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第一次世界大战
年至20世纪初,欧洲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它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推进电气时代,而内燃机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另外两大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力飞越发展,垄断组织(超大规模企业或大型企业群)也应运而生,自由资本主义开始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欧洲各大国家也相继进入帝国主义(以垄断为特征)时代。19世纪末20年代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例如后期崛起的德国殖民地狭小,想要重新瓜分世界,严重威胁着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欧洲列强之间矛盾重重,主要有三对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法德矛盾指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失去了霸主地位,希望对德国报仇雪恨;俄奥矛盾主要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均希望向巴尔干半岛上扩张而产生矛盾;英德矛盾,英国力求维持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从而使自己独大。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年,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起,起源于意大利撒丁岛的撒丁王国通过在欧洲各方势力盘旋中,逐渐统一了意大利半岛)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为核心。年,俄国、法国和英国组成了协约国。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点燃了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意大利(年倒戈入协约国)、日本等国。一战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分为东西两条线,即英、法等国同德军对抗的西线,俄国同奥匈帝国、德国军队对抗的东线,西线具有决定性作用。
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闪电战的雏形,在战场上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迅速打击敌人),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由于马恩河战役的失败,致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双方开始修筑战壕,转入阵地战。年—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双方爆发了数次大规模作战,包括三次大型的陆上战役,即西线的凡尔登战役(凡尔登为法国境内要塞,德法两国投入兵力近万人,伤亡人数达万人,法军胜利)、索姆河战役(英法联军为突破德军防御,同时减轻凡尔登战役的压力,在法国境内索姆河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会战,双方投入近个师,伤亡近万人,英法联军首次在战争中使用了坦克,最终两军未能突破德军的防线,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和东线的布鲁西洛夫突破(为减轻西线压力,俄国在东线展开了一次针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攻势,由俄国将领布鲁西洛夫领导的在今乌克兰所进行的一场会战,战争持续约3个月,俄军共伤亡50万人,而奥匈帝国伤亡了近万人,德军伤亡了35万人,此次战役几乎打垮了奥匈帝国),以及一次日德兰海战(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爆发的一场大海战,英军投入艘舰船,德军投入99艘舰船,英军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于德国港口),通过一系列的会战,战争的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年—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也相继加入战斗,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了27个国家,但由于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一战。年8月,协约国军队开始反攻,将德军赶出了法国和比利时境内,德军开始瓦解,9月保加利亚向协约国投降,10月奥斯曼帝国投降,11月奥匈帝国投降,11月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举行了总罢工和武装起义,德皇威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逃往荷兰,年11月11日德国正式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伤亡人员近万,给各个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开始重新瓜分世界,年—年,协约国同德国的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连同《凡尔赛和约》(同德国签订,条约规定: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还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德国将部分领土分给波兰,承认波兰独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德国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均由战胜国分配,并赔偿协约国亿马克)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年—年,美、英、日、法、中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同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也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根据合约,奥匈帝国被允许民族自治和独立,再加上帝国本身就民族众多、极不稳定,合约签订后奥匈帝国开始分裂,哈布斯堡王朝被驱逐,并形成了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塞尔维亚等国。奥斯曼帝国更加危机四伏,从19世纪30年代起,希腊就从帝国中独立;而年至年俄土战争后,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黑山也从帝国中分裂独立;在年—年间,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省份也尽失,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被法国占领、利比亚被意大利占领、埃及和苏丹被英国吞并;一战之后,奥斯曼帝国又被迫交出了在阿拉伯半岛仅存的领地也门和麦地那,奥斯曼帝国已名存实亡;年,凯末尔为抵抗协约国对土耳其的瓜分,发动了土耳其革命,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奥斯曼皇室被驱逐出境。
