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5日,在一个名叫雅克皮斯的立陶宛小村里(今属拉脱维亚),农夫塞缪尔·斯卡乌龙斯基正在等待自己家里的第三个孩子的出生,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一遍遍地向主祷告,祈祷妻儿的平安。不久,他听到产婆喊自己的名字,他看着自己的妻子德罗思雅温暖脸庞,看着新生的女儿,即欣慰,却也高兴不起来。他给孩子起名玛尔塔,希望她幸福健康。他很清楚,这也许只能算是一个美好的祝愿,自己是一个波兰立陶宛人,然而自己已经失去了土地,如今由于立陶宛的虚弱,他又变成了瑞典的国民,而自己现在则身在拉脱维亚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和老婆孩子相依为命,靠替人做农奴,埋葬死尸为生。他永远不会相信自己这样的一个农民的女儿,会在未来书写怎样的传奇,因为不出五年,他和妻子留下了五个孩子后,都因为疾病离开了人世。
而几乎就在年的同一天,一个叫彼得少年,正在莫斯科的街道上闲逛,来排解他烦闷的心情。大概就在两年前,他和自己的哥哥伊凡四世被姐姐俄国执政索菲亚同时册立为俄国沙皇。傻子都看的出来,今年21岁的姐姐,在爹妈死后,早早就觉醒了政治智商,虽然长得又黑又丑,但是通过政变成为摄政,为了延续自己的统治地位,她干脆立了两个沙皇,哪管伊凡四世其实是残疾,而他彼得不过是一个12岁的少年。彼得同样也很早慧,他很清楚自己的这个沙皇封号,就像一剂索命符一样,随时有可能夺走他的生命。因为随着他一天天长大,他对姐姐索菲亚的威胁就会越来越大,而对应的是自己的危险就越大。而且此时的俄国实际上已经等不起了。就在几个月前,中国的大清皇帝康熙,通过雅克萨之战,重创了俄国往远东地区殖民的侵略军,用兵法和荷兰火器教毛子做人。彼得或多或少从老师哪里理解到国家要想崛起,就必须加强集权,他就必须要像康熙干掉鳌拜那样,干掉自己的姐姐。但是,思路纵使是正确的,如何行动确实艰难的,因为他几乎没有盟友,今天他甚至连一个可以完全信任的人都没有。
就在他烦恼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很他一般大的少年,正在莫斯科的街头卖馅饼,这个猥琐的少年,看上去比他还小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见过市面,这个屌丝少年居然冲撞了彼得的卫兵,正当卫兵举起手中的鞭子就要抽打这个少年的时候,彼得叫住了卫兵,并上前和这个少年攀谈起来,一聊起来才知道这个小孩叫缅希科夫。彼得发现他鬼灵精怪,很得己心,干脆问少年愿不愿意做自己的马童,陪自己生活学习。受够了小贩生活的缅希科夫爽快答应了彼得的邀请,至此成为彼得成长道路上的密友、智囊,以至于后世中国人称他就是彼得身边的“韦小宝”。这两个少年,共同成长,共同学习,一次打猎,一次嫖娼,一次策划阴谋,连找女人的品味都非常相近。
故事回到立陶宛,年,玛尔塔5岁那年,父母亲相继离世,老斯卡乌龙斯基看着自己未来再也无法照顾的儿女,终归是死不瞑目。玛尔塔为了生存不得不和其它四个兄弟姐妹分离,被一个亲戚送到当时拉脱维亚最著名的牧师恩内斯特古拉克那里混口饭吃。古拉格老师是一个好人,精通多国语言,对主的事业充满信仰,作为一个路德教牧师,他是第一个用拉脱维亚语翻译圣经的人。他出于善意收养了当时才五岁的玛尔塔,玛尔塔不亏是农家女,她生的健康,“未来应该会是一个可靠的佣人“,古拉克夫人是这么认为的。
