牌量比较大,但每页章牌的出售信息,比如介绍或照片都很粗糙,甚至有点看不清楚。我试着买了两枚银章,没想到不到五天工夫,我就收到了从巴黎寄来的银章。打开包装看到它们的一刹那,我惊呆了。”提起那次的寻章经历,于福辉至今都激动不已。“那是巴黎造币厂为法国图书俱乐部设计的章,两枚总共将近克,如此珍贵的纪念章,我却用还不及当时银价的价格买到,真是如获至宝。”于福辉兴奋地继续与那位女士通过邮件沟通,才得知那些章牌是这位女士父亲的收藏,而她的父亲,就是带领巴黎造币厂走入20多年辉煌时代、被美国币章学会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造币厂厂长”的原巴黎造币厂厂长皮埃尔·德耶。“我之前看到的许多章牌艺术书籍的序言都出自这位老厂长之手,并且我也曾在自己的文献翻译中数次提到过他。但当真正有机会接触到代表着他那个时代的章牌作品时,我竟然兴奋得来不及反应。”于福辉告诉新金融记者,年年初,皮埃尔·德耶逝世。“在他去世前半年,我有幸接触到那些珍贵的章牌,我想也是一种缘分吧。”

日本造币局博物馆内的展柜

瓦伦蒂娜·泽尔,拉脱维亚裔雕塑家及章牌师。年生于拉脱维亚瑙杰内教区的维尤苏村一个木匠家庭。-年,她在里加应用艺术中专学校学习。-年,他在拉脱维亚艺术学院,在学习期间,她开始参加展览,如波罗的海共和国学生独立作品展(年)和拉特盖尔美术和应用艺术作品展。这位艺术家用各种材料创作雕塑,但使用最多的材料还是青铜。她的艺术表达具有灵动的塑性、形式的动感和整体的韵律感。她做过肖像、立像组合、浮雕、小型作品等。20世纪60年代,她转向了章牌艺术,是拉脱维亚这一艺术形式的复兴者之一,也是前苏联公认的章牌艺术家。年,她组织了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第一个“章牌三年展”,她的作品呈现的卓越的才艺和对独立的渴望,使她脱颖而出。她在作品中也反映了世界文化、艺术和历史的名人和事件。她嫁给法国公民后,跟随丈夫一起移居法国,年获得法国国籍。年至年她住在马赛,年起住在巴黎。年-年,她师从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章牌艺术家雷蒙·科尔班,科尔班发现了这位拉脱维亚艺术家的才华,给了她一间工作室;年和年,泽尔被授予巴黎艺术学院年度奖学金;年,这位雕塑家参与了卢浮宫博物馆室外雕塑的修复工作。从事教学工作:巴黎市美术课程教师(年);巴黎艺术学院绘画讲师(-年);东方语言和文明学院拉脱维亚语讲师(年)。她在巴黎建立并经营一家私人雕塑工作室。

年轻时的瓦伦蒂娜

她加入了二十世纪法国人物雕塑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受到现实主义、印象派、新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等历史传统的影响。泽尔为圣彼得堡造币厂、巴黎造币厂创作了章牌作品,其中有电影导演、音乐家、指挥家和画家的肖像章牌。泽尔曾在色粉画上使用羽毛技术,此法也同样用于木炭和桑吉纳绘画。这位雕塑家曾与期刊合作,写过关于艺术、摄影、旅游印象的专栏文章,并为诗歌书籍创作插图。在瓦伦蒂娜·泽尔的家乡“瑙杰内地方历史博物馆”成立了她的家族美术展室,这也是她送给祖国的礼物,珍藏着她的章牌、雕塑、素描、艺术家个展海报、目录、照片、文件、个人照片档案等等。美术馆还收藏了她的章牌美术老师科尔班院士的版画和世界著名的哑剧演员马尔的石版画。瓦伦蒂娜·泽尔曾多次获得前苏联和法国的奖项和荣誉称号。

