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一个旅行地,看一场实景演出,是融入当地风情的一种办法,而“印象”系列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今张艺谋离场,曾经火遍全国的“印象”系列未来何去何从?01“昔日的辉煌”曾经,作为全国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可谓广西旅游的活名片——它不仅让国内外观众了解到广西的山水风光和人文风情,还带动了桂林市旅游业的发展。自年3月公演以来,《印象刘三姐》每年演出多场,累计接待观众超过千万。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十二座背景山峰,它的舞台就是漓江的山水。总长一个小时,包含了广西山歌、瑶族、壮族、苗族的少数民族风情、漓江的渔火和渔民生活、风情舞蹈……看过的人对它的评价都挺高。“印象丽江”是在“印象刘三姐”之后推出的。它的舞台是位于海拔米的玉龙雪山甘海子。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由名来自10个少数民族的铿锵汉子、来自16个乡下村庄的普通农民倾力出演。有看过的观众说,“印象丽江”一扫了他之前对古城浓厚商业化的反感,放下了他对商业化的警惕。“印象大红袍”是张艺谋的第五个印象作品,演出地在武夷山,讲述的是武夷山的茶文化。如果说“印象丽江”走的是小众文艺路线,那“印象大红袍”主打的就是让人震撼的视觉特效。度的旋转看台,每个旋转的角度都会呈现不同的场景。仿古民居表演区,立着一栋武夷山下的梅古民居,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茶馆”。观众置身在这间“巨型茶馆”中,观看着武夷山村民制茶、卖茶、饮茶的日常生活。竹林表演区,表现着古人“以茶会友”的场景。竹林间云雾翻腾,鼓声节奏分明,演员从竹林间“旋转飞起”,加上周围的十五块电影银幕,让人仿佛置身在山水间。高地表演区,正是采茶制茶的时节,武夷山家家户户都在“摇青”。整场演出在完全开放的“山水”间进行,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尽收眼底。说起武隆,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地方。它是重庆东南的的一个小城,因为是《满城尽带黄金甲》取景地火了起来。“印象武隆”的舞台就是在武隆的山水之间。剧场选址在武隆的桃园大峡谷,这个“U型”的峡谷,高低落差米,四周就是悬崖峭壁。“印象武隆”的主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一种濒临消失的劳动号子)。演出用号子串联起抬滑竿、纤夫拉船、女儿出嫁等多个场景,唤起人们对川江文化的回忆。整场演出就像是一场峡谷里的音乐会。“印象西湖”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年,张艺谋担任中国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总导演。年9月4日,美轮美奂的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印象西湖”升级版“最忆是杭州”开演。无数中国人以及关心G20的世界各国人民,都情不自禁地盛赞:真的被杭州美哭了!“印象西湖”作为“平民版”的“最忆是杭州”,在保留了70%以上的峰会元素的基础上,还做了一些局部改造。但节目与峰会版节目单基本一致,像令观众印象深刻的“绝美巨扇”及“天鹅湖”等节目都有。舞台在水中,整个背景在烟雨朦胧之间,演员们踏波逐浪的演绎着这越过千年的情愫。在湖上翩翩起舞的《天鹅湖》。名女舞者演绎的《采茶舞曲》。30把扇子组成数字化背景的《梁祝》。独唱《难忘茉莉花》。美轮美奂,动人心魄,相信每一个人看过之后都会震惊于国师张艺谋的眼光和手笔。但是,这“印象”系列和张艺谋如今其他的“又见”系列、“最忆”系列,能否再续“昔日的辉煌”吗?年3月10日,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于在朝阳分局登记成立。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是IDG资本联手张艺谋、王潮歌、樊跃通过ImpressionCreativeInc设立的,年吸引了马云旗下云锋基金入股。公司以张艺谋为核心,打造了“印象”“最忆”“又见”和“归来”四大文旅演艺高端品牌,是拥有旅游演艺市场顶级创作团队的明星企业。年,因地产市场不景气,三湘印象壕掷19亿全资收购观印象,希望向“文化+地产”方向转型。然而,年收购观印象时,三湘印象作为一家房地产企业,虽然当时地产市场已经越发不景气,但还没有到要亏钱的地步。可花了大价钱想要依靠观印象转型文旅市场,三湘印象却在年迎来了上市以来的首亏。三湘印象年报数据显示:年其营业收入为16.3亿元元,同比降低33.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亿元,同比降低-.85%。收购观印象之初,三湘印象得到的业绩承诺是年至年,观印象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亿元、1.3亿元、1.6亿元、1.63亿元。而运营到现在,除了年业绩勉强达标,-年观印象实际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25亿元、1.3亿元、0.28亿元。雪上加霜的是,随着张艺谋年5月合约到期未续约——张艺谋、王潮歌、樊跃这个被称为“印象铁三角”的顶级创意团队也悉数离开观印象。