随着玛尔塔不断长大,古拉克的夫人开始给玛尔塔派各种活,从替人洗衣服、给古拉克大家子做饭,她几乎什么都干,几乎什么都能干,这样艰苦的生活,考验着她的意志,也锻炼了她的能力,或者说这是她活着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意义,虽然长长思念亲人,但是她愈加坚强。古拉克牧师带给她最好的回报,是通过传教的方式,教会她少量的文字和高于一般佣人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路德的新教思想也在影响她,她开始试着用上帝的意思去解释自己的命运。那些作用在她身上的好的、坏的,仿佛都是一种赐福。命运对她来说就像一颗俄国巧克力,只有沉重的苦涩感,但是那种浓郁却是一生都应该错过的体验。
相比于玛尔塔的苦苦求生,锤炼自己的一样。年的彼得正在和缅希科夫策划一件大事。如今已经17岁的他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处境。他正坐在自己的舰船模型库里摆弄着外臣给他从西欧带回来的外国先进舰船的模型,壁炉里的火花把他的脸赢得通红,也提醒我们现在是俄罗斯可怕的冬天。缅希科夫则在门外等候着,不过他不是梅长苏,他没有站在雪地里装逼,只是此时他正在看着屋外的雪花发呆,要是平时,凭着他和彼得关系,他完全可以冲进去,可是这是他今天第三次出现在门口劝说彼得了,幸好他是彼得最信任的哥们,要是其它人如此喋喋不休地重复一件事,彼得早就把他装进炮筒,当炮弹射出去了。他正在等待彼得回心转意。彼得当然知道他在门口,只好冲着大门喊道“小缅进来吧!”
缅希科夫走了进来,他淡定地说道:“准备给康熙的礼物已经准备好了,不出意外,三年后,我们的大使团和商队就可以到达北京。”
彼得嗯了一声。
缅希科夫也不再说话,他正在等待彼得做一个重要的决定。
彼得看着缅希科夫,很无奈的说:“小缅,你真的希望我娶哪个女人吗?”
缅希科夫:“彼得,我当然知道你的心愿,谁要我是你的好友呢?你喜欢法国女人的时尚,喜欢英国女人的勇敢,喜欢德国女人的修养,喜欢荷兰女人的奔放,这些我们今后都有机会去实现,但是现在你必须娶她。只有大婚,你才有真正亲政的理由,进而把属于沙皇的荣耀和权力,从你姐姐手里抢过来!不,是把俄国的未来抢过来。”
彼得看着壁炉中的火,他明白他的青春结束了。他是沙皇,是这个国家最孤独的人,他可以有爱,却无法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和爱情。他的婚姻都只是通往权力的道具罢了。
彼得对缅希科夫说道“去告诉欧多克亚,我决定娶她了”
缅希科夫摁了一声,不再说话,慢慢退了出去。
几个月后,彼得与欧多克亚举行了婚礼,她是一个俄罗斯权贵的女儿,对他的权力是一个有力的巩固。只是,他们只在一起生活了一个星期,7年后,彼得直接和她离了婚。
彼得婚后不久马上返回了皇村,在哪里缅希科夫帮他组建了两个军团,这是他和姐姐叫板的筹码。而在另一边,索菲亚也开始组织俄国射击军,准备发动新的政变计划,准备从摄政的位置,变为女沙皇。她的野心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猖狂,她的举动也引发了不少年轻军官的不满。这些军官马上和彼得取得了联系,彼得在政变的前夜逃离了皇村,并致信给自己残疾的哥哥伊凡四世,希望他出面支持自己的变革。很快,两兄弟站在了一起,设计军发现大义早已不在自己这一边,彼得因此不费一兵一卒战胜了姐姐,把她塞进了修道院,让她在那里孤独度过了余生。
那天晚上,彼得站在皇宫顶楼,朝着波罗的海的方向凝视良久,他清楚地知道,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了。