《雷蒙·科尔班》肖像章,瓦伦蒂娜的老师

瓦伦蒂娜作

瓦伦蒂娜在家乡

“瑙杰内地方历史博物馆”视频

与瓦伦蒂娜对话“只有爱和蝴蝶之吻”“在我的一生中,我逐渐相信其中没有偶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为每个人计划好的,放在了摇篮里,而且是必然的。它是我们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一个自然的序列,就像生命过程中的一个多彩的螺旋,从一个球中分离出来,直到最后一根线被扯断,灵魂像蝴蝶一样自由地飞回上帝的天国的无限爱中。”瓦伦蒂娜·泽尔自己写道。在巴黎生活了32年后,这位拉脱维亚艺术家偶然访问故乡。在秋天,经过了六年的休息后,她回到了拉脱维亚。借此机会,我邀请瓦伦蒂娜进行对话,那些了解艺术家并知道她对拉脱维亚雕塑和世界一流艺术的贡献的人不必谈论谁、怎么、什么及为什么一类的内容,对他人的衷心建议:找到刚才提到的那本书,并尝试理解它,或许已知道,可能尚未完全......——45岁时,您去了巴黎重新开始生活......"在我的一生中,我从未认为任何物质价值是最重要的。知名度,声望、成就的工作或对我的赞誉,都没有引起任何疑虑或动力,我从没想过这些。如果一个人滥竽充数,追求名望和赞誉,并在没有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时便绝望,那是最大的愚蠢,一切将到此为止。如果你不去想后果,以一种爱的名义去做每一件事情,那么也许您可以希望足迹会留在你的身后……我们的一生由善恶,黑白,得失组成。我可能丢失了(而且这种情况不止一次发生!)一件昂贵的珠宝,当我找到它时漫不经心地微笑,但与此同时,一个偶然的瞬间,一个对别人来说看似短暂而又毫无意义的冲动,却突然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的灵魂焕然一新,并带来难以形容的成就感。"——这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之源—爱,从何而来呢?“如果我们谈论爱,那么我们必须承认——它继承于母乳,源自带着粘土气息的拉特加尔(泽尔的家乡)。我得到了上帝恩典的最高礼物——我出生于一个信徒家庭,在那里我遇到了我最心爱的人,我的祖母。她是基督的虔诚女仆,无私地把她的爱给了我,这颗种子显然落在了肥沃的土地上。我整个童年都在听祖母的赞美诗,她总是大声唱出来,她早早起床,在厨房里为家人准备饭菜或喂牛。天使是我日常生活中可靠的伙伴。从小到大,我就沉浸在圣伯纳黛特的精神生活中,从一个孩子纯洁的心中,我向卢尔德的圣母祈祷——祈求宽恕、为家庭团圆、为祖母、为母亲、姐姐、父亲、叔叔婶婶、为草地上的花儿、为森林里的树、为狗、蜜蜂和天上的鸟儿。同时,为了纪念我已经去世的父亲,我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爱的话语。他有一双灵巧的双手,没有任何困难或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当他盖房子或做其他事情时,他有没有想过从周围人那里得到的赞美、表扬或报酬?不!父亲只是尽他的心意做了他能做的事。他的一生和祖母的一生,对我来说都是爱的典范,这是对今天的启示,鼓舞我们生活并赋予了生活的意义。我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能意识到这一点。我一直在努力地感谢我们的造物主,感谢他对我的爱,以嫁妆的形式给了我在雕塑和章牌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伟大的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也承认,他的整个创作生涯都直接基于他的童年记忆,他制作的每一部电影可以能追溯到自己童年的经历。”——在您的书中,您要感谢艺术大师卡里斯·泽姆德斯的教授。“只有一个重要的记忆伴随着我的一生。在学院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我们和毕业生、讲师和其他嘉宾被邀请到同一张桌子上。我坐在我所热爱的大师的正对面,像今天这样的场合一样,在场的名人都被点了名,没有人吝啬于祝福,甜言蜜语,或者感谢党和苏维埃。轮到泽姆德斯,他等待大家安静后才站起来,开始讲话。这位教授的话简短,简洁,大意如下:当我和我的同事们从里加或圣彼得堡毕业时,每个人都有机会到国外获取知识,我们去了意大利、埃及、法国、任何地方,但你们是谁?!你们是折断了翅膀的鸟……大师的话就像是晴空霹雳,我们都坐在死一般的寂静中,这些话我一生都没有忘记,尽管我不是一只折翅的鸟,表达自我、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最终飞翔的需求,对我来说也一直很重要。——巴黎,地球上一个始终不知不觉地住在您心中的地方:首先是由一个心醉神迷和梦想的人想象,然后是初来乍到和生活了32年的当今的巴黎,如果我们用这两个我们认为会相互叠加的图形来比较前后的巴黎,那么这些图片的轮廓会怎样?“许多住在拉脱维亚的朋友不止一次地向我提出非常类似的问题。我可以用同样的话回答——每次我走过塞纳河上的艺术家桥时,我的心就会一次又一次地悸动起来,就像我的眼睛第一次注视着这座城市的天际线一样。我对巴黎的热爱,从来没有改变,感觉只是身体在增长,唯一的区别是,我第一次与巴黎面对面的相遇如果像‘蝴蝶之吻’,那么现在,我将尽我所有、尽我所能,全然地活跃在这座城市的艺术生活中,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我的根从巴黎拉出来了。”——按照这样的思路,生活是一种不可预知的、巧合的鸡尾酒,还是一系列独立于我们自身之外的法则呢?“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地听说过,当我们出生来到这个世界时,就像一张没有文字的白纸,我们走过人生,犹如走过一片耕耘过的田地,在那些白纸上,无论是工整的笔迹,还是信手涂鸦,都已形成了记录。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前事今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注定要在我们走过地球时记住这些,那些记得并了解自己以往生活的人(并且有很多)会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思想和才华。那些没有获得它的人一切必将从头开始。比如说,我知道我以往的生活和一个男人有过牵连,我也知道我过去曾经住在巴黎。毫无疑问,我度过了我的生命中苦难怀旧的十年岁月,我已经失去了我的梦想之城,只因为向圣母玛利亚深切地祈祷,我才找回了我失去的巴黎。”——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尺度都会发生变化:曾经看似最重要的东西,今天可能不是,反之亦然。您认为什么东西应放在首位?“精神的升华,的确是这样!它应该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青春是为了让我们疯狂地去探索,获得“双关语”背后的本意,去认识事物的实质。然后是学习区分谷物和谷壳,学会工作,让有意义的东西留在你身边。现在是培育和充实灵魂的时候了,以便了解什么才是真正所需,并尽可能地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做事,这是非常重要的。”——《瓦伦蒂娜的书》,您既是作者又是主人公,在看到营业后不久,这本书就从我们书店的书架上消失了,成为书单上的售缺书。“这本书在拉脱维亚发行已经十二年了。在此期间,由于作家和翻译家罗尔德·多布罗文斯基的出色工作,该书得以俄语出版。这本书从俄语翻译成法文,加上毕晓普·迪·法尔科·莱安德的介绍性文章,如今这本书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格式和内容,上面有张我的作品的彩色大图,现在可以在世界其他地方找到它阅读。”——我听说过,阅读过泽尔的书,就想将其与四季豆相比较,四季豆从灰烬中萌发,爬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没有豆科花本身常见的黑色,但是在生活中,它往往不会...“是的,我不倾向于这样做,但是我相信,任何曾经发生的坏事、或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坏事都不应以某种方式加以强调、谴责或展示。如果没有坏,就没有好。我从没有想过要写像自传一样的东西,我写了我的白皮书,我感谢命运派送给我的所有的人,他们给了我翅膀,飞翔的翅膀。最令人惊讶的是,多年来,许多陌生人在巴黎拜访了我,与我面对面,告诉我看完这本书后,他们的个人生活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一个陌生人曾写信给我,并承认了她所犯一个巨大的罪过——她哪儿也买不到,她便从图书馆偷了这本书,因为如果没有这本书,她就无法活下去,她需要这本书,就像需要圣经一样。这使我感到非常高兴。”

