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丝绸之路历史ldquo活化石

前不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在讲述古丝绸之路历史时提到,“宁波、泉州、广州、北海、科伦坡、吉达、亚历山大等地的古港,就是记载这段历史的‘活化石’。”

历史上,宁波的港口曾经有过五次大的变迁。句章港的出现,距离河姆渡时代已经有了多年;从句章港到三江口江厦一带,经过约年,港址东进了19千米;而从三江口的江厦到江北岸,推进相对缓慢,历时年,仅仅前进了0.5千米;再从江北岸到镇海新港区,只用了不到年的时间,就前进了19千米;而后,港口进入了一个空前高速的发展时期,从镇海口到北仑港区,仅用5年时间,推前了14千米。

宁波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宁波古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有大量遗址、遗迹印证,为宁波古港“活化石添上了注脚:句章古港是宁波古港的源头;保国寺建筑范式传播到东亚,永丰库遗址是进出宁波港口的货仓和集散地;保国寺是我国与东北亚建筑技术交流交往的平台,上林湖越窑遗址见证了瓷器贸易的千年历史;鄞江梅园石远渡日本,被雕刻成国宝级文物……

句章古港——“越国的通海门户”

句章古港的发现起源于对句章故城的考古挖掘。句章故城位于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与乍山翻水站一带,如今已是一片农田。年到年,宁波曾多次开展对句章故城的考古调查工作,发现了一处东吴至两晋时期的木结构台阶式码头遗存,保存完好。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遗存,当时作了回填处理,留下了不少照片。

关于句章故城的最早文献记载,见于北魏阚骃的《十三州志》中记载,“周元王三年(公元前年),越王勾践城勾余”。

句章故城属于海疆前沿,港城相依、以港兴城的沿海城市特征明显。当时,随着宁波平原的开发水平和生产力不断提升,促使宁波口岸东移靠近大海寻找新的水上交通枢纽。句章古港作为“甬江流域出现最早的港口”由此产生,成为当时“越国的通海门户”,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海港之一”。

句章古港挖掘现场

句章古港最初主要用于军事目的,春秋时期,勾践灭吴,句章港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灭吴,国都自会稽迁琅琊,死士八千,戈船三百艘。”另据《汉书?闽粤传》记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年)“发兵击东越事”,元鼎六年“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历史上多次军事行动都是从句章港出发,以句章港作为海上进军的基地。句章港的军港地位从战国以来一直延续至五代时期。

慈溪上林湖

句章港的出现,也打开宁波连通世界之门,促进与日本、朝鲜等国的商贸和文化交往。在《鄞县通志·食货志》得到印证,“周以来海道运输之要口”。元朝诗人成廷珪曾在给慈溪一位官员的诗里写道:“晓塔天童寺,春帆日本船。”据宁波大学张如安教授分析,这里的“春帆日本船”一则解释为过港的日本船只,二则有可能是慈溪拥有用于外贸运输的船只。在上林湖唐代墓志铭中,记载有句章乡鸣鹤府,就是在慈溪。

随着贸易增多,文化往来也渐趋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远赴日本等国学习,同时也有外国使者到访。地方文史专家戴松岳告诉记者:“据考证宁波的县治中心曾经位于慈城王家坝,在唐代,所有的外国使者都是从句章古港沿姚江到宁波。”朝鲜官员崔溥在《漂海录》里记录了,年(明弘治元年),崔溥途径宁波,“二月初一日,过慈溪县。是日雨……又过茶亭、景安铺、继锦乡、俞氏贞节门,至西镇桥,桥高大。”

保国寺

保国寺——影响日韩木结构建筑的实物例证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佛寺建筑始终要标本。保国寺大殿就是我国与东北亚建筑技术交流交往的重要“化石”。据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负责人徐学敏介绍,当宋元时期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时,宁波地区的宋代佛寺建筑也对日本及韩国的佛教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保国寺大殿作为现存唯一的该时期实物遗存,对比同时期的日本木构建筑遗产,特别是禅宗样建筑式样,在建筑式样、梁架结构、细部装饰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徐学敏介绍,对比和保国寺大殿同时期建设的韩国木构建筑遗产,可以发现,柱心包建筑式样,其斗拱布置方式有诸多共同点,带有明显的中国宋代该地区建筑特色,“当时宁波本地的工匠甚至直接参与建造日本寺院,日本奈良东大寺就是其中一例。”

