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爱这土地》的首唱
她是欧洲各大歌剧院
争相邀请的“夜后”
她是苏黎世歌剧院
签约最长的华人女高音独唱演员
她是被欧洲权威音乐评论
称为有着银铃般音色的
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这期名人访谈,我们很荣幸邀请到旅欧女高音歌唱家郭森。
从她的演出经历经验、演唱时的作品理解与处理、以及声乐教学理念等方面做一些探讨。这期访谈,将带读者们更深入的了解舞台背后的郭森老师。
小编:大家都知道,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中,“夜后”这个角色是非常有难度的,特别是其中的唱段,也是世界经典作品之一,在您挑战“夜后”这个角色时,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特殊、或者难忘的事情呢?
郭:第一次在德莱斯顿歌剧院演夜后的时候,从舞台一侧吊到15米高空,横向滑到舞台中间,到角色出场的时候再下降到舞台正上方,唱完第一首咏叹调又升回15米高空,再原路滑回舞台一侧。每次被吊上去之前都在心里默念,希望今天不是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哈哈。
小编:作为一名出色的歌剧演员,巡演应该是家常便饭,那么在如此高强度的演出季或者演出场次当中,是如何做到每场都保持饱满的精神和让自己舒服的声音呢?
郭:高质量的睡眠是最好的营养剂,嗓子也需要足够的睡眠才能保持最佳状态。感谢上帝,我在酒店的床上比在家里入睡还快
小编:您觉得声乐学生在学习艺术歌曲时,它对整个声乐教学的重要性都有哪些方面?
郭:艺术歌曲是在短短的几分钟最多十几分钟里讲一个故事和抒发情感,而歌剧咏叹调主要功能是咏叹主人公当下的心情。
某种程度上艺术歌曲对歌者文化素养要求更高,需要歌者有成熟的歌唱技术做支撑,要对词曲作者的年代、创作时的背景做一些了解,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作品。
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艺术歌曲可以更好的提高和训练学生的歌唱诠释力和文化素养。
小编:演唱艺术歌曲是每个声乐学生必不可缺且必经的学习之路,在学习演唱不同时期、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时,能否分享一些经验呢?
郭:建议学习声乐的朋友不要只停留在学谱子这个阶段,学习新作品时可以同时