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发会行动亚洲基金关于协助皮草养殖

彭洋医生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党委、党支部的指导下,中国绿发会“两会”议/提案建议会于1月21日通过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顺利召开。会议邀请了10多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在线参会,和建议人交流互动。现将中国绿发会行动亚洲专项基金提案负责人蔡莎茵“关于协助皮草养殖产业逐步转型并关闭的的建议”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本提案缘由自皮草养殖潜在的人畜共患病毒风险。自年4月荷兰首次报告水貂COVID-19病例以来,欧洲和北美12个国家的多座水貂养殖场检测到了新冠病毒(SARS-CoV-2)。其中在荷兰、丹麦、波兰和美国,都有人和水貂之间的病毒互传记录。

世卫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三方评估报告和多个科学研究(见附件)表明,皮草养殖给人和动物带来冠状病毒传播的潜在风险,尤其三大皮草动物之一的水貂作为易感物种所携带的变异体,能够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并可能影响疫苗效力。

国际上多个国家因考量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管控,为阻断病毒的传播路径,已加速其皮草禁令的推进。例如,荷兰原定于年前关闭所有水貂养殖场,因为新冠的暴发,此项计划已提前至年底;爱沙尼亚、法国、意大利也在年推出了皮草养殖禁令。

全球大流行病带来的国际疫情现况下,国际社会已对“OneHealth同一健康”概念有明确共识。皮草养殖除了上述所提的潜在病毒风险外,养殖过程带来对水源和土地的污染,以及对动物福利的伤害,已经严重威胁到全球人、动物、环境的“OneHealth同一健康”。

从各国相继出现皮草养殖对公共卫生带来的病毒风险的案例,我国由于皮草养殖体量巨大,同样需要警惕病毒风险。从中国皮革协会的数据可见,年我国在水貂、狐狸、貉三个主要皮草养殖物种的养殖体量都非常巨大。另外,中国、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的皮草估计产量比较上,我国在这三个物种都有巨大占比,居于世界前列。

除皮草养殖在公共卫生对社会带来的风险外,另一项容易被忽视的相关现象则是,实际上皮草产业的经济效益非常有限。年,我国皮草产业的估计价值为约合3,亿元人民币。同年我国GDP统计数据显示,包括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在内的第一产业,贡献了约77,亿元人民币,占全国GDP总值8.1%。这意味着皮草产业对我国GDP的贡献还不到1%。

从新冠疫情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影响来看,我们更担心迄今为止应对疫情的全部成本已远远超过皮草养殖业的收益。因此,在皮草产品已非人类生活刚需的今天,若为非常有限的经济效益,导致我国乃至全球面临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实属不合理也不必要。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尤其是农业农村部牵头,尽快采取以下三个措施,协助皮草养殖产业逐步转型并关闭:

1.养殖场动物人员检测

尽快为我国的皮草养殖场(尤其主要毛皮养殖地区的水貂场)的动物及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检测,预防大规模传播。

2.禁止养殖及贸易

禁止水貂等冠状病毒易感物种,禁止水貂活体及其皮草制品进出口运输与交易。

3.产业转型

出台有偿补助政策,协助皮草养殖产业逐步转型并关闭,发展兼顾公共卫生安全、生态平衡的可持续相关产业。

向上滑动阅览

附件:

皮草养殖潜在病毒风险的全球现况与相关研究

一、多家水貂养殖场检测到新冠肺炎(SARS-CoV-2)

自年4月荷兰首次报告水貂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以来,欧洲和北美12个国家(荷兰、美国、丹麦、西班牙、加拿大、瑞典、意大利、希腊、法国、立陶宛、波兰、拉脱维亚)的多座水貂养殖场检测到新冠病毒(SARS-CoV-2)。在荷兰、丹麦、波兰和美国,都有病毒从人到水貂、从水貂到水貂、从水貂到人的传播途径记录,以及后续向人类溢出传播的报告。[1]

出于公众卫生安全的考量,各国约有万只水貂被扑杀,4个国家的水貂养殖在年期间已暂停。尽管如此,在世界大多数国家,水貂养殖仍然是合法的,并持续记录到新冠病毒(SARS-CoV-2)在养殖场暴发的案例。

二、研究表明皮草养殖场为“潜在病毒库”

1、皮草养殖带来人与动物间的病毒传播风险

必须提及的是,应年11月G20水务和农业部长公报中的要求而编写[2]的GLEWS+风险评估报告《用于皮草养殖的动物中的新冠病毒(SARS-CoV-2)》[3],已于年1月,由世卫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三方联合发布。

该评估涵盖三方面问题:a)皮草养殖场内病毒进入和传播的风险;b)皮草养殖对人类的公共卫生风险;c)皮草养殖系统向易感野生动物种群传播病毒的风险。评估还指出,欧洲是上述三个问题的高风险地区,而美洲和亚洲为中风险地区。

由于许多国家的水貂养殖场持续有病毒暴发的报告,评估中所列针对皮草养殖场的公共卫生风险和应对病毒进入及传播的建议及缓解措施,显然还远远不够。年6月和7月,在西班牙水貂养殖中心加利西亚自治区拉科鲁尼亚市的8座水貂养殖场,就又相继发生了一系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2、皮草养殖场的病毒风险是隐蔽的

事实上,受感染的水貂养殖场的报告经常显示,水貂既没有症状,死亡率也没有明显上升。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临床前科学和传染病学系教授Pomorska-Mól等人于年7月在ScienceDirect发表的一篇科学论文报告中提到,“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养殖场的大部分水貂可以在几天内感染……这会使养殖工人和兽医暴露在巨大的病毒接触之下,”[4]“养殖场水貂的感染规模令人担忧,主要是因为病毒能够通过大量高度易感动物,可能出现新的危险突变和/或获得新的生物特性。”最后该论文指出“水貂养殖场可能是一个有潜在危险、但并不总是公认的新冠病毒(SARS-CoV-2)动物宿主库”。[5]

同样,年5月在BioRxiv发表的一篇论文(预印本)描述了在丹麦一个水貂场广泛感染后,“所有受试动物都发生了血清转化,随后该养殖场经过检测没有感染;然而不到3个月后,又一轮感染影响了75%以上的受试动物。”该论文指出,“全基因组测序表明,再次感染期间传播的病毒与该养殖场场第一次暴发的病毒关系十分密切,但发生了额外的基因序列变化。”[6]

3、水貂变异体可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年6月,丹麦国家血清研究所(SSI)应丹麦卫生部要求,发布了一份风险评估报告,该评估与计划中年12月31日后,恢复水貂养殖时的人类健康有关。它概述了截至年11月29日登记的,至少4,例带有水貂变异体的新冠肺炎(COVID-19)人类感染病例,包括水貂业相关从业人员的大规模感染。文中数据还显示,随着新冠病毒(SARS-CoV-2)在荷兰的传播,水貂病毒变异体也在社会上广泛传播。[7]基于上述事实文章阐述道,“年的经验表明新冠病毒(SARS-CoV-2)能够在水貂中发生突变,并且新变种能够感染接近水貂的人类(水貂工人),而且在社会上也会发生后续传播”,“除了已知可能影响传染性、严重性或所用疫苗免疫力的变种之外,无法评估还会出现哪些突变”。[8]

参考文献:

[1]CDC: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tuoweiyaa.com/lyjn/9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