时间真是伟大的东西,玛尔塔的另一个特点开始展露出来,就是她不仅有较好的面容,又有农民家庭出生的女子才有的体力,因为长期从事家务的关系,她的身体强壮,臂力过人,而且越来越漂亮,以至于古拉克夫人害怕她会让自己的儿子爱上她。就草草准备了一下,在玛尔塔17岁的时候(年),把她嫁给了当地的一个瑞典军人。这个婚姻是荣耀的,玛尔塔的丈夫叫约翰尼·雷比,是一名龙骑兵。玛尔塔对这个婚姻即惊喜,又不安。一方面,自己的丈夫是瑞典龙骑兵,这恐怕是当时欧洲最优秀的龙骑兵吧,在瑞典军中待遇也是相当好。但是,成为最强部队的战士的老婆恐怕聚少离多也是难免的。事实上,玛尔塔和雷比的婚姻仅仅存在了一个星期。
当时瑞典在国王古斯塔夫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迅速进入欧洲列强之列,并且到处发动战争,壮大国家。而另一边,和缅希科夫搞完整整一年的西欧学习之旅的彼得,发誓要为俄国争取到入海口,他和古斯塔夫的战争一触即发。
经历了政变和对国内残酷改革的彼得,早就已经成为了一个铁石心肠的君王。他很快发动了对瑞典为期20年的“大北方战争”。而玛尔塔和彼得命运,两条生命的命运线,至此终于交织了一起。
玛尔塔新婚不足一周,她就听到了丈夫逃亡(也可能是阵亡)的消息,而自己所在小城则被俄军占领。由于俄军不懂当地语言,俄军统帅把古拉克发展成为了带路党,依靠他的语言能力,研究如何通知拉脱维亚,并答应带他去莫斯科。而与此同时,玛尔塔本来在军队里给俄国军人洗衣服,结果因为太漂亮,而俄国高级将领鲁道夫急需要一个女人。不知道是出于自愿,还是无奈,总之她几乎是光着身子来到鲁道夫的身边,并成为了他的情妇。
在战争时期,跟着鲁道夫就意味着安全和食物,这和二战时候美军士兵用丝袜就可以得到法国女人一次上床机会是一样的。不过,这段被包养的生活并不长久。鲁道夫把玛尔塔介绍个自己的上级谢尔米托夫,谢尔米坨此时即将被彼得安排成为爱沙尼亚的总督,因此他很爽快地笑纳了下属的进贡,玛尔塔俨然成为了他在异乡总督府的女主人。这还没完,谢尔米托夫不久又把她进献给了彼得大帝的宠臣缅希科夫。有一种说法是缅希科夫花钱购买的,总之,她此时只是一个俘虏肉弹罢了。
韦小宝性格的缅希科夫自然爽快笑纳了。不久,彼得大帝到访了缅希科夫家,一进门就要缅希科夫家私藏的葡萄酒喝。彼得知道缅希科夫背着他天天在经商,倒卖各种来自欧洲和中国的稀缺品,有钱的很。但是是铁哥们,他也不想管,更何况此时的缅希科夫已经展现了自己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卓越才能,彼得甚至认为若论指挥才能缅希科夫甚至在他之上,事实上彼得晚年到处在欧洲出访,国内的内政基本上都是缅希科夫处理的。后来缅希科夫在关键战役列斯纳亚战役的精彩表现,为缅希科夫获得了世界级声誉,可以说这个人除了品德和节操不像梅长苏外,其它几乎都和他一样。缅希科夫这个人能力超群,但是贪婪、虚荣,而且很会拍马屁,比如彼得大帝去法国访问,很喜欢法国人的丝绸,他马上投产建设丝绸厂,以便生产彼得喜欢的丝绸,所以彼得想要什么独特的新奇产品和体验时,都会来找他。总之,他很像中国同期的和珅。
正当彼得在和缅希科夫描述未来俄罗斯通过建设圣彼得堡(这座城也是缅希科夫主持修建的)打通去欧洲的航线的时候,一双与贵族小姐完全不像的粗壮双手差点把彼得震撼到,他很惊讶一个身材如此曼妙的年轻女子,此时端着葡萄酒走过来,只是这双手有点太奇怪,他自己当初为了向西方学习,自己在荷兰人的码头做工,也有一双充满老茧的手,所以他判断这个女子绝对不是贵族,可是此时的气质和步伐又是如此美丽,丝毫不亚于他在法国巴黎见过的那些女人。
彼得马上问道:“你是谁?”