——您有这样一句话:我有这样的性格——必须设定大目标,因为只有大的目标才能产生必要的能量,这样我才能实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保持下去。

"我在巴黎创建了一个私人古典艺术工作室,在那里我培养了专业的艺术家。许多车间的墙已经被拆掉了,现在正在发挥创造性的作用。我召集每个愿意成为我的学生并且无条件准备接受我培训一切的人,并且我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几年来,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没能实现,我没有意识到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我写了大约首关于巴黎的怀旧诗,诗人安娜·兰卡妮应我的邀请,从中选择了内容最适合诗的汇编成一本书,在作家和诗人玛格丽塔·波雷·贝尼迪拉的帮助下将这些诗歌翻译成法文。过去,我们都曾进行过创造性的合作,因此产生了三本书-《反思》《享受》和《沉默》。当我谈到雕塑、章牌和绘画时,我的法国闺蜜就加上一首诗,她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用文字诠释了我的艺术作品。事实证明这种合作是非常动人的,因为玛格丽塔的三本书都像我的作品目录一样,其中的诗歌有助于更清楚地理解艺术品的本质和意义。好吧,现在该是我的诗集的亮相的时候了,我应该留出时间来创作适当的插图,但是时间不多了......"

瓦伦蒂娜在“瑙杰内地方历史博物馆”

瓦伦蒂娜的章牌作品

·END·

往夕回眸?卿点悦读

--------章牌艺术--------

章牌是爱:一枚章牌背后的故事

并不稀有的“支那事变纪念章牌”

一家三杰:一枚章牌背后的故事(视频)

伊娃·沃恩“妇女选举权章牌竞赛”得主

一间自己的房间:芬克的章牌艺术(视频)

奥列格与以色列章牌艺术教育(视频)

日本造币局“国宝章牌”系列(视频)

安吉洛·格里利的章牌艺术(视频)

“时间和永恒”波兰章牌艺术展(视频)

国际章牌联盟第24届大会“章牌与当代艺术”展(视频)

章牌制作之三与孩子一起参观巴黎造币厂章牌车间(视频)