年6月15日,三湘印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湘印象”)就深交所针对其年年报发出的14条问询做出了回复。这是三湘印象上市近三年来,第一次被深交所就年报发出问询函。年11月12日,深交所上市公司三湘印象公告:其实控人黄辉一次性质押了94%的所持股份。而这,也是黄辉四年来首次质押股份。年以来,三湘印象业绩持续承压。其10月底发布的年三季报显示,营收同比下滑66.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则扩大至万元。在观印象被收购之前,云锋基金是持有约一半股份的最大股东;而今,云锋基金是三湘印象最大的外部股东。对于公司的业绩表现,三湘印象将原因归结于公司文化业务项目——观印象的业绩下滑。至于原因,用了一句“受制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给观印象新项目签约带来一定困难,报告期内观印象业绩出现较大下滑”作为解释。曾经,将一家山水实景演出公司卖出19亿天价,这是属于张艺谋的一次资本“神话”。但如今,对于三湘印象来说,似乎也只是曾经光芒万丈的“神话”。亿的收购年5月,三湘股份完成观印象%股权的收购,收购对价为19亿元。据当时收购公告显示:截至评估基准日年3月31日,观印象%股权归母所有者权益为.58万元,评估值为16.67亿元,评估增值率为.71%,收购对价为19亿元,较评估值溢价13。对于当时平均净利润在一两亿元左右徘徊的三湘股份而言,对观印象19亿元的收购价已算“豪赌”。然而,承载着三湘印象转型期望的观印象,除了在年刚好完成业绩承诺外,年至年期间均未完成业绩承诺。年度期末的资产评估报告显示,观印象%股权评估值已经下调至6.9亿元。在谈及观印象业绩下滑严重的原因时,三湘印象反复强调了是受制于宏观经济形势、政府投资意愿降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那么,旅游演艺市场真的要“凉凉”?并不尽然。从年到年,我国旅游演艺节目从台增加到台,增长了43%;旅游演艺从5.33万场增加到8.58万场,增长了61%;旅游演艺观众从万人次增加到万人次,增长了%;旅游演艺收入从22.6亿元增长到51.5亿元,增长了%。今年4月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还明确表示:到年要涌现一批有示范价值的旅游演艺品牌,形成一批运营规范、信誉度高、竞争力强的经营主体。毫不夸张地说,未来3-5年,中国旅游演艺市场将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期。在盈利模式上,观印象采用的是“演出创作+知识产权许可”的轻运营模式:除向投资运营方收取一次性固定的创作费用,还会在演出的存续期内提取票房收入的一定比例,即使个别项目会参股,占比也会非常低。如果项目效果不理想,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票房收入分成,但创作费用还是会收入囊中,即便亏损承担更多后果的也是地方政府和投资运营方。这样的合作模式对于观印象的“落袋为安”固然很好,可也使得观印象与投资运营方的利益捆绑不够牢靠。虽然在早期发展阶段并未暴露过多局限性,但随着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这种轻输出模式却必然会在与其他演艺项目的竞争中逐渐落败。例如观印象效益最好的项目之一《印象丽江》:在同样主打旅游演艺项目的宋城演艺进入丽江之前的年,营业利润为1.7亿元。但到了年,营业利润仅剩万元,而同期宋城演艺的《丽江千古情》的营业利润则为1.76亿元。有业内专家分析:与观印象轻运用模式相比,宋城演艺集景区设计及建造、演艺内容编创、项目运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运作。它能够使自身与投资方利益形成更加深入的捆绑,也会让投资运营者更加安心。在政府及投资者越发谨慎的时期,这样的合作模式也会更受欢迎一些。而除了运营模式,观印象的另一大症结就是对于名人IP效应的过度依赖上。尤其是张艺谋,其年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到达顶点的号召力,可以视为观印象的核心资产。但在年三湘股份收购观印象之时,张艺谋等导演已成了公司无足轻重的小股东。而将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三人留在公司的,仅是一份所谓继续服务3年的承诺函。毫不令人意外,三年到期后,年5月,三位导演正式离开了他们曾经一手打造的“印象”。面对失去张艺谋这块金字招牌的危机,三湘印象做好重组准备了吗?尽管已经制定了继续寻求与张艺谋等导演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观印象品牌建设,成立品牌战略部,维护观印象品牌形象等应对措施。但目前来看,三湘印象希望将张艺谋的“印象”变为独立文化IP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而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此时也只能衷心祝福:历经这一番变局之后,经久不衰的“印象”“又见”“最忆”系列能够再度破茧重生,焕发出新的生机!-END-
分享到朋友圈,是你最大的赞赏!参考资料:1.全天候科技.张艺谋创立的“印象”爆雷云锋基金巨亏4亿2.劲旅网.被张艺谋们和地方政府「抛弃」的山水实景演出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