保国寺的寺院建筑布局,完整地保留了对日本佛教建筑影响深远的“山门—佛殿—法堂—方丈”这一传统格局。因此,保国寺大殿堪称浙东地区木结构建筑文化影响日韩的实物例证,是11世纪东亚建筑文化交流圈建筑营造技艺的杰出典范。

甬江入海口

三江口“宁波港埠”——“宁波帮”走向世界

如果说句章古港作为“甬江流域出现最早的港口”,那么坐落在三江口的百年老外滩,则是宁波人走向世界,外国人来到宁波的地标。

到了近代,宁波作为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年1月1日正式开埠。三江口也成为宁波最早的“宁波港”港埠。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宁波人开始走向世界。

慈城黄山村人王治本于清光绪三年()远赴日本,在日期间,王治本交友甚广,因而还留下许多与日本友人笔谈的宝贵资料。王治本与日本贵族大河内辉声,双方的笔谈内容就结集为《桼园笔话》17卷。此外,《笔谈遗稿》、《大河内文书》都留下了王治本与日本友人笔谈的宝贵资料。

王治本在日本生活了30年,这期间他的足迹遍及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成为“第一个走遍日本四大岛的中国人”。其旅行路线之长、所到地方之多、交结朋友之众、留下遗墨之丰,在近代旅日华人中都是首屈一指,对于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的贡献良多,“日本儒士仰之如泰斗。”除王治本以外,王氏家族还有一些人也一起到了日本,“他们中间还有人娶了日本姑娘,也就是我们说的东洋太太。”文史专家戴松岳说。

宁波老外滩

年7月19日,美国长老会传教士柯理夫妇带着印刷机器从澳门到达宁波。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和安装,9月1日,命名为“华花圣经书房”的印刷所在江北岸(如今的老外滩)槐树路卢氏宗祠投入使用,这是外国人在中国大陆经营的最早一批印刷企业之一。作为洋人外商半个多世纪的聚居地,老外滩不仅出现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近代城市建筑类型,而且受西方影响留存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建筑,有体现近代港口文化的领事馆、巡捕房、宁波邮政局、江北堂、浙海关等;也有体现近代建筑文化的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浙东商业银行、医院手术室……

而宁波商帮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四大商帮之一,利用外滩这一通商口岸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对内、对外的航运贸易优势,纷纷创办轮船公司,融入当时的发展大潮。其中以宁波帮的商人——虞洽卿、朱葆三、李云书创办的宁绍轮船公司和三北运输公司最为出名,在三江口到下白沙一带修建码头,从事宁波至上海等地的运输,特别是从事对外经济活动。

梅园石

时过境迁,老外滩依然“中西合璧”,与中东欧等国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在“一带一路”上发挥重要作用。去年1月份,匈牙利贸易署宁波代表处正式落户老外滩,与此同时,匈牙利国家贸易署占股50%的宁波欧中甬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也顺利落户,这对宁波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全面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同年6月份,拉脱维亚在中国成立的第三个代表处,拉脱维亚投资发展署宁波代表处落户老外滩,并举行了拉脱维亚投资发展环境论坛。目前,老外滩已与11个中东欧国家和4个西欧国家建立官方联系,这带给老外滩的是实实在在的经贸、文化往来。在今年中东欧博览会期间,其中一个重要项目——“舌尖上的中东欧”就在老外滩举行。通过中东欧博览会和外国官方驻外机构进驻等一系列平台的推动,老外滩未来将会成为宁波不可替代的、具有较大规模和浓厚氛围的国际时尚交流基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tuoweiyaa.com/lyyl/6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