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三国筑起马奇诺防线,共同防御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的时候,法国沿着德法边界修筑了一道坚实的“马奇诺”,企图阻止德国人的侵略,但他们利用自己的坦克优势,绕开了比利时的马奇诺防线,占领了那些地势较低的小国,然后长驱直入,摧毁了马奇诺战线上的强大军队,最后被德军打到了巴黎。

马奇诺战线在这场战役中,已经沦为了一个笑话。

但在俄乌战争中,无人机、巡航导弹、FPV无人机等新型武器的出现,让坦克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困难,迫使两国不得不重新回到了传统的壕沟中。新的战壕已经代替了战车的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坚固的城墙就变成了一座坚固的要塞!

从俄乌大战中汲取经验,一月十九日星期五,波罗的海三个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签订了一份共同防卫协定,在俄罗斯及白俄罗斯之间大约哩的边境线上修建共同防卫设施。

爱沙尼亚国防部发表的一项声明称,这项协定是由拉脱维亚里加签订的,目的是为了“遏制和阻止任何可能发生的战争。”爱沙尼亚国防大臣汉诺·佩夫库尔说:“建立一种针对移动的防卫系统是一项考虑周全的计划,它必须建立在目前的安全局势基础上。”他表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作战显示,要想尽快保护爱沙尼亚,除了装备、弹药和人员之外,还必须在边界上建设切实的防卫措施。"

该协定的说明并未包括费用,防御设施的确切地点和建设计划等细节。不过,这张图片上显示的是一座堡垒的外形,而爱沙尼亚军队则展出了一座具有坚硬地堡的T型壕沟,这座碉堡能被掩盖以便于隐蔽。

波罗的海三个国家,都是前苏联的成员,但苏联刚刚崩溃,他们就已经脱离了这个国家。这三个国家地域狭小,军事力量薄弱,长期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庇护,因此美国和德国等也常常驻扎在这三个国家。虽然三国都在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但是和俄罗斯人比起来,三国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三个国家没有乌克兰那么大,而且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深度来防守,所以只能在边境线上修建更多的防线。

波罗的海三个国家在这里建造的堡垒,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造的堡垒,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防线是一套完备的防卫系统,依托地势修建了大量的钢筋水泥建筑,具有极高的防护能力和极强的反攻能力。但面对钻地弹这样的先进武器,这些东西根本没有任何用处,一枪就能打穿。

波罗的海三个国家建立的防御工事,都是一些简单的壕沟,用来支撑一些小规模的工事,用来抵挡入侵者的进攻,造价相对便宜,而且防守力量也比较薄弱。在最基础的壕沟之外,他们还将强化预先布置好的阵地,这意味着他们将更多的依赖于大型的、多层次的防御手段,比如反坦克、龙牙、地雷等等。

这个方案呼吁在发生冲突前要有弹性。

在此声明中,在“正常情况下,该区域不会放置任何爆炸物,地雷及其他障碍。”在面临战斗的时候,他们可以利用现代布雷和其他技术来进行防御。

除此之外,其他三国还要求美国为他们配备M、M之类的导弹,为他们的防御部队带来更大的威胁。美国迄今已先后通过了一项对三个国家的“海马斯”导弹武器销售合同。

从当前情况来看,俄罗斯并没有入侵波罗的海三个国家的意思,三个国家的军事要塞规划是在借鉴俄乌战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的防务需要而制定的。

这样一座堡垒,能够抵挡一支现代化军队的攻击吗?那么,我们的读者是什么态度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tuoweiyaa.com/lyyl/12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