第三节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结束后,英国的势力大打折扣,美国和苏联开始强大起来。年英国的爱尔兰独立,但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此后英国改国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损失惨重,战后政局不稳,年—年,法国出现了暂时繁荣和稳定的局面,年,法国在与德国接壤的边界地区建立了马奇诺防线(一战后为防止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所建造的筑垒防线,耗时12年,造价50亿法郎)。美国由于一战初期保持中立,并积极向协约国贷款、售卖武器,战后,美国由欠60亿美元的债务国变为贷出亿美元的债权国,成为了最富有的国家。年10月,美国首先爆发经济危机,随后资本主义各国陆续陷入了年—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中,经济危机使上百万工人失业,工厂商店关门,银行倒闭,全球经济一片萧条。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实施“新政”,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开始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政府还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使退休工人可以领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年新的经济危机再度出现,次年,罗斯福采取了扩大赤字开支的办法,使危机有所缓解,年末,经济又开始回升,直到年,国际局势紧张,国家的重点转向扩军备战,新政才告一段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法、美等国因为不满俄国单方面退出战争,以及沙皇俄国的债务等问题,欲对俄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此时以保皇党派为基础的白军也发起了反对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苏俄内战,而原俄罗斯帝国境内的各少数民族同时趁机独立。但由于白军内部矛盾激烈,组织松散,在经过了约4年的内战后,在年,布尔什维克党击败了白军,并粉碎了国外列强的联合武装干涉,同时也消灭了宣布脱离俄罗斯独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保卫了新生的苏俄政权。年4月,苏俄红军进攻干涉苏俄内战的波兰,准备通过军事行动先解放波兰,进而推动世界革命解放整个欧洲,但最终败于波兰的首都华沙城下,计划彻底破产。年12月,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正式成立。在经济政策上,苏俄在年—年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企业国有化,禁止日用品私自贸易,实行余粮收集制和实物分配制),年底,苏俄经济开始恢复,便改为较接近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年列宁逝世,年斯大林夺取了最高权力,彻底结束了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发起了激进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的工农业彻底改造,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对资源进行集中配置,成功地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发达,但农业和轻工业滞后的国家,为了巩固个人地位,斯大林还以肃反的方式展开了大清洗,数以千万计的人被送进了劳改营甚至处决。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采用“绥靖政策”安抚希特勒,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苏联,年苏联采取“祸水西推”的策略与纳粹德国结盟,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苏联以“建立防止德国入侵的东方战线”为名义,于年9月17日出兵与德国共同瓜分了波兰,并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强行并入苏联。
日本在公元4世纪出现首个统一的政权大和国,其首领最初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学习中国唐朝的律令制度等对日本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革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年,元明天皇迁都至平城京(今奈良),日本由飞鸟时代(因政治中心在飞鸟而得名)转为奈良时代。年,桓武天皇迁都至平安京,日本进入平安时代。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时代,幕府是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是由日本武士组成的军人干政而架空天皇的一种手段,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镰仓幕府(年—年),是日本幕府政权的开始,建立者是武将源赖朝,幕府设在镰仓,年后醍醐天皇密谋倒幕,但计划被幕府得知,第一次倒幕失败,史称“正中之变”,年后醍醐天皇再次密谋倒幕,倒幕军被幕府军打败,史称“元弘之乱”,后醍醐天皇被流放,第二次倒幕运动失败。年,各地豪族都开始倒幕,镰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亲政,第二年改年号建武,是为建武中兴时期,年因足利尊氏不满后醍醐天皇轻视武士利益的政策,起兵反叛,年攻占京都,立光明天皇为傀儡,建立室町幕府(年-年,幕府设在京都的室町)。年,室町幕府时代的封建领主间发生内乱,史称“应仁之乱”,“应仁之乱”后,日本进入了群雄割据互相混战的战国时代,至16世纪中叶,一些地方领主与武士已经发展成为控制一方的战国大名(封建领主的称呼),著名的有甲斐的武田信玄、三河的德川家康和尾张的织田信长等。