章牌制作之二现代章牌制造工艺(视频)

章牌制作之一古典章牌的翻砂浇铸工艺(视频)

FIDEM大奖得主艾莉·巴尔特斯

FIDEM大奖获得者濑田哲司

怀念德国著名章牌师海德·多伯考

弗洛伊德的章牌(译文)

日本艺术章牌协会理事长的信

上美出版社九本“影响力艺术丛书”

英章协会之《海豚》

德国著名章牌师海德·多伯考与她的动物作品

(视频)德国章牌师安娜·弗兰齐斯卡·施瓦茨巴赫:年萨特斯奖得主

年萨特斯奖的得主-德国章牌师安娜·弗兰齐斯卡·施瓦茨巴赫

一个艺术家家族的“远航”

夜晚的灯火

日本艺术章牌协会_(续)协会活动

日本艺术章牌协会_JAMA

童趣盎然的卡尔·皮尔

“花丛”中的诗人

“傲娇男”的画室

《神秘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章》

李万春与《京剧脸谱》首日封

《她已经八十岁了》

FIDEMXXXV_国艺章联卅五会掠影

Mashiko的章牌艺术画廊

克劳斯的《建筑大师赖特》

贝梅尔曼斯的《窗边女人》

克里茨的《舞蹈学校》

华托的魅力

珀尔修斯与安德罗墨达

枫叶国的章牌之母—多拉

犹如盘古的《阿特拉斯》

大英博物馆里的“种子”

铜板上的创意浮雕

八角形的“热铜”章

雅典娜眷顾的贝纳尔

国章联卅届铜章《重建/修补》

库蒂里耶与波氏“恶之花”

塞尔的“双城记”I神秘的肖像

樓寳善:中國手雕美逹意的發展前途

普瓦莱拉的《中转》

樓寳善:雕刻師MauriceCHARON

贝尔蒙多的父亲

樓寳善:我的老師PierreRODIER

樓寳善:雕刻師HubertLARIVIERE

樓寳善:法國造幣廠總雕刻師EmileROUSSEAU

樓寳善:Ma?tre-graveur雕刻師JackiMauviel

樓寳善:章牌雕刻師SylvainBret

唐诗"乐章"话马勒

圣-琼?佩斯在北京

吉斯蒙迪的《米开朗基罗与昼》

樓寳善:雕刻師BernardBouyon

特莱姆瓦的主题

雨果和阿黛尔?雨果的故事

三个半—司汤达章牌小史

樓寳善:巴黎造币局的“中国人”THIéBAUD

布沙东的“四季喷泉”浮雕

西卡尔的战争纪念碑

沙金的《奥威尔》

沙金的《博纳科夫》

沙金的《马克吐温》

沙金的《文森特与提奥》

又一枚《梵高》

拉沃尔的《德加》

拉沃尔的《藤田嗣治》

沃尔蒂的裸体之美

德维涅的《母亲》系列

施瓦布的《母亲》

普吕多姆的《母亲》

洛斯特的“动物园”

“小”先生的《野马》

“巴士”先生的《马》

西蒙的画家《科林》

莱迪的《达芬奇》

当热的浪漫主义画家《籍里柯》

贝茨纳的古典音乐大师《瓦格纳》

加尔迪埃的《劳特累克》

加尔迪埃的《甘地》

加尔迪埃的《艾吕雅》

迪弗莱娜的《佛陀》

迪弗莱娜的《卡帕多西亚》

布拉塞与毕加索

玛格丽特的《贝多芬》和《马》

当热的“安培”铜章

当热的"名人堂"之拿破仑

当热的“克莱贝尔将军”铜章

当热的“布鲁塞医生”铜章

当热的“夏多布里昂”铜章

雨果与《世纪传说》

--------尋兿之旅--------

一方铜墨盒引出的家族故事

仁義為友”銅墨盒随考

“駿聲自製”銅墨盒之小難題

宴池啓南銅墨盒之臆考與佐證

樓寳善:我的繪畫觀

两幅浮世绘版画考

铜墨盒上的友谊

持申徒镇叹申徒

法源寺的铜镇尺

杂物堆中的大文豪泰戈尔

景德镇试验瓷厂的《背鹅童子》

加尔贝的插画艺术

卡西米尔的版画成就

访艺术家楼宝善《国画油画铜版画中国法国加拿大》

陆征祥家族墓庐

纪念陈忠实先生

法文版《白鹿原》连环画

--------非洲艺术--------

楠普拉的木雕艺术

奎莱面具

卢巴人的木雕枕头

松耶人的蠡纹面具

卢巴人的“拨浪鼓”

维多利亚湖畔的度假酒店

非洲木雕初探

彼此的记忆,就在指屏间

山水之音轩主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tuoweiyaa.com/lyyl/7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