玛尔塔此时已经抛弃了过去的名字,缅希科夫要她皈依了东正教,她一辈子信奉了三种宗教,侍奉过多个男人,所有负担全都不再心上,果断改名了。
玛尔塔说道:“叶卡捷琳娜”由于长期的情妇生活,她得以接受较好的环境的熏陶,很快就掌握了俄语和法语。
彼得说道“你愿意和我走吗?”完全没有看一眼缅希科夫。缅希科夫向来是女人如衣服,兄弟是手足,使劲给玛尔塔使眼色。
如果是贵族女子,多半会被彼得吓到。可是玛尔塔可没有这些顾虑,她这些年靠过的树,一棵比一棵高。她虽然还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从缅希科夫的表情看,这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而且缅希科夫显然不敢得罪这个男人,那感觉就像要把自己再一次送出去一样。
她答道:“好啊”他不知道,她从这天开始,将和彼得这个俄国的霸道总裁扯上一辈子的姻缘。她后来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从此,缅希科夫和叶卡捷琳娜变成了兄妹,虽然彼得自己也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是他根本不在乎,叶卡捷琳娜此时只是他看重的一个情妇罢了。
而对于玛尔塔来说,她发现自己的“小三”生涯这一次有些与众不同。彼得确实是她的情夫,但更像她的男友,因为多年前彼得就离婚了,这些年彼得一直在打仗杀人,征服瑞典的国土。而她居然可以在有生之年,第一次不用做情妇了。
而且这个男人几乎有一切让她无法拒绝的理由。她没有拒绝的选项。但是,她也觉得这个男人所要的世界是那么的不同。彼得第一次告诉了她,人应该有梦想,就像西欧的那些人那样,一个人的出生不能成为一个人获得成就多寡的障碍。她很好奇,她希望她自己不只是一个生育的机器。
而且她也发现彼得与众不同的地方,比如对待兄弟是那样子重义气。缅希科夫总是利用越来越强大的国家中饱私囊,彼得当然知道这个鬼,有一次实在没办法,直接把缅希科夫拉到车间痛扁了一顿,但是当天晚上又照旧信任他,和他喝的烂醉如泥。
而在波兰期间,彼得得知缅希科夫又吃拿卡要当地老百姓,他直接写信给这个昔日的卖烧饼少年““求求您,不要为了这点小便宜而败坏自己的名声。”,而彼得甚至和玛尔塔说“缅希科夫这样下去,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会丢脑袋的。”当时,他从来没有真正动过缅希科夫,事实上在彼得有生之年,缅希科夫都是忠心耿耿的,而且玛尔塔也清楚缅希科夫是一个可以一辈子结交的朋友。
从此缅希科夫的家成了他们两个私会的场所。每次打完仗从前线回来,彼得一定会来看她,和她讲战场上的事情,缅希科夫又闹了什么笑话,比如有一次彼得发现缅希科夫存在“”他们就这样连生了三个孩子,虽然都夭折了。
她渐渐摸清了这个比自己大一轮的男人的脾气,他就像一个大孩子,很容易生气,对人也超级没有耐心。他要求这个农家女出生的叶卡捷琳娜必须随叫随到。彼得喜欢女色,往往会利用战场的间歇抓紧时间和女人温存私会。可是一般的女子通常不愿意不远万里去前线和彼得私会,但是叶卡捷琳娜一定会到,而丝毫不担心外面的枪林弹雨。毛子确实胆子大,他们就这样,连续生了11个孩子,几乎都是在战争期间怀上的。
叶卡捷琳娜相比其它贵族小姐不同的地方,还在于她非常讨军队的欢心。彼得这样的一代雄主,军队就是他的一切。叶卡捷琳娜来到军营后,从不搞特殊化,除了给彼得自己的身体外,还会给周围的近卫军洗衣服,做家乡的食物,鼓舞士气。有一年,她甚至直接带着车队,把慢车的食物送到军营里,有时也会为其他将领带来家书一封。她不仅仅是情妇,她是彼得的另一个智囊,或者说创业夫妻吧,因为她几乎参与了彼得所有的军事行动。
到了年,叶卡捷琳娜突然收到消息,彼得马上去新建成的圣彼得堡。而这天好像没有军事行动啊,这天晚上缅希科夫偷偷给她递话,彼得要她到教堂准备,彼得要册封她为皇后。至此,这个农民的女儿做了她爸爸一辈子也想不到的事情,她从一个软弱可欺的女子,终于成为了毛子国的国母。