在角逐中,织田信长的力量逐渐超过其他战国大名,年织田信长进入京都,年灭亡室町幕府,日本开始走上统一的道路,但在即将一统全国时,织田信长因其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谋反而在本能寺自杀,织田信长死后,其部将丰臣秀吉打败了明智光秀并于年完成了统一日本的大业,但丰臣秀吉并未开设幕府,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推翻了丰臣政权,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了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德川幕府为使武士为其效力,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为防止西方思想的传入,年日本颁布锁国令,开始闭关锁国,17世纪末,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幕藩体制出现危机,年,日本在欧美各国的压力下被迫开国。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日本人意识到,只有推翻幕府,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才能富强,倒幕运动再度展开,年德川幕府的德川庆喜被迫将政权还给天皇,史称“大政奉还”,持续了约年的幕府统治结束。重掌朝政的明治天皇,决意改革,如设立帝国议会、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新式军队,创办军工产业等,史称“明治维新”。日本崛起后,很快便走上了扩张之路,年日本占领琉球国,改名冲绳县;年,为与俄国争夺中国东北的殖民地,爆发了日俄战争,日本获胜,取得了库页岛以南的地区;年,日本占领了朝鲜半岛,将大韩帝国并入版图。年,裕仁登基,年号“昭和”,即昭和天皇,日本也开始了大规模的侵略和扩张,年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入侵了中国东北,扶植傀儡国家满洲国,年广田弘毅组阁,创建了以天皇及军部为本的法西斯(一种主张对外侵略的极端独裁形式)体制,年7月7日,日军策动了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开始,引发了中日战争。
第四节第二次世界大战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在年—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意大利也未能幸免。年7月,墨索里尼出生于一个铁匠家庭,早年当过新闻记者,年入伍参战,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成为该党领袖。年10月28日,在大垄断资本集团和军队的支持下,数万名身穿黑衫的武装法西斯分子向罗马进军,发动暴乱并夺取了政权,墨索里尼成为国家最高领导。年,墨索里尼强行终止议会,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内取缔了其他一切政党和群众团体,对外推行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年意大利派兵入侵埃塞俄比亚,年将埃塞俄比亚并入意大利,年意大利侵占阿尔巴尼亚,年向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和埃及发动进攻,企图建立地中海帝国。年7月,由于军事上的失利和国内反法西斯运动的高涨,墨索里尼被撤职,并被监禁在蓬察岛上,9月,被德军伞兵救出后在意大利北部出任傀儡总理,年4月,在逃往德国的途中为意大利游击队捕获,被枪决。
德国法西斯政权。一战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逃至荷兰,魏玛共和国执掌德国。《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还被解除了武装,大量的赔款造成了德国货币疯狂贬值,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虽然一战失败,但德元气并未受损,工业体系依然完整,本土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年,经济危机在德国开始蔓延,失业率不断上涨,经济极度萧条,再加上巨额的赔款,魏玛政府岌岌可危。阿道夫·希特勒于年4月20日出生于当时奥匈帝国的因河畔布劳瑙,他的父亲是一名海关的小官员,希特勒的父亲希望他可以当一个公务员,但希特勒却想当一个画家,与父亲的争执导致希特勒在中学时期退学。年,16岁的希特勒开始热衷于政治,成为了一个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并开始喜欢读书。父母双亡后,希特勒的生活日益窘迫,不得不流浪到维也纳街头行乞,靠卖画为生。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希特勒志愿参加了德国军队,年,他由传令兵晋升为上等兵,并且因为作战勇敢,获得了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年9月,希特勒以一名特务的身份接触到“德国工人党”,这个党的纲领是社会主义、国家主义、反犹主义。由于希特勒的激烈言论,他被受邀加入了德国工人党,并担任委员,加入德国工人党后,他就满腔热血的投入到工作中,由于他的演讲才华,很快便在党内控制了大权。年,希特勒将其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年3月,希特勒退伍,便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工人党的工作中,由于希特勒的积极活动,纳粹党迅速壮大起来。年7月,希特勒废除党内选举制,确定了领袖原则,希特勒任纳粹党党首,实行独裁统治。年,希特勒想效仿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夺取政权的榜样,着手策划“向柏林进军”,以建立个人独裁,并发动了“啤酒馆暴动”,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希特勒被捕,政府下令禁止纳粹党,在监狱中,希特勒写了《我的奋斗》。年1月,希特勒出狱,开始进行缓和革命,承认年的政变错误,年2月,纳粹党被政府允许重建,希特勒仍是独裁元首,经过发展,希特勒建立了一支拥有几十万武装队员的冲锋队,其任务是保护纳粹党举行的集会,捣乱其他政党的集会以及恫吓反对希特勒的人,之后希特勒又建立了党卫队,并要求他们宣誓效忠自己。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纳粹党利用人民对于现状的不满,一跃而起,年在选举中获得了万张选票,成为第二大党。年的选举中,希特勒的选票仅次于兴登堡,年1月,魏玛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年2月,希特勒策划了国会纵火案(德国纳粹党焚烧柏林国会大厦,诬陷是德国共产党所为)解散了德国共产党,并取消了所有的非纳粹党。年12月,希特勒宣布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国。年8月,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顺理成章地控制了德国,废除了总统制,成为德国元首。希特勒将国家经济纳入了战争轨道,加快重整军备的步伐,而德国经济也因此得到了改善。年3月,希特勒突破凡尔赛条约的封锁,宣布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起了50万人的军队。年3月,希特勒将德军开进莱茵非武装区,7月德国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帮助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在西班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西班牙未参与二战,直至年佛朗哥逝世,独裁统治才结束)。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将目光转向捷克斯洛伐克,为避免战争爆发,英法两国采取了绥靖政策,年9月,英、法同德军签订了《莫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苏台德区(德国人聚集之地)割让给纳粹德国。年3月,希特勒又破坏了原先的承诺,占领了余下的捷克领土。年5月,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正式结盟,被称为轴心国。年9月,希特勒与苏联联合对波兰宣战,以闪电战的战术伙同苏联迅速吞并了波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军闪击波兰后,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年,德国继续发动“闪电”攻势,4月9日攻击丹麦和挪威,5月10日完成了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同时,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英法联军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并于年5月,在法国敦刻尔克进行了大撤退,虽然在撤退过程中,英法联军将所有的重武器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但成功挽救了大量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实力。年6月,德国对法国发动了总攻,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法宣战,6月22日,法国投降,自此,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外,其他地区均被德国占领。年10月,希特勒发动了入侵英国的命令(海狮计划),德军对英国发动了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企图迫使英国屈服,但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奋起反抗,德国遭到了侵略战争后的首次失败。年6月,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德军以多万人、多辆坦克和近架飞机的强大兵力,突然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苏军猝不及防,节节失利,大片领土沦陷。年9月,德军进攻莫斯科,苏联军队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奋力抵抗,粉碎了德军迅速占领莫斯科的企图,年初,苏军展开反击,歼灭德国军队50万人,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击侵略的决心。就在希特勒侵略欧洲之际,日本法西斯也在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展,企图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两国的利益,美国限制了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这对依赖进口的日本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日本决定趁美国尚未准备就绪时,突然袭击,以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年12月,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爆发。几乎同时,日军对东南亚各地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侵占了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彻底摧垮了英国远东舰队,到年中旬,整个东南亚除了泰国均被日本占领。年1月,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阵线最终形成。
年6月,日本为了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进攻中途岛,美军提前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从而使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发生逆转,日军被迫由进攻转变为防御。在苏德战场上,莫斯科战役之后,德军无力再发动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进而包抄莫斯科。年7月,德军集中多万兵力,向斯大林格勒发动了猛烈进攻,苏联军队拼死反抗,使德国军队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反而消耗了德军大量的有生力量,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引来转折点。在北非战场上,年10月,英军在阿拉曼一带发动反攻,德意军队损失惨重,北非战场的形势迎来转变,年4月,北非德意军队投降。年7月,美英军队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年11,中美英三国首脑签署了《开罗宣言》,声明同盟国将坚持对日本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同月,盟军决定在欧洲开辟除苏德战场外的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年6月,万同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8月,盟军进入巴黎,法国光复。年2月,美、英、苏三国为了加快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解决战后问题,在苏联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因脑溢血逝世,杜鲁门接替总统职位,4月30日,苏军攻占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9日,德国投降。年8月6日,美国投掷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围歼了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同时,中国的抗日武装向日军发动全面进攻,8月9日,美国投掷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超过万人在战火中死去,造成经济损失约4万多亿美元。中国的总体伤亡就超过万人,占整个二战中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德国死亡约万人,由于战火的摧残,德国到处是废墟和流民,国家经济几乎被摧毁殆尽。苏联死亡2万人,其中正规军队死亡万人,而年苏联的总人口才为1亿9千万人。日本死亡了万人,美国死亡万人,波兰死亡人数约为万人,占波兰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德国纳粹的民族主义政策,也造成了将近万犹太人被屠杀。
伟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