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middot互学互鉴mid

北京最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6月8日至10日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组织中东欧国家留学生代表赴浙江省宁波市进行为期三天的中国—中东欧青年创客国际论坛暨考察交流活动,他们通过论坛交流、实地参访等活动方式,深入了解中国—中东欧合作交流现状,建立与中国、中东欧学子及创业青年的友好互联。此次中国—中东欧青年创客国际论坛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作为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的活动之一,旨在增进中国与中东欧青年间交流合作,促进互学互鉴。

代表团于6月8日下午抵达浙江宁波,当晚参加年中国(宁波北仑)中东欧青年艺术周开幕式《从东到东》。第二日上午在舟山港码头及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进行考察交流活动,代表团集体参观宁波梅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走进龙门吊远控操作室,了解自动化龙吊门操作原理,深入感受中国现代工业自动化水平。随后参访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参观宁波保税区进口商品市场及电子商务展示服务厅等,听取自贸区相关人员介绍基本情况和贸易政策。

学生代表参加中东欧青年艺术周开幕式

学生代表走进龙门吊远控操作室

中国—中东欧青年创客国际论坛于6月9日下午顺利召开。在论坛上,中国、中东欧青年代表围绕“青年创业推动绿色发展”的主旨进行发言,并分享介绍创业经验和合作项目。在主旨发言环节,来自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拉脱维亚籍博士生安泽(SMIRNOVAANZELIKA)受邀进行关于“媒体化时代,如何在中国—中东欧合作交流中传播好环保声音”的发言。她在发言中提到:“万事开头难,面对人类共同的挑战时,迈出关键第一步很难,但永远比原地踏步更珍贵和有意义。这注定不是一个能随波逐流变现的想法,但是绝对是一种担当社会责任的‘技术活’。我愿意与对此有初步想法的同行者一起做尝试,从迈出第一步开始,让环保主题走上热门的舞台。”此外,论坛上共有六名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青年代表围绕主题交流经验并提出建议,为成功应对全球气候环境挑战贡献青年智慧;十余名代表重点推介了在生态环保、绿色经济、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项目。论坛分为两个会场,其中宁波会场由中方青年代表、创业青年代表及在华留学和创业的中东欧青年代表出席参加;国外会场由中东欧各国青年代表、创业青年代表在线参与。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

拉脱维亚籍博士生安泽进行主旨发言

北大学生代表参加论坛会议

6月8日,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当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博览会致贺信,指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是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增进友谊、扩大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习近平强调,本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增进中国市场对中东欧商品了解,有利于扩大中东欧国家对华出口,有利于各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促进经济复苏。此次中国—中东欧青年创客国际论坛,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框架下的活动之一,为中东欧国家的学生提供深入了解中国—中东欧合作以及双向交流的机会,对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东欧的青年学子间互学互鉴、创新发展、互通互联、交流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

/

/

除了活动本身带给我的感受以外,本次中东欧国际论坛还让我收获了不少朋友,就北大一起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而言,由于我们专业不同,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什么交集,虽然同在北大却并不认识,本次活动让我们聚集在一起,让我看到了同为北大人的各种可能。同时,还结识了其他院校的朋友。

留美琪(LIUMEKY)

斯洛伐克籍

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

宁波已成为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核心。我们参观了叫作“融合”的展区,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缩影。看到了十几个国家的特色产品中有我家乡的产品时,我特别有亲切感,也很开心中国消费者对我家乡的产品有兴趣。我能感受到,加强合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正需要青年创客力量的注入才能迎合现实需求找出双方最佳合作模式。在此,默契和对彼此有更好的了解也是重要的不容忽视的一点。

安泽(SMIRNOVAANZELIKA)

拉脱维亚籍

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通过这次我们对宁波市的经济状况、人文地理以及中国与中东欧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与人才交流获得了进一步的了解,可称收获匪浅,得益不少!这三天所闻所见,对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宁波港口参观。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仅了解了劳动的价值与尊严,同时还了解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总体国际贸易的规模。此前在课堂上所听到那些朦朦胧胧的数据,终于在我眼前变成了伸手可触的现实。

杜山(RADISAVLJEVICDUSAN)

塞尔维亚籍

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

在这几天时间里,老师和志愿者的热情招待、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较为丰富的活动项目,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参与这次活动,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亲身体验到宁波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具有的重要意义,但或许最为重要的是,也认识到了新的朋友。这几天有机会跟东欧各国的青年、宁波大学的学生等人进行交流,是我参与这次活动收益最大的一个经历,我也希望这点仅仅标志着长久友情的开始。

路卡(GOLEZLUKA)

斯洛文尼亚籍

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

文字|杜雪

编辑|林槿

图片来源|中国—中东欧青年创客国际论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tuoweiyaa.com/lyly/8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