然而,她的传奇还没有结束。年北方战争波尔塔瓦战役后,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逃入奥斯曼帝国境内,在班德尔附近建立了殖民地。彼得要求驱逐查理十二,在苏丹艾哈迈德三世拒绝后,就决定入侵奥斯曼帝国强迫其同意。年,第三次俄土战争爆发。年,彼得带着叶卡捷琳娜亲征普鲁特河,陷入土耳其和克里木汗国军队的重围。陷入绝望中彼得想要投降,甚至想投降,但叶卡捷琳娜阻止了他,并且和其他妇女筹集了珠宝贿赂了敌军主帅,使得彼得一世得以全身而退。虽然这一战最后是俄国输了,但是阻止彼得投降,有利的降低了俄国的损失。也因为这个叶卡捷琳娜被彼得尊重的不得了。
到了年,年事已高的彼得大帝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劲头,然而他和玛尔塔的十几个孩子中只有两个孩子活了下来,而自己的大儿子已经被自己处死。彼得大帝面临着无后的危险,为了把自己的新政延续下去,他选择继续重用缅希科夫,同时将自己的妻子叶卡捷琳娜册封为女沙皇,他从防止姐姐成为女沙皇起家,最后不惜修改法律,确定了自己有指定继承人的权力,就是为了把俄国的天下交到自己信任的人手里。
彼得临走前,非常痛苦,疾病给他的疼痛是惊人的,而他也异常害怕,他抓着叶卡捷琳娜那双满是老茧的手说“我希望上帝宽恕我的诸多罪孽,因为我是在力图为我的人民做好事。”然后,他就昏迷不醒,第二天早上六点,他去世了。而叶卡捷琳娜在他去世这一天继位为俄国女皇,同时每天以泪洗面,哭了40多天,此后她基本淡出了政治生活,国家的权力全部移交给了缅希科夫(这也是后世诟病他们的地方)。年,在缅希科夫策划下,叶卡捷琳娜一世建立最高枢密院,把彼得大帝时的执政工具——枢密院、东正教最高会议等一概抛开。农民原来以为她的上台会使百姓的生活比起彼得大帝时代要有所改善,但是叶卡捷琳娜一登基就宣布,她要把彼得开创的事业进行到底。
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原来许配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但是后来路易十五却娶了波兰被废黜国王的女儿。叶卡捷琳娜感到极大的羞辱,这决定了她与法国为敌的外交政策。年,俄国与奥地利结成反法同盟。
叶卡捷琳娜一世当政时,将彼得的前妻移到施鲁塞堡,把她关在黑牢里与老鼠为伍。她把自己的娘家人从外省召到首都,一概封以伯爵等贵族头衔。她则沉溺于享乐,急迫地享用女皇的地位给她带来的一切。但乐极生悲,几个月的放荡生活就使她的心脏出了毛病,她不得不考虑由谁来继承她的问题。她本来想让女儿伊丽莎白继位,但公众的舆论希望由彼得的孙子登基。在缅希科夫的操纵下,女沙皇在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指定彼得一世的孙子继承王位,称彼得二世。她只做了两年的女皇就去世了。
叶卡捷琳娜一世执政时,朝政一片混乱,于是人们又怀念起彼得大帝,尽管他过于残酷了些。并根据彼得大帝的遗愿,创立了俄国科学院。但是相比于国内武则天上位的杀人如麻,或是后来历届沙皇上台时的残酷,叶卡捷琳娜的路子算是文明的多。
后来叶卡捷琳娜的女儿伊丽莎白、外孙,外孙媳妇都成为了沙皇,其中她的外孙媳妇继承了她的名字,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当然这是后话了。
写完了,累死我了。
如果你把这篇文章当成成功学,请记住即使做婊子也要专业,也要有梦想!
如果你把这篇文字当成严肃的史学,我随时接受你的任何抨击,因为确实有不少脑补内容。
如果你把这篇文章看成是对女性命运的讨论,我想说身体真的不是女人最重要的武器。和男人一样,一个女人的成就与她